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唐代是近五千年来最温暖的时期,所以茶叶种植的北限可以延伸到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但宋代气温比唐代低2-3℃,南方产茶优势更加突出。宋代茶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福建茶业的兴起和茶叶生产的演变。宋元时期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茶叶生产密切相关,并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

1、宋代茶产业的发展

(1)茶产业重心南移。

到了宋代,贡烤由古竹改为建安,主要是为了保证能在清明节前送到京城,以便赶上皇族的清明郊节,送给州官。而宜兴、长兴的茶树因气温较低发芽延迟,难以保证清明节前能送到汴京。欧阳修有诗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正说明了煎茶发芽很早。

茶作为贡品,最早建于五代的福建和南唐,具有地方特色。据吴仁琛《春秋十国》。《闽传》,二年(公元937年),“国人周茶膏,以异味,以金线胶之,称之为乃冲耳,八片。”"一生建州奶茶,景悦汀腊贡茶. ".....让我们停止养仙茶。“所以可以说,拱北南移,宋代古竹紫笋改为龚建安、腊面茶,是宋代从南唐继承下来的旧制度,是一个历史过程。

随着拱北的南移,闽南和岭南地区的茶叶生产有了明显的发展。《太平宇宙》对南方茶叶生产的记载比唐代更加详细和丰富。其《江南东路》一节记载:“福州土茶,南涧土茶,有白乳、金字、蜡面、骨、山亭、银字六种;建州土茶,...茶”。

这些记载比陆羽《茶经》中关于华南产茶的信息要详细得多。这反映了由于气候寒冷,南方的茶产业比北方发展得更快。

⑵茶的演变

宋元时期茶叶生产发展的一个特点是趋向于以饼和散茶为主。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以团茶和饼茶为主,属于紧压茶。特别是在北苑贡茶中,这种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艺越来越精湛和创新,在外观和质量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顶峰。

由于宫廷用茶的要求、烹茶的方式、民俗村落饮茶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团饼茶在宫廷使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团冰茶的制作工艺和烹饪方法比较复杂,有很多不适合普通饮者的地方。他们总是想要低价值和方便的烹饪和饮用。所以在过去饼茶技术的基础上,出现了蒸绿茶和蒸绿茶不碎,碎不碎。

在宋代,块状和饼状的紧压茶通常被称为“片茶”,而散茶则被称为“草茶”或“散茶”。

到了元代,散茶明显超过了团饼茶,成为主要的茶种。在王振农的《元代中期》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茶有“茶”、“端茶”、“蜡茶”三种。“茶”就是一些历史记载中提到的芽茶或叶茶;“粉茶”是将散茶磨成粉末的产品,而“花边茶”是花边面茶的简称,即团冰茶。元代“腊茶”仅作为贡茶,民间少见。因此,在元代,至少在元代中期以前,根据《王祯农书》记载的实际情况,除了紧压茶仍用于贡茶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一般只采茶和饮叶茶或端茶。

到元末明初,“人们不再用晚江西茶,到处都是茶叶”(叶·《草木》)。在宋元时期的茶叶中,团冰代表的是传统工艺产品,散茶则是新产品。散茶的技术在民间也发展很快,实际上是和饼茶的技术并行存在和发展的。在北宋团冰茶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散茶的生产和技术仍然取得了明显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茶叶改革是顺应大多数茶叶消费者、简化制茶、减少烹饮需求的自然发展结果。宋元时期茶叶的转型,为明清时期散茶的大规模生产和走向现代发展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2.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宋代茶文化在唐代茶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深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位。宋代茶文化与唐代茶文化一起,成为茶文化史上辉煌的篇章。

(1)茶学的深化

与唐代茶学相比,宋代茶学在深度上取得了许多成就。由于茶业南移,建安北苑是最重要的贡茶,所以很多茶学研究者在研究重点上倾向于建茶,尤其是对北苑贡茶的研究,有深有精,在学术选题上形成了浓厚的时代和地域色彩。这些研究以著作的形式流传下来后,为宋代茶史和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宋代的茶学著作中,有叶的《煮茶小品》、蔡襄的《茶事录》、的《东西茶试录》、沈括的《当朝茶法》、的《茶经》等。

宋代茶学的作者中,有一国之主,有宋代宫廷大臣、文学家和蔡襄,有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沈括,甚至还有一位农村儒生、学者,甚至还有一位至今不知道真名的隐士“沈安老人”。从这些作者的身份来看,宋代茶学的人才和研究水平是非常丰富的。研究内容包括茶叶产地比较、泡茶技法、茶叶种类、原料与成品茶的关系、饮茶器具、斗茶工艺与鉴赏、茶叶品质检验与评价、北苑贡茶名称等。

