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震记录和预测有关的历史事件
《竹书年谱》据说是金太康二年从魏襄王墓中取出的。这是一部用隶书刻在竹简上的编年史,时间从黄帝到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原著早已失传。”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编年史,被认为是后人编造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人收集了各种古籍中继承的内容,对古籍进行了复原,成为修订版的《古竹书年谱》。虽然古版本和今版本的真实性存在争议,有人怀疑记载的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早已有之,所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是无法伪造的,必须以事实为依据,所以才会保留记载。另外,所谓伪书是指不再是原作,而不是书上记载的东西是假的。因此,在夏季,“皇七年泰山地震”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地震记录。
”叶叶震惊,坐立不安。数百条河流沸腾,山脉崩塌。高岸是谷,深谷是陵”——地光闪闪,地声隆隆,顿时山河沸腾,高岸成谷,深沟成丘。这是《诗经·潇雅》中关于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十月之交发生在陕西的一次地震的描述。
自春秋战国以来,许多古籍都留下了关于地震的记载和论述:如《鲁春秋》、《国语》、《晏子春秋》等中的记载。并不局限于书写年代发生的地震,也记录了遥远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秦汉以后,地震记录的历史是无穷无尽的。从《汉书》开始,地震就被列为五行志中的灾害。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放置在洛阳城内的地动仪突然发出一声清晰的“铿锵声”,仪器西侧龙口中所含的铜球落入了对着水龙头的铜蟾口中。根据这个标志,推断洛阳西部某处发生了地震。消息传出,在朝廷内外引起轰动。但当时洛阳是安若的泰山,街上车水马龙,人们觉得没什么,于是有人趁机攻击张衡。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使者骑着驿马来到北京,报告距离洛阳1400多里的陇西地区(今甘肃兰州、临洮)发生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准确性。
唐宋以后,地方志兴盛,记载全国各地的地震,且大多较为详细。很多笔记和小说的诗集里经常描写地震。
地震时间:1303年9月17日。
震中位置:中国山西省洪通和霍县之间的赵城附近(北纬36.33度,东经111.7度)。
地震震级:8级。
震源深度:约17km。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个地震多发区,也是华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汾河流域历史上是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大地震在当地城乡都有不同细节的记录。1303 9月17北京时间晚上8点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山西南部广大城乡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听起来像是一声巨雷,震动大地,山体滑坡,地裂缝,村庄城堡,房屋被困城中。这是赵城附近洪洞8级的记录,历史上有详细记载。受损地区达到北部的太原和丁鑫,南部的郓城以及南部的河南省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51州县的记录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受损区域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极震区烈度为11度。
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极其惨重。霍县、赵城、洪洞地区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无人生还。赵城县快堡发生大规模地滑,范围从东北的快堡桥、韩家庄到西南的应田、北七堡。地面滑道长度约为1.600米,宽度为1.400米。滑体上的村落随着滑体迁移了数公里,摧毁了许多村落城堡、运河和道路。滑坡及其以南的码头村附近也发生了泥石流和塌岸。灾情席卷了赵城北部的霍县、灵石、介休、孝义、平遥、汾阳、祁县、徐沟,南部的临汾、浮山、襄汾、曲沃。官员和平民的房子都不见了,到处都是地裂缝和城市洼地。其外围北至新县、定襄,南至河南沁阳,东至长治、左权,西至陕西大宁、朝邑,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震区建筑少之又少,即使是墙厚、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庙、庙宇、衙门、儒学等大型古建筑,也有1400多处被毁。而位于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之间的峨眉地台上的万荣、稷山、临猗三县则略有受损,尤其是建在峨眉地台顶上的“风伯时宇庙”完好无损,这与建筑本身良好的抗震性能和地台良好的地基性质是分不开的。台地结构不发育,上覆几十米到一百多米的第四纪黄土,地下水位不到百米深。地震时没有出现砂土液化、地基破坏等现象,保护了建筑不受振动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所以灾害相对较小。
关于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蓟县《大皇帝庙碑》中记载“河东地震死二十余万人,房屋剩三四间”。万历《临汾县志》记载“当时死亡二十余万人,惨绝人寰”。据元史地理记载,太原道当时辖20多个州县,包括太原市大部分、晋中、忻州、吕梁,人口155321,平阳道辖50多个州县,包括临汾、运城及晋东南大部分、晋中,人口2701268。两路总人口为425441,本次地震死亡人数约占总人口的50%,震区各县更是高达70%。孝义县贾家庄袁墓砖墙上的碑文上写着“房屋尽毁,土地夷平,人尽死无葬”。由于灾情惨重,元成宗铁木尔发钞96500张,发救济品,免除伊贫税,开放山场、河泊听民收捕渡过灾年。地震之后,余震持续了好几年,连续三年没有收成。人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地震灾情如此严重,除了地震震级很大,发生在晚上8点左右,人多在室内,房屋倒塌必然形成大灾难;极端地震带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大源和临汾盆地,地基薄弱。地基破坏加剧了建筑物的震害。这个地区的建筑质量(尤其是土墙房屋和窑洞)很差,而且非常抗震。此外,地震前没有发生地震,人们没有警觉和警惕。地震发生后,大家都失去了自救的能力,而当时又没有救援力量前往现场,灾民很难获救,从而形成了一场奇特的灾难。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 65438+10月23日),陕西关中东部地区发生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史称嘉靖地震。
现代科学家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推断当时的地震烈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重灾区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地震波震动了大半个中国,感觉范围远至福建、广东、广西。余震一个月发生三到五次,持续半年。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滑县。因为地震发生在午夜(子夜),大部分人还在睡觉,震中地区人口密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因此,“83万名士被军民杀害,而...不报的无名之辈更是不计其数”,800公里内方圆60%的人口被杀(明代嘉靖实录中所谓的“两千里”)。至于隆冬地震,灾民死于饥寒,次年灾民死于瘟疫等次生灾害,尚未统计。
在Xi安,原本15层高的小雁塔顶部被地震摧毁,只剩下13层。
据清顺治《邓州(今河南省邓州市)志》记载,地震当晚,邓县、内乡“听西北风雨起,鸟兽鸣鸣,地震如雷。”
在甘肃省青阳县,“山崖崩塌,数万人在山洞中死伤。”甘肃平凉,“城里死了十几个,山居点却死了几个”。山西永和县“山顶洞人多死”。
潼关(老城)附近,地震时“多山崩塌,潼关路分岔,(黄河)逆流”。由于山体滑坡阻断了黄河,河水逆流,倒灌回渭河。地震还导致渭河向北移动了五公里多。
在渭南县城,人与街北和谐相处,“从县城到西城,一尺有余”,“中街南北皆陷一两尺”。
包括华县、华阴、大理、潼关等县,2000平方公里内几乎各类建筑倒塌。华县“堵无脚”。
大荔县的紫显微镜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相当大的湖泊沼泽。地震后,这个湖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