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小曲的历史渊源

玉林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榆林地处古代河套文化和匈奴文化的交融地带。赵涵时期。这里已经是陕北的文化中心,但羌、胡、突厥等少数民族的频繁迁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使得这里的文化形态呈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据玉林府志记载,卫城建立于明朝成化九年(1473)。大量移民固若金汤。榆林已成为全国九大重镇之一,常年重兵驻守。外省来玉林做官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浙江人,已经占到了外地官员总数的70%以上(这里流行一种说法,叫“南官北挡”)。世界各地人才的汇聚,促进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榆林小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新的艺术品种。

据清乾隆皇帝撰写的《通鉴调查》中关于明武宗巡视榆林的专文记载,郑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秋、七月,明武宗从山西渡过黄河,先抵陕西府谷,十月到达榆林,住太乙祠(即“凯歌楼”)。每天都有歌,有舞,有唱。直到十四年(公元1519)二月初,他才由原路返回京城。临行前,我把燕德连长戴琴的女儿收为妾。并且大招女乐。据清代玉林府志。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江南人谭继聪(浙江嘉兴子洲市)被任命为玉林堡同知。此人对玉林的《边塞之形制与风俗》非常熟悉,感兴趣的是“长子之选,对人物艺文亦重要”“兵、食、水利、马、军器之人物艺文,应对此感兴趣”。我很喜欢江南小曲,来玉树的时候带了家人和丫环。艺妓和她们使用的乐器等。,闲暇时常被请去自娱自乐,甚至在他主持镇志编纂时,还邀请艺人弹唱。榆林总兵徐占魁在《重建延安绥德镇序》中说:“当时我们在部东聚会,饮青堂,奏丝竹。葡萄酒室。“据《玉林州府·文艺志》记载,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以后,玉林城内“文艺”满城,经常是“夜半乐遍全城”,凯歌楼上经常有“强笛奏新曲,秦征奏急弦”。其盛况可见一斑。根据民间传说,当时守卫城堡的士兵大多是城里的小规模工匠。他们三天一个小运动,五天一个大运动。他们既是军人,也是实践者,长期以来一直在成长。这些半职业军人也听过很多小曲。有一天,朝廷里一个演三弦的艺人病死了,谭很担心。一名当地士兵闻讯后自告奋勇。弹完钢琴,弹了几首小调,谭很高兴。此后,当地半职业军人也被允许在屋内演奏音乐。说明当时政府中的小曲已经开始流入民间,成为当时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艺术形式。

清末民初(1909-1914),玉林小曲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民间特别是手工业小工人中吸收应用了一些民间音乐,学唱小曲成为一种时尚。随着艺术家的增多,小曲出现了繁荣期,创作了《陈爷爷上任》等作品。光绪年间,学者王季石不仅收集了大量的小调,而且对其进行了加工和润色。新开发的曲目有《十杯酒》、《走进兰芳》、《叮叮当口》、《献月光》等20多首,器乐曲目有《四合会》、《你的传说》、《狮令》等近10首。榆林小曲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它虽源于明清江南的小曲、小调,但一旦植根于陕北榆林这片土壤,必然会与当地语言、民间音乐相交融,吸收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南方的官员和商人不断带来南方的弦乐器和妓女,并与北方的民歌融合在一起。久而久之,玉林小曲既有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江南水乡的柔美甘甜。有人说这是南北大交流,民族大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