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三墩的历史。

三墩古镇,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西溪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血脉,水网密布,五业繁盛。它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乡、花果之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镇文化底蕴丰厚。三墩镇水网密布,河流纵横,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花果之乡的美誉。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深厚的“水文化”,关于三墩独的起源,有很多历史典故和传说。

三墩,又名山墩,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尉迟恭招兵驻墩时称为山墩,“太溪支流”以山姆为浮桥相连。另一方面,三墩是水乡古镇,因水面上有文星墩、灯彩墩、水月湖墩三个土墩而得名。文星墩位于河南关帝庙,五里塘东南,有文婧星桥、五星桥两座石桥跨桔板桥进入杨家湾,东有文昌阁,西有朱珠庙。是风水宝地,有一个和明朝朱元璋有关的典故:明朝朱元璋对风水宝地有戒心,所以处处破风水。有一次刘伯温去三墩,他站在关帝庙前,看见杨家湾是一顶方形官帽,朱珠庙是一顶玉顶玉帽。刘伯温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需要一个官员。所以在这里建了文星桥和五星桥,打破了这个地方的风水。这还不够。他认为耿家坝需要盾手,南阳坝需要宰相,五里塘需要打手(武官)。为了打破这些地方的风水,保住朱元璋的官位,他派了749人到耿家坝学戴帽子,并将地名改为帽城,因为帽子就像“盾牌”。南阳坝派了749个人去学做豆腐皮,因为豆腐皮就像一张纸。五里堂派了749个人去学做粉条,粉丝整天捶手象征打手。所以元末明初,三墩帽城的帽子远销广东、福建。南阳坝豆腐皮,黄如蜡,薄如蝉翼,远销上海、宁波。五里塘的粉条很有名,成了三墩人过年餐桌上的一碗名菜。这样的传说很多。随着三墩集镇的综合整治和三墩新区建设范围的扩大,挖掘三墩“水文章”,充分发挥“水资源”在三墩集镇整治、桥梁建设、河道整治、新农村规划中的作用,对于提升三墩新区的品位,促进三墩水乡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