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社会的概念
在商场里,就是顾客。
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权利。
餐厅里有一个餐车。
在电影院的是观众。
在旅游业,它是一个游客。
在教育上,就是学生或者研究生。
在新闻界,是读者。
在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它是终端,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
在市场营销中,它是研究的对象,一门叫做消费者行为的社会科学。
消费社会是指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力量和目标的后现代社会。的确,在消费社会中,价值和生产都有文化含义。在传统社会,生产只是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在消费社会,生活和生产显然被定位在生存范围之外。根据威廉姆斯的说法,“消费”一词原本的意思是“破坏、用尽、浪费和耗尽”。费瑟斯通在谈到消费文化时指出,消费作为一种浪费、过度使用和费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国家社会主义社会对产品主义的强调中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局面。因此,必须控制和引导这种消费。古典或传统的经济价值观总是与短缺联系在一起,但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张必然导致过剩。消费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这是后工业生产的必要前提。资本主义生产经历了生产过剩导致的大萧条,消费观念成为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精神支柱。“消费文化”这个术语是用来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原则是理解当代社会的核心。费瑟斯通指出:“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和物质产品的使用不仅体现实用价值,而且还起到‘传播者’的作用;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在生活方式领域运行。”
费瑟斯通强调了新中产阶级的出现,即媒体人和文化专家,这对消费社会的增长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他们有推广和质疑一般消费观念的能力,能让快感和欲望随着放纵、浪费、无序等各种消费形象循环,并加以推广。他写道:“这一切都发生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规模生产指向消费、休闲和服务,同时,象征性商品、图像和信息的生产也迅速增加。”
欧美国家二战后经济持续繁荣,得益于技术创新、现代管理制度和资本运作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后工业社会。詹姆逊曾经描述过西方消费社会的历史状况。在他看来,二战后的某个时期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社会,并将其命名为后工业社会、跨国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媒介社会等。他指出:“新的消费类型;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和风格的快速变化;广告、电视和媒体以迄今为止无与伦比的方式渗透到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旧的紧张关系被郊区和普遍的标准化所取代;巨大的高速公路和驾驶文化的到来――所有这些特征似乎标志着与战前社会的根本决裂……”因此,也可以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形成消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