黎巴嫩的面积有多大?
黎巴嫩* * *共和国(阿拉伯语:;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接壤(边界未定),西部濒临地中海。它习惯上被称为中东国家。
公元前2000年它是腓尼基的一部分。后来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统治。7-16世纪并入阿拉伯帝国。1517被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1943 165438+10月22日独立。1975年爆发内战,持续了近15年,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近来,黎巴嫩国内发生多起小规模党派冲突,以色列和叙利亚关系紧张。
黎巴嫩是中东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与基督教的密切历史有关。黎巴嫩还有最早的城市和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是最古老的,有500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旅游方面相当有名。主要经济来源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占黎巴嫩国内生产总值的65%。
2020年8月10日晚7时30分左右,黎巴嫩总理哈桑·代阿布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黎巴嫩现政府辞职。2021年9月10日,黎巴嫩新政府成立。
中文名
黎巴嫩* * *共和国
外国名字
黎巴嫩共和国
缩写
黎巴嫩
归属大陆
亚洲
首都
贝鲁特
主要城市
的黎波里、巴勒贝克、提尔、赛达等。
国庆节
1943(最近一年)165438+10月22日。
国歌
黎巴嫩国歌* * *
国家代码
LBN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钱
黎巴嫩镑
时区
世界协调时+2
政治体制
议会制度* * *和制度
国家领导人
米歇尔·奥恩(总统)
群体大小
约607万(2019)
人口密度
667.2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族裔群体
阿拉伯的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基督教(马龙派)
接触面积
10452 km?
水费
1.6%
国内生产总值总额
533亿美元(2019)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780美元(2019)?
国际电话代码
961
国际域名缩写
。镑
公路交通
靠右行驶
最大的城市
贝鲁特
最大的行政区
贝卡省
气候
地中海气候
国术
雪松
国际电话代码
961
与北京的时差
夏令时:-5;冬季时间:-6
主要大学
黎巴嫩大学、贝鲁特阿拉伯大学等。
历史的发展
古代史
黎巴嫩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早在公元前2000年,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在黎巴嫩的商店里经常可以看到腓尼基恶棍的仿制品。腓尼基人是第一批在非洲航行的人,他们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曾经盛产雪松,这些参天大树是邻国重要的建筑材料。这些关于黎巴嫩的零散记录可以在《旧约》中看到。
公元前64年,古罗马占领黎巴嫩,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巴勒贝克神庙,是世界上最大的古罗马建筑之一。
很多民族占领了黎巴嫩,因为黎巴嫩扼守着亚非欧的战略要道。先后被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和罗马统治;从7世纪到16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517被奥斯曼帝国占领。
黎巴嫩独立
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抗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领主的双重压迫。17世纪初,黎巴嫩埃米尔法赫鲁丁二世的影响力逐渐增长,他建立了一支新的军队,并进行了社会改革,建立了事实上独立的黎巴嫩。但是土耳其军队被围困,法赫鲁丁二世投降并被处决。
18年底,黎巴嫩埃米尔巴希尔·谢哈布二世继承了法尔胡丁二世未竟的事业,利用农民起义铲除了几个强大的封建家族,将统治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1831年与反抗土耳其统治、将土耳其人赶出黎巴嫩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结盟。1840年,埃及军队撤出黎巴嫩后,英法不断挑起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争夺黎巴嫩市场的斗争。1842年土耳其乘机夺回黎巴嫩,将黎巴嫩分为两个省。北部由亲法的马龙派封建主统治,南部由亲英的德鲁兹派封建主统治。
1860年,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和穆斯林德鲁兹派发生激烈冲突,法国出兵干预。从此,黎巴嫩成为一个得到国际承认和保障的自治区,由一个由土耳其政府任命并得到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同意的基督教行政长官统治。
1920成为法国的委任统治地。
1926年5月,黎巴嫩被宣布为* * *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但法国委任统治的主权仍然存在。
6月,英国军队在自由法国部队的协助下占领了黎巴嫩。同年6月+10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在黎巴嫩的任务。
1943 165438+10月22日,黎巴嫩正式宣布脱离法国委任统治独立,成立黎巴嫩* * *共和国。所有的英国和法国军队都撤离了黎巴嫩。
1958年5月黎巴嫩爆发了反对夏蒙尼政权的武装起义,原因是黎巴嫩总统加米耶·夏蒙尼宣布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5年7月,美军以维护黎巴嫩独立和保护美国侨民安全为借口,在黎巴嫩登陆,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10年10月26日,美军被迫撤退。
65438时至0969时,黎巴嫩军队和巴勒斯坦游击队之间爆发了军事冲突。后来,双方就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基地和活动范围作出了具体规定。
内战及其后
1943年期间,黎巴嫩独立前夕,各教派就国家权力分配达成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为基督教马龙派,议长和总理分别为伊斯兰什叶派和逊尼派,议员和部长席位按各教派人口比例分配。后来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居民中穆斯林的增多,穆斯林要求增加权力,并为此展开了斗争。巴勒斯坦武装转战黎巴嫩后,得到了黎巴嫩民族运动的支持,但遭到了黎巴嫩阵线的反对。
黎巴嫩内战纪念碑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内战,持续15年,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估计有15万人死亡,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
1990年,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结束内战,两派重新分配政权,但黎巴嫩许多地区一片狼藉。
