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中国的戏剧是如何演出的?它的概念结构是怎样的?

1.中国悲剧与喜剧的理论分歧及其对古典戏曲审美特征的误解。

中国古代戏剧理论与西方戏剧理论存在差异。中国古代戏剧及其悲喜剧理论出现较晚,古代戏剧理论主要是按人物、题材、品级分类的。比如,杂剧可以分为丹本、最后本、花旦杂剧、永远在我心中杂剧和绿林杂剧。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戏剧理论也随之传入。在中国,最早用“悲剧”一词来形容中国古典戏曲的是晚清外交官陈其棠。中国悲剧理论的概念是从王国维用现代悲剧理论研究《红楼梦》开始确立的。陈基棠对中国的歌剧非常自豪。他在介绍《琵琶行》在法国首演时写道:“...中国迷人的气味俘获了整个巴黎,中国征服了整个巴黎!”⑵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大国外交官对祖国文化的自豪和热爱!

清末民初,悲剧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之一。王国维高度评价中国戏剧。他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元杂剧是一代人的杰作,元人所不知...明朝以后的传说无非是喜剧,袁有悲剧在里面。”(3)鲁迅对中国戏曲的评论,多是从否定的立场出发。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中国旧戏的废除》明确指出,旧戏既野蛮又有害于世界人民。以胡适为代表的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达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中国的古典戏曲没有悲剧,或者说没有成功的悲剧。这是因为当时国家危亡,需要文学来激发人们的志向。中国古典戏剧的结局几乎都是大团圆的,胡适把这种戏剧文学称为“说谎的文学”。然而,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时期要求戏剧改良是正确的,但他们对中国古典戏剧的评价不够客观。用西方的理论标准全盘否定中国古典戏剧,难免有失偏颇。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和钱钟书也有了关于中国古典戏曲悲剧的相关著作。他们的观点不像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那样偏激,但也对中国古典戏曲持否定态度。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有一段话:“悲剧,一种戏剧形式和这个术语,起源于希腊。这种文学体裁在世界上几乎其他主要民族中都找不到...而且也从未产生过严格意义上的悲剧。”⑷?显然,朱光潜认为中国没有悲剧。?钱钟书对中国古典戏曲也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中国的古典戏剧留给读者的只有个人的同情,而没有完整的悲剧体验。

朱光潜和钱钟书虽然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中西戏剧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但他们消除了中外批评家对中国戏剧的偏见,把中国戏剧放在了恰当的位置。但仍然可以看出,朱和钱也相信中国没有悲剧。原因是他们用西方悲剧理论的标准来看待中国古典戏曲,这是对中国古典戏曲审美特征的误解,所以这种方法是不科学的。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兴起,中西古典戏剧的比较研究逐渐深入。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的悲剧持肯定态度。王缉思编辑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他在序言中写道:“悲剧是中国丰富多彩的古典戏剧中最扣人心弦、最感人肺腑的一出戏。它是我们民族创造的艺术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戏曲没有悲喜之分。在中国的古典乐理中,悲剧和喜剧是不讲的,而是悲欢离合,善恶相报,悲欢离合。5.中国古典戏曲中没有西方文论中的悲剧和喜剧之分。悲剧和喜剧的概念都是外来词。用外来词来定义中国地方戏是不准确的。

2.中国古典戏曲环形结构的美学特征。

之所以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悲剧和戏剧来评价中国的古典戏曲,是因为中国的古代戏曲呈现出从悲到喜、从离到合的“圆形”结构,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蕴。

首先,从人物的命运来看,无论主角的境遇如何悲惨,受以悲开头的人最后都喜欢的观念影响,结局必然是幸福的,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如何转危为安。比如《琵琶记》中,赵五娘本想和蔡伯杰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丈夫考上后遭遇饥荒。随着剧情的演变,赵五娘的处境越来越悲惨。埋葬了死去的公婆后,他一路乞讨到北京找丈夫,最终夫妻团聚,幸福收场。

其次,从剧情来看,无论剧情如何变化,受从分离开始到最终融合的思想影响,结局一定是圆满的,而令人激动的是主角是如何为大团圆结局而奋斗的。例如《西厢记》中,崔与张的爱情虽然几经波折,但最终终成眷属。

再比如《赵氏孤儿》。虽然整个情节充满悲剧气氛,但作品最终以赵氏孤儿杀死,恢复赵家辉爵位,得到奖赏而告终。善恶终有报,结局呈现喜剧色彩。

可见,具有圆形结构特征的中国古代戏曲,被认定为悲剧的作品似乎都带有喜剧色彩,被认定为喜剧的作品也带有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