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朝鲜族历史

“八代后文琪之衰,而道纪溺于世”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祠碑》。

“八朝”是指东汉以来的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朝、唐朝。

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主张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学为道服务。韩愈提出:“志在古道”(《欧阳生悼后》);柳宗元提出:“作家要以明道为向导”(答韦中立《论师道》一书)。但是,两人所说的“道”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韩愈以道统自居,强调孔孟正统的儒家之道,而作为改革家的柳宗元,则强调“辅佐时务”之道(《非国语之书》答吴武灵)。

二是倡导文体创新。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先秦两汉反对骈文,提倡古文。韩愈提出“秦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益书),柳宗元提出“文献近古,气势磅礴,似汉之西都”(刘宗植《川端康成·雅诺芙美类》序)。他们崇尚复古的目的是创新。2.注意“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无字之言为泥”(答吴武灵《非官话》一书),韩愈提出“唯言而行”(答李亦舒),以及“唯重古言才会出”(范少舒《墓志铭》),主张语言原创,行文有序,使他所倡导的古文不仅继承了先秦两汉的文章,3.对作家创作的要求。强调要有认真的态度,提高自身修养。韩愈提出了“精气神既适合短言,又适合高音”的观点。(《答李亦舒》)要求用气势控制文字。他还提出“一旦根起,膏加,光有望”(同上)。柳宗元还要求作家“以行写之,以诚为先”(《告袁俊、陈秀彩,避师之名》)。

他的贡献在于,他不仅恢复了中国古代在先秦两汉时期的传统和历史地位,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散文的功能,使这种原本主要用于写作的文体真正成为一种自由交流思想、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功能多样的语言工具,从而为散文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同时,由于他十分重视文学特征的表现和文学手段的运用,创作了优秀的文学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审美品格,从而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