宋代的茶学更侧重于制茶,在深度和系统性上较唐代有了新的发展。

(2)皇室的大力倡导。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受皇室影响很大。无论其文化特征还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带有贵族气息。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范畴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朝廷的大力倡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礼制对贡茶精益求精,进而导致饮茶方式的多样化。宋代蔡襄出任福建转运使后,贡茶通过精工改革,在形式和质量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小龙团饼茶”。欧阳修称这种茶为“其价值为黄金二两,黄金可得,茶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集团,并珍藏起来。就连总理的近臣也不是随便给的。只是他每年在南郊给天地大礼的时候,枢密院有四个大臣有幸分到同一个组,而这些大臣自己往往不肯喝,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者送给朋友。这种茶叫“绣花茶”,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贴在上面,才给大臣们。

(3)各种饮茶活动的繁荣。

宋代是历史上饮茶最活跃的时期。有贡茶衍生的“绣茶”、“斗茶”;作为学者,有“茶分享”自娱自乐;作为民间茶楼,餐厅喝茶的方式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南宋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临安建立时,由于南北茶文化的交流融合,出现了以其为中心的茶馆文化。现在的茶馆,南宋时叫茶馆。据吴《梦录·梁》(卷16)记载,临安(今杭州)茶坊在风格上仿汴京茶坊布局,茶坊内饰名人字画、花架、四季花卉。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天卖七宝茶、痱子粉、葱茶……”晚上还推出流动车店,满足游客需求。那时候,在临安城里,茶叶是全天候买卖的。即使是在隆冬下雪的时候,也有人在午夜之后来卖茶。

杭城的奶茶店分为很多等级,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一般以茶馆、茶店作为喝茶的场所。客户中“有很多家境富裕的孩子,各个部门的人聚在一起学乐器,教音乐,挣钱”。那时候叫“上市”。有的茶店“不以茶、汤为业,而以此为借口,多找金耳朵喝茶”。称之为“人间茶铺”,有的“专事五好处聚,有的银行借工卖人聚养老”,称之为“市井买”。还有一些茶店,是专门供文人士大夫交友约会的场所,如“促秋茶楼”、“江评茶店”等。还有一家茶楼叫“花茶楼”,专门在楼上安置妓女引诱顾客。这些茶馆叫茶馆,其实是色情场所。

“绣花茶”的艺术是宫廷里的秘密玩法。据南宋《甘淳风》详录,仲春前半月,北苑赠茶第一等,列宫中。这种茶包装精美,赞一百个,都是麻雀舌尖的水芽做的。据说一个人可以酿几盏灯。大概是因为太珍贵了,一般都舍不得喝,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据细心记载,这种绣茶的方法是:“大清会若禁,以五色鎏金,以韵果簇?龙凤叫绣花茶,却赏心悦目。也有专精于本职工作的人,外人难得。”

另一种玩茶的艺术,叫“影中春”,是先看后品。“漏影泉”这种玩法出现在五代或唐末,到了宋代,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时尚的饮茶方式。宋代顾涛在《清路易》中详细记载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以雕花纸贴灯,不纸泡茶,假作花体。”不要以梅肉为叶,以松子、鸭脚等贵重之物为核,把汤煮开搅拌。“绣茶”和“漏影泉”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而“斗茶”和“分茶”是一种泡茶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功利性很强。最早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等级的竞争。“斗”字已经概括了这项活动的激烈程度,所以“斗茶”又叫“斗茶”。

如果说《斗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那么《分茶》则带有一种高雅的文人气息。“分茶”又称“茶百戏”、“汤戏”。善于配茶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作出许多善于变化的书画。从这些碗中,观众和创作者可以享受到许多美好的东西。

3.元代的茶与茶文化

南宋时期,中国的茶产业和茶文化持续繁荣,但与此同时,在北晋却相对被忽视。

元朝统治者虽然不是汉人,在统一过程中对中国农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同时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比如《农桑集》就是元政府编的。在元代出版的另外两部著作《农书》和《农桑提要》中,茶叶种植和制茶作为重要内容被介绍。这说明元朝的统治者还是支持和提倡茶产业的。

到了元代,除了民间散茶继续发展,贡茶继续使用汤圆之外,还有新的烹调和调味方式,这些方式反映了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汉族人的生活方式。喝茶的时候,尤其是朝廷日常饮用的时候,在茶叶中加入辅料似乎是相当普遍的。元代胡思慧在《饮食记》中集中描写了当时的各种茶饮料。

相对于添加的茶,汉族人的清饮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他们喝茶的方式也和蒙古人很不一样。他们依然爱着茶的本色和滋味,爱着古鼎和清泉,爱着幽雅的环境。

比如赵孟頫虽然在元朝做官,但他的《斗茶图》还是宋朝的一景。他的很多诗没有“奶酪味”,依然清新:

“半夜里,你一声不响,就能看见平步菌。茶碗总寒韵,梅花寒知春……”

元代文人,尤其是宋元时期的汉族文人,仍然为茶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一个特点,很多蒙古族文人也相当热衷于此,尤其是卢野楚才,他有一首诗明确唱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多年不啜剑溪茶,塞上黄尘。”碧玉瓯思雪浪,金碾岸记雷芽。路桐的《七碗诗》很少见,老三的梦也是赊的。敢求君分饼,暂教清兴绕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