叙利亚自6月1976起进驻黎巴嫩,支持中国真主党游击队。以色列也进行了报复,在一段时间内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开辟了一个安全区,并从65438年至0985年至2000年进行了武装占领。
内战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利用黎巴嫩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国防军分别于1978和1982两次入侵和占领黎巴嫩。在第二次入侵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被驱逐。直到2000年,以色列一直控制着黎巴嫩南部。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决定撤军,因为真主党一再发动袭击,而且公众舆论认为,如果以色列军队撤出黎巴嫩,暴力就会减少和消除。联合国认为,以色列军队撤出蓝线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第425号决议,但边境地区沙巴阿农场的归属仍有争议。真主党声称,在该地区获得解放之前,他们不会停止军事行动。
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遵照联合国决议从黎巴嫩撤军,结束了长达29年的直接干预。
雪松革命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在贝鲁特圣乔治湾附近的一次汽车爆炸袭击中遇刺身亡。
暗杀引发了一系列示威游行。2005年3月4日,多达1万人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媒体称之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并成立国际委员会调查暗杀事件。由于叙利亚在黎巴嫩开展了广泛的军事和情报行动,以及哈里里与大马士革在叙利亚支持修改宪法以延长总统埃米勒·拉胡德任期问题上的分歧,亲西方的“14联盟”领导人指责叙利亚是暗杀事件的幕后主谋。其他人(即亲阿拉伯的“三八联盟”、真主党和叙利亚官员)声称,暗杀可能是由以色列的摩萨德实施的,意图破坏黎巴嫩的稳定。
4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1595号决议,要求对哈里里遇刺事件进行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梅利斯报告》于10年10月20日正式发布,报告声称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高级官员参与了暗杀行动。最后,迫于国际压力,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出654.38+50万军队,结束了对黎巴嫩长达30年的占领。4月26日,叙利亚正规部队全部撤离。哈里里遇刺后,许多亲西方的黎巴嫩政治家遭到了一系列暗杀。
2006年以色列-黎巴嫩冲突
2006年7月12日,为了转移以军的注意力,真主党向以色列边境城镇发射火箭弹,随后又向在以色列边境巡逻的两辆悍马装甲车发射反坦克导弹。两辆悍马车中有七名以色列士兵,两人受伤,三人死亡,另外两人被绑架到黎巴嫩。另外五名士兵在以色列军队一次失败的营救行动中丧生。在黎巴嫩,空袭严重损坏了民用基础设施(包括贝鲁特机场)。此后,以色列地面部队进入了真主党控制的地区。在至少962次袭击中,以军在黎巴嫩南部投下了460万枚集束炸弹,其中大部分是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三天投下的,当时以军知道和解即将到来。在以色列,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3,970枚火箭,其中大部分射向城市地区。长达一个月的冲突给以色列和黎巴嫩双方都造成了巨大的伤亡,以色列有近160人丧生,黎巴嫩有超过1000人丧生。14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发布1701号决议,要求真主党和以色列停火,冲突正式结束。被绑架的Goldwasser和Regev被囚禁了两年,期间没有他们的任何消息。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党归还了他们的尸体,以换取活着的真主党战俘。
巴里德河冲突
巴里德河(阿拉伯语?)是黎巴嫩北部的一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大约30,000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裔生活在难民营和周围地区。1949,19年2月,红十字会联盟建立了这个营地,收容在贝卡谷地和的黎波里郊区遭受严冬的巴勒斯坦难民。根据1969号开罗协定,黎巴嫩军队不得进入任何巴勒斯坦营地。
星期六晚上,2007年5月19日,黎巴嫩安全部队包围了一座建筑,据称当天早些时候被指控劫持一家银行的法塔赫武装分子就藏在那里。2007年5月20日星期日早晨,黎巴嫩安全部队对该建筑发动了攻击,双方开始了一整天的交火。作为报复,法塔赫伊斯兰成员袭击了巴里德河难民营的一个军队检查站,杀死了几名正在睡觉的士兵。黎巴嫩军队立即轰炸了该营地。
巴里德河难民营成为黎巴嫩军队和法塔赫之间的战斗中心。营地一方面被团团包围,另一方面被严重轰炸。根据联合国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估计,双方的战斗摧毁了营地85%的房屋,使人们无法居住,并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至少169名士兵、287名游击队员和47名平民丧生,多达4万名营地居民被迫逃离,许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已经人满为患的巴达维营地。
2008年的内乱
5438年6月+2007年10月,拉胡德总统任期结束,反对派拒绝在无法达成权力分享协议的情况下投票选举其继任者,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总统。由于政府宣布真主党的通讯网络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党和阿迈勒部队占领了贝鲁特西部,发动了自1975-1990内战以来最严重的内乱。
2008年5月21日,在阿盟的斡旋下,经过5天的谈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尔签署了多哈协议,结束了战斗。根据协议,双方同意选举前军队领导人米歇尔·苏莱曼为总统,并建立一个民族团结政府,反对党拥有否决权,结束了65,438+08个月的政治僵局。该协议标志着反对党的胜利,赢得了对方在组阁、真主党通讯网络、机场安检主管等方面的让步,增加了自己的政治筹码。
2009年6月7日,黎巴嫩举行第14届议会选举,萨阿德·哈里里被任命为总理,2009年6月9日组建新内阁。
2018年6月2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董事会在此间举行的年会上宣布,黎巴嫩已获准作为意向成员国加入。?
2020年8月10日晚7时30分左右,黎巴嫩总理哈桑·代阿布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黎巴嫩现政府辞职。早些时候,贝鲁特港口的强烈爆炸引发了对该国领导层的不满。
2021 6月11日,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代阿布签署特别法令,将8月4日定为全国哀悼日。?
形成新的交易
据黎巴嫩当地电视台Al-Jadeed TV报道,9月1,20265438日下午,黎巴嫩新政府在纳吉布·米卡提(najib mikati)被任命组建后的第45天组成。在议长贝里出席的情况下,奥恩总统和候任总理米卡提签署了组建新政府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