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工业文明呢?

早在1846年,英国的大卫·布鲁斯特爵士(Sir David Brewster)在给英国科学促进会的报告中称,在英格兰北部“凯恩古迪”石场的花岗岩中发现了一枚钉子。据鉴定,这块花岗岩至少有6000万年的历史。

1891年6月9日,据说美国伊利诺伊州莫里森维尔一位名叫卡尔普的女子在铲煤到炉子里燃烧时,竟然在一块被分成两半的煤里发现了一条金链子。起初,卡尔普夫人以为有人不小心掉进了煤里。但她很快发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金链原本是包裹在一个完整的煤块中间的,煤块裂开后里面的金链就露出来了。这些介质形成于石炭纪,也就是几百万年前。

4月1967,10,全球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一条有趣的新闻: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古尔曼400英尺的银矿脉中发现了人类遗骸。与人骨一同出土的,还有一支经过良好锤炼的4寸铜箭。但是按照地质年代标准,这个地层已经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几百万年前的人类进化得这么好,懂得冶炼铜、铁、金,有精湛的制造技术吗?

无独有偶,在《美国科学》6月刊1951中,有一篇报道称,人们在15英尺深处爆破岩石时,发现了一个嵌在岩石中的金属花瓶。这个花瓶是由锌或含有大量银的合金制成的。瓶身上有银质镶嵌的花束、人物、花环,做工非常精细。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都无法说出这个花瓶的来源。但是从地质年代标准来看,这个地层也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

1972年9月25日,法国一家工厂惊讶地发现,从非洲加蓬的奥克罗铀矿进口的铀已经被使用。一般铀矿的铀(235)含量在0.7%以上,而这批矿石的铀含量不到0.3%。

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前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格伦·t·西伯格(Glenn T. Seeburg)指出,裂变铀235只有在极其精确的条件下才能燃烧,而且必须有极其纯净的水,这是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

一批专家对矿区进行了考察,很快奥克罗铀矿又爆出了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消息:科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史前遗迹——一个古老的“核反应堆”。

这个“核反应堆”相当完整,由六个区域组成,使用约500吨铀矿石,输出功率很低,估计为100 kW。

据地质学家推测,欧克陆铀矿的成矿年龄约为20亿年前,成矿后不久,“核反应堆”就开始运转了50万年。谁在那么久以前就设计出如此优秀的高科技产品,并能在实践中使用?

此外,在1976,前苏联的沃什卡河畔,又发现了一块拳头大小泛着白光的奇石。分析表明是稀有金属的合金,其中锡占67.2%,镧占10.9%,钕占8.7%,有铁、镁、铀、钼,但没有铀的衰变。专家认为这是一种人造合金,年龄不超过65438+百万年,地球上也没有类似的自然物。很可能是由只有几百个原子的微小粉末为原料,在几十万个大气压下冷聚合而成。对于这么小的一种物质,加上这么高的压力,其设备和手段即使在我们现代文明社会也无法达到。谁用什么方法制造了这种合金?

众所周知,为了促使日本投降,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威力巨大的炸弹——原子弹,标志着核技术时代的开始。那两次巨大爆炸的场景和悲惨后果,至今还在人们的脑海里。

然而,当人们了解到核爆的全过程,再次阅读历史时,不禁张口结舌。《圣经·创世纪》第19章对所多玛城和蛾摩拉灾难的描述,和核爆是如此的相似!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更详细的描述了恒河上游的两场战争!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来看看创世纪是怎么描述的:

晚上,两位天使来到了所多玛城,罗得正站在城门旁,等候两位“天使”的到来。“天使”告诉罗得,他必须带着妻子、孩子、女婿和儿媳离开这座城市,这座城市很快就会被摧毁...天使警告他们要逃命,不要回头看,也不要站在平原上,要向山上跑,免得全军覆没...

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罗得的妻子没有听从天使关于“不要回头”的警告,突然转身,于是她看到了一定是今天的“原子太阳”的强烈光辐射,突然倒地死去,倒地时变成了一根盐柱。

前苏联科学院的米格尔·埃格勒斯博士解释说:“这个传说告诉人们要远离会发生爆炸的区域,不要暴露在旷野中,也不要观看爆炸,否则他们会像洛特的妻子一样失明而死。”他特别指出,《创世纪》中关于所多玛和蛾摩拉大灾难的描述,如“火焰和硫磺雨点般落下”,是热核反应的最好写照。如果广岛的居民不那么文明,他们也会用同样的笔法来描绘这座城市的毁灭。燃烧的硫磺放出高热,一旦附着就会融化等等。

许多科学家同意埃格利什对所多玛和蛾摩拉灾难原因的解释。在1973中,意大利地质学家科洛西说:“由于该地区富含岩盐,作为爆炸的结果,岩盐的细粉覆盖在罗得妻子的尸体上,看起来像一根盐柱。”目前,考古学家在约旦河流域两座城市的废墟中释放出古代岩石融化的碎片,怀疑是核爆炸的遗迹。

《摩诃婆罗多》的人物让我们从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描绘中体验一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科拉瓦和潘达瓦之间的战争:“英勇的阿特瓦坦,在维多利亚马纳里,发射阿格尼亚武器。它喷火,但无烟且威力强大。刹那间,盘达的瓦人上空一片漆黑,然后狂风大作,乌云翻滚,不断有沙石从空中打来。太阳似乎在空中摇曳。这种武器喷出可怕的热量,使大地震动,大面积动物摔死,河水沸腾,鱼虾全部被烫死。火箭爆发时,声如惊雷,敌兵被烧死,如同烧焦的树干。”

《摩诃婆罗多》中对第二次战争的描述更为悲壮:“古尔卡在一个快速的威马纳中向三个敌人的城市发射了一枚火箭,它拥有整个宇宙的力量和一个炽热的烟火柱。它的亮度就像10000个太阳滚进太空,非常壮观...尸体被烧得面目全非,头发和指甲脱落,陶瓷破碎。盘旋的鸟在空中被烧死,食物被污染,不能再吃了……”

《摩诃婆罗多》写于纪元后几百年,以前口头流传,但里面记载的史实早了2000多年,说会有现代文明的高科技产物,比如原子弹,很多专家都不以为然。

然而,一位有心人在史前战争中描述的废墟上发现了许多证据。考古学家在恒河上游发现了许多烧焦的遗迹。在这些废墟中,有许多大块的岩石粘在一起,表面呈凹凸不平的形状。根据物理学,只有原子弹才能产生这种能量,其他的森林大火和火山爆发都远没有这个水平。在德肯原始森林中,一些遗迹仍然保留着结晶的墙壁,光滑如玻璃。不仅建筑物是结晶的,其中的石制品也是结晶的,这是原子弹爆炸中心的典型特征。

此外,前苏联物理学家a .戈尔波夫在恒河上游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遗骸。据估计,它上面储存的放射性物质比同时期的正常情况高出50多倍。这些人类遗骸是摩诃婆罗多两次战争的受害者还是辐射受害者?我不知道。

还注意到,古印度人使用两种时间计量单位:卡帕,约42.32亿年,卡希达,约为3/ 1亿秒。核物理学家都知道Karpa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如铀238的半衰期是4.510万年;卡西达是同位素介子的半衰期单位,比如k介子的半衰期是1/1百万秒。

于是,一个近乎荒诞却又合理的解释出现了:古代人,尤其是古印度人,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术,三四千年前发生在恒河上游的两次战争都是核战争!

当然,要真正揭开他们留下的谜团,还需要努力寻找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