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代议制“妥协”的历史是如何炼成的?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利益和规律:

一方面有很多偶然性,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

所谓权变:英法是最典型的国家。英国责任内阁制度开始只是因为国王不会说英语。汉诺威王朝时期,根据英国王位继承法,德国人乔治一世进入英国。由于不太了解英国的情况,又不懂英语,国王与内阁的决策沟通异常艰难复杂。所以乔治一世不想参加内阁会议,甚至把参加内阁会议当成了负担。从而为责任内阁掌握行政权打开新的大门。此后,国王视之为习惯,逐渐形成了“无药可治的统一”。

再看法国,“一票共和制”的出现也是如此。按照当时的情况,共和派的势力其实远不如君主派。可笑的是,君主国根据拥护君主的人的不同分成了几个派别,意见无法达成共识,削弱了君主国的整体实力,所以共和党人仅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共和国宪法。

事实上,谁掌握着君主主义者和共和党人之间的权力中枢并不重要。其实法国两派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区别只是是否保留国王的位置。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看到社会各方面的各种事故。

正是偶然性的存在,造就了它曲折反复的过程。

这种偶然往往伴随着习惯和约定俗成的出现,但这种偶然又在习惯中不断体现,在习惯中不断消除。

再拿英国来说。在詹姆斯二世统治时期,他提出的继承人原本是他的女儿玛丽,她信奉新教,这对资产阶级非常有利。偶尔在这个时候发生。1688年,詹姆斯意外生了个儿子,他的女儿玛丽,信了圣公会,继承王位无望。为了阻止天主教徒继承王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结果是两个阶级通过相互妥协实现了光荣革命的平稳过渡。1689年,制定了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的权力。《权利法案》不是宪法,而是根据双方的一系列巧合和妥协起草的法律文件。所以英国的旧贵族和新生力量之间还是有一个多世纪的斗争。此外,我们可以看到,在英国,不成文的习惯法或惯例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比成文法或文件更大的作用。最熟悉的一个例子是:从乔治一世开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逐渐成为历代国王的惯例,当内阁失去下议院大部分议员的信任时,就必须辞职或解散议会。这些都不是成文法规定的,但是人们严格遵守。

这一系列的习惯或做法最终解决了偶然和妥协带来的弊端,逐渐消除了不必要的偶然,最终完善了英国的宪政制度。

基于这种偶然性,西方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一部妥协史。

纵观整个西方近现代史,不难发现,“权力转移”始终是其主题之一。由于国情不同,这种“权力转移”过程在方式和类型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有共性可循。

如果总结一下过程,无非是以下几点:权力制约——权力制衡——权力转移。实现这一过程的动力是商品经济和由此衍生的世界性货币。

自13世纪末新航路开通以来,欧洲在经济、政治、思想和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16世纪,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整个世界开始从自然经济阶段过渡到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形态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特点,使得资本基于自身特殊属性的职能——持续升值和社会交往中介成为实现权力交换权力体系的关键因素:正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血腥的殖民掠夺中给欧洲带来了白银,欧洲爆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庄园经济和封建帝制,资产阶级兴起,“权力转移”逐步进行。

严格来说,世界近代史是从新航路的开辟开始的,但我这里讨论的是一部西方“妥协”的历史。所以,如果从“妥协”和“权力转移”的角度来讨论,我觉得要从英国大宪章颁布的时间说起。如果要说欧洲“妥协”的概念,就要从权力的限制说起。

英国作为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能够发起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制长达数百年。一切都是拜800年前的《自由大宪章》所赐。《大宪章》虽然主要捍卫的是封建贵族的利益,但它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奠定了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础——议会由此诞生,并成为英国延续至今的传统。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宪章推动了欧美政治“妥协”传统的产生。《大宪章》作为第一部限制君主专制、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封建协定,不仅体现了“权力转移”中的权力制约,也点燃了西方“妥协”精神火炬的熊熊烈火。

此后,无论是英国本身,还是法国、美国,甚至大多数激进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大宪章的精神——妥协政治。在建立各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处处都能找到妥协的影子:先看英国,例子很多——每当十五世纪伊丽莎白女王的利益与议会发生冲突时,伊丽莎白总是尽力压制自己的愤怒,向议会让步。他本人明白王室和议会利益的一致性,顾全大局,通过妥协处理与议会的关系,王室和议会团结一致,从而在西-西海战中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虽然英国的军舰比西班牙更灵活,火药武器更先进,但良好的妥协带来的统治者稳定的内部优势是不可否认的。

然后就是1688的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据说是资产阶级和封建皇族的妥协产物。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妥协首先是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的。其次,宫廷政变改变的不是英国原有的政治制度结构,而只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政治制度中的阶级构成,实现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王室的利益大致平等,互不侵犯,实现了“均势”。妥协的智慧在于解决资产阶级与封建王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反复斗争,加速英国现代化进程。

回顾当时的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英格兰民族那样理解妥协胜过无意义的血腥斗争和杀戮的时代哲学,但英国却以自己对妥协的独特见解将其发扬光大,从而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领袖。英国政治以温和渐进的特点著称,但不迁就妥协,保守但灵活。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愿望,进行了一系列的议会改革。调整投票权范围的改革真的很有价值。

曾被称为“欧洲启蒙运动实验室”的法国,自1789大革命以来,经历了共和主义的大起大落。残酷的战争破坏和外敌入侵的屈辱造成的巨大损失,使共和派和君主制主义者走向和解和妥协,最终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共和宪法,为日后法国工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这部宪法虽然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象征着君主主义势力的强大,但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最终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职位,法国从总统制议会混合政体过渡到议会制政体,法国资产阶级共和主义得到巩固。

就美国而言,美国继承了英国妥协的优良传统,具体体现在联邦制制定中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妥协。

这就是西方的妥协精神和传统。欧美自近代以来一直领先于世界,这与其对妥协意识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

一部西方的历史,一部妥协的历史,真正懂得“什么是妥协,什么时候妥协,为什么要妥协,为什么要妥协”的民族和国家,才是永不褪色、充满活力的优秀国家。

即使在这个国家面临阻碍和混乱的时候,它仍然能够聚集妥协的智慧,提升民心,化险为夷,走出绝境。

回过头来看中国,其实是不足的。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妥协的传统和精神。在专制君主主义面前,凡是妥协的,一律杀无赦。中国的伦理道德太深,他的君主意识和正统观念太重。只有传统古人的精神脊梁被碾碎,只剩下变态的思维和伦理——要么绝对服从,要么死路一条。

妥协一直被中国视为耻辱和蔑视。不知道妥协才是人类文明真正进步的源泉。回顾近代史,清末戊戌政变死了六君子,袁世凯通电金蝉脱壳,谋杀了宋等革命派。蒋介石撕毁双十,自找的?这些例子难道不印证了中国人的悲哀吗?其实慈禧如果有长远的眼光,将来一定会亡国。袁世凯更有诚意,总统职位可以保证。然后,中国开议会,培养一个军人掌管天下,一举两得,保护了她的名声。蒋介石先生是顾全大局的,他不会落得一个孤岛。

懂一点妥协,中国人,百年屈辱能挽回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