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婷是怎么死的?谁是杨雨婷的后代?历史名人。
有人说,如果没有杨雨婷,东北三省就会落入日本人的口袋。而且东北三省的沦陷完全是张学良的错。如果张学良没有杀死杨雨婷,东三省就有救了。这种说法可信吗?让我们回到民国时期,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况。
杨雨婷之死。
在历史上,杨雨婷是内政和军事部长。陶文一生都是军事统帅,他的功过也是有争议的。他是个天才。杨雨婷原籍河北。清朝末年,他爷爷随家人逃到法库的一个村子,关外。他出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七月二十日。十岁时,他加入了我们村的一所私立学校。他很有天赋,被人铭记,很受丈夫的欢迎。由于他的聪明,他在16岁时被录取为秀才,但不幸的是,杨雨婷没有赶上科举制度的末班车。即使是高中的秀才,他也没有任何施展才华的机会。
后来,他在一个堂兄的资助下去了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到日本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经常与、邢世廉、奚洽谈论国事,也给孙中山、蒋介石、傅写信。看看杨雨婷的人们。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咖。杨雨婷本人非常聪明。出国留学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交了一批很棒的人。自然,他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略高于常人,是一个智者的形象。
1911年,我毕业后回到中国。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杨雨婷出身秀才,以高年级分班生的身份考入奉天学堂。他从未接触过学校开设的数学、物理、英语等课程,但毕业考试时成绩名列前茅,说明杨雨婷是读书的料,是过去只会读书的穷书生,迂腐,不得人心。杨雨婷是不同的。在众多人才中,它能脱颖而出,找到出路,走上为官之路。这可不简单。一个穷书生,没有事,没有权,没有钱,却有一天可以成为大军阀。不管是什么时代的人,恐怕都要对他另眼相看。
后来,他帮助张做了四件事,而这四件事都做得很好。张对的表现非常满意,把一项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对张来说,就是他的“张亮”。此后,帮助张逐步打开了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他也因成为张身边的红人而声名鹊起,被誉为东北的“智囊”和“小诸葛”。
虽然与张教练相处得很好,左林很信任他,但少帅张学良并不买他的帐。1920直皖战争结束后,张认为没有就无法治军,遂请杨回天。张学良与杨雨婷有过不愉快的交集,财政总监和奉天代理总督都不喜欢他。深知奉天不易相处的请求张把自己调到江苏。
谁知道,这次江苏之行比留在奉天还要危险。他在孙和陈暗中耍阴谋诡计,企图搞垮。识破孙、陈阴谋,乘机溜走。杨雨婷坐火车北上,匆匆结束了江苏之行,这才逃过一劫。1925年,郭松龄叛变,郭松龄叛变,这是杨雨婷万万没有料到的。自己不做是个好主意,所以去掉心是大患,心自然轻松了。风水轮流转,杨雨婷平静的生活持续了几天,不幸很快降临到他身上。
事件发生三年后,6月1928日晚和7月17日晚,张在皇姑屯车站被日军暗杀。张左林生前知道张学良和杨雨婷的关系不是很好,但因为张左林平时在里维埃拉防守杨雨婷,所以他和张学良在杨雨婷并没有打起来。当张左林死后,张学良迅速将矛头对准了杨雨婷。杨雨婷是一个聪明而博学的人。他坚决反对东北易帜。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听命于蒋介石,因为这让张学良更加痛恨他。
接管东北政局的少帅张学良,年仅27岁。虽然当时的军政要员表面上似乎支持他,但很多人还是持观望态度,尤其是一些绿林出身的老牌大臣,根本不把张学良当回事,甚至还居功自傲,尤其是杨雨婷和常荫槐。张学良脾气大,不喜欢被质疑。杨雨婷经常自诩周公夫称王的故事,规劝张学良戒毒,批评他不问政治。但是张学良讨厌杨雨婷的傲慢态度。日本人见张学良和长辈们相处不太好,就趁机挑拨张和杨的关系。张学良被耍了,但还是犹豫了。他在扔了三次银币后,下定决心要杀了杨。
1929,65438+10月10晚上,杨雨婷下班回家又接到电话,说帅府邀请他打牌。杨雨婷毫无防备地离开了。他和常荫槐一起被关在帅府,他们被指控了一些他们没有做的事情。可惜杨雨婷是个如此有才华的人。事后,张学良也觉得自己的做法不妥,但已无可挽回。
杨雨婷是个非常正派的士兵。他没有不良嗜好。他对张忠心耿耿,但自负好胜。如果他的态度能谦虚一点,也许就不会被张学良杀死。另一方面,杨雨婷比张学良大十岁,他们的年龄差距实际上是令人尴尬的,不像他们的长辈和同龄人。杨雨婷和张学良相处不好,张学良也不能容忍这样一个大到不能倒的父亲,所以历史把他推到了这个位置,这个结局有一定的必然性。
杨雨婷的后裔
杨雨婷生前有三个妻子。第一任妻子王,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因为第二任妻子宋秀忠没有孩子,二儿子杨就被他收养抚养。第三任妻子张秀山善于交际,能歌善舞,生下了儿子杨茂元。和邓在南开读书时是同班同学。杨雨婷的大儿子杨春元,善良但沉默寡言。杨雨婷的去世使杨春元一生远离政治。1952年,杨春元病逝于北京。的次子杨·辍学返回中国。受此事影响,杨精神失常,死于1944。他33岁,一生无子。六岁时,小儿子杨茂元在的主持下与蒙古王子的九小姐订婚,但随着的去世,九小姐解除了与杨的婚约。杨去了北京工作,在一家化工厂当司机。他死于1988。
杨雨婷死后的杨家一家,或许我们真的可以用李清照的《声慢》来结尾:“寻之,又冷又寂寞,又悲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