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南海公司破产审计案的历史意义
股份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信息披露是与公众沟通的最基本形式。股票价格的形成是以真实信息为基础的。如果股份公司信息披露不实,故意夸大公司业绩或经营状况,会造成投资者盲目投资,股价异常波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南海泡沫事件”是南海公司为了赚钱,故意编造关于公司的虚假信息,给投资者描绘了一幅金色的画面。事实上,这幅承载着投资者致富热情的画面,就像水中的月亮,镜中的花一样虚幻。最终,它只能成为柯南的一个梦想,因为公司运作的真相暴露了。许多其他效仿南海公司的股份制公司也未能逃脱幻灭。
第二个原因:英国政府的态度不理性。
虽然证券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股价形成的能力,但政府监管仍然不可或缺。英国政府对南海泡沫事件的态度是非理性的,从事件前的“过度放纵”到事件后的“死亡”,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南海泡沫事件之前,英国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过度纵容,使得南海公司为日后的高价股票发行活动制造了“名声”,也给公众投资者留下了南海公司是政府“宠儿”的印象。南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认购了高达654.38+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从而获得了英国在南美海岸的贸易垄断权。这个时候,英国政府应该预见到,像南海公司这样影响力越来越大的股份公司,应该真正公布其经营信息,否则一旦公司形成气候,股票发行规模扩大,虚假信息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害将不堪设想。但英国政府没有尽到这样的监管责任,反而让南海公司大肆吹嘘,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而且南海公司溢价300%甚至400%发行股票时,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南海公司的实际盈利情况及时制止。相反,引人注目的是,议员甚至国王都争相购买南海股份,以至于南海公司的股票在短短十个月内出现时,从100多英镑飙升至1000英镑,暴跌至100英镑。
南海泡沫事件后,英国政府通过了《泡沫法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泡沫的复发,但取缔了股份公司,严重抑制了股份公司的发展。泡沫法规定,未经合法授权组建任何公司和擅自发行股票都是违法的,股份公司一般不具有法人资格;严惩非法证券交易,从而保护股东和社会利益。然而,实际上通过的法案故意使其难以采用法人形式,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账单一直持续到1825。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公众对股份公司的气味变得苍白,并避免股票交易。由此可见“泡沫法案”对英国股份公司发展的负面影响。
第三个原因:大众在股票投资上的极度不理性。
在对巨大财富的渴望中,大众的理性防线彻底崩溃,完全被股份公司发布的消息所牵引,迷失了方向。当大众不再考察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不再区分股份公司的经营范围,只为股价的一时上涨而购买股票时,他们的投资行为就演变成了一种投机行为。无论股票的价格有多高,无论它是否已经偏离了公司的基本价值,只要他们相信它会继续上涨,公众就会不顾一切地买入。在这种欲望的支配下,大众再也无法谈论股市的基本情况,再也无法客观预测投资的后果。他们的行为只会让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等待他们的只能是非理性泡沫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