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頠镇的历史演变

裴頠始建于明末清初。裴頠土地曾经是洪泽湖的一部分。由于黄河决口,洪水滔天,泻湖内随水而下的泥沙汇聚成一滩,逃难的人们陆续来到这里居住,称之为“杏坛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裴頠镇是泗阳县民主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黄薇地区办事处也设在这里。后期体制多变,区、社、乡划分频繁。1983年撤销合作社,划乡,建立裴頠乡和黄薇乡。2000年,裴頠乡、黄薇乡和良种场在三乡镇合并,形成现在的裴頠镇。

原乡名为刘圩,因清光绪元年(1875)刘筑圩而得名。光绪七年,刘将土地房产卖给裴俊峰,改名。

原黄薇乡总面积38.65平方公里,位于泗阳县东南角,东临淮阴,南临洪泽湖。是宿迁市最东南的乡镇。距县城36公里,距南京20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3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55万亩。辖黄薇、卫东、黄东、南江庄、许高、沙嘴、陈艳、祁鸣、石湖、新寺、后陈、东沙、西沙等13个行政村,人口约3万人。

黄薇,古为一滩破釜塘,是通往淮阴(今淮安市淮阴区)和洪泽湖沿岸各县的要冲。这里一直是兵家和土匪的必争之地,兵匪不断,尤其是自宋金以来,黄河、华南迁徙,淮淮泗地区被攻下青口以下。如果你生病了,就不可能活下去。因此,在清朝以前,很少有人居住在黄薇。在清朝咸丰十一年,黄在这里建了一个集市,取名。

最初的黄薇村民的祖先大多来自其他县,尤其是宿迁。他们相处融洽,努力把一片湖滨变成肥沃的土地。从1942到1945,盘踞在淮阴、中兴的日军数次前往黄薇,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特别是1944+0月,日伪军烧毁了距陶伟80里的槐泗南乡,烧毁了黄薇等5个集镇。解放战争时期,黄薇乡的地方组织与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涌现出了薛生宝、周财智、袁汝发、李江等一批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烈士。民国九年(1920),美国人戴德明在黄薇修建了1耶稣教堂。1913年,黄永昌创办了黄薇第三小学,开始有了教育机构。全乡最高峰时有1初级中学、1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中心小学和十几所村级小学。这个镇的文化活动很发达。1989和1994年,黄薇乡被省市授予文化先进乡镇称号。抗日战争时期,徐晃是抗日政权槐泗县政府所在地。

2000年,黄薇乡与裴頠乡和良种场合并一次,黄薇乡被撤销。因此,原黄薇地区发展停滞,基础设施落后,逐渐被原裴頠乡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