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两极和两极简史
太阳系中的天体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包括各种小行星的陨石,所以地球和陨石是同时形成的,也就是在同一个年代。
绝大多数坠落在地球上的陨石都源自太阳系的小行星。通过测定地球上陨石的年代,我们可以知道地球的真实年龄。
1956年,克莱尔·帕特森通过陨石测得地球年龄:45.507亿年。
这也是目前为止最准确的数字,无人能及。
那么地球在46亿年里发生了什么?
前寒武纪
(距今450 ~ 5.42亿年)
大约45.5亿年前(前寒武纪)
随着太阳系的形成,原生地球诞生了。
地球没有氧气,没有陆地,只有岩浆的海洋。
与此同时,行星与太阳系的其他部分发生碰撞。
大约45.3亿年前(前寒武纪)
地球越来越大的质量吸引了Teia。
这是一颗大小和质量与火星相当的行星。
它越来越接近地球,在一次大碰撞后,
“Teia”的部分质量融化到地球中,其余的物质和喷出物形成了月球。
大约44.5亿年前(前寒武纪)
锆石是最古老的矿物,大约44亿年前在澳大利亚被发现。
古锆石的发现,说明地球在慢慢凝聚,地壳开始形成。
大约40亿年前(前寒武纪)
最古老的岩石,卡斯塔片麻岩,是大约40亿年前在加拿大发现的。古老的片麻岩宣告了地球上第一块大陆的诞生。
大约40-38亿年前(前寒武纪)
地球、月球和其他行星受到了各种大小的陨石和彗星的轰击。
在这期间,地球形成了最初的海洋,但是没有植物,没有人,没有生命,只有死寂。
大约38亿年前(前寒武纪)
最早的生命出现了。
生命的起源仍然是一个谜,地球最早孕育了可以自我复制的分子。
随后,细菌和古细菌被区分开来。已知最早、最可靠的生物化石形成于35亿年前,来自澳大利亚西部的叠层石。
大约24.5亿年前(前寒武纪)
蓝绿藻慢慢产生氧气,积少成多,让地球进入第一次大氧化事件。
但氧气是有毒的——对于厌氧生物来说,这是一场灾难,大量生命死亡。
大约24亿年前(前寒武纪)
大氧化事件期间,厌氧菌大量死亡,释放的甲烷减少;光合生物繁盛,消耗大量二氧化碳;以及各种地质运动,导致地表碳含量减少。
地球进入了最严重也是最漫长的冰川期——休伦湖冰川期。
大约13-9亿年前(前寒武纪)
在造山运动期间,陆块合并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罗迪尼亚大陆。
大约8.5亿年前(前寒武纪)
你还记得大氧化吗?这一刻已经过去了16亿年,海洋和陆地中的氧气已经达到饱和(岩石、铁和各种矿物质完全氧化)。
于是氧气开始积聚,氧气含量飙升——迎来了第二次大氧化事件。对于真核生物的分化来说,关键环节扣上了,生命的大爆发就要来了。
大约7.5亿至6.3亿年前(前寒武纪)
别急,生命的爆发还要再等一会儿。
随着罗迪尼亚的分裂,地球进入了第二个冰川期——冰河时期。
这是第二次严重的冰河时期。极地冰盖覆盖赤道,海洋完全冻结,形成“雪球地球”。
白雪皑皑,一片阴冷干燥的气氛,抬头望去只是刺眼的阳光,却留不下一丝温暖,无论多少阳光都会被反射。
大约6.35亿年前(前寒武纪)
冻结了上亿年,被火山运动打破。
在光合作用停止的地球上,二氧化碳迅速积累,温室效应驱散了“雪球地球”。冰雪融化,地球变暖,氧气含量持续飙升。
生命大爆发的前奏响起,多细胞生物应运而生——埃迪卡拉生物群。
它们没有消化器官,呈叶状、管状、海藻状。它们通常是固定的,附着在海床上。它们用液体支撑扁平的身体,从流动的海水中获取营养。
1亿年后,埃迪卡拉生物群突然消失,标志着地球新时代的开始。
古生代
(5.42~2.51亿年前)
大约5.42亿年前(寒武纪)
生命大爆炸中奏响了主歌,生物多样性爆发式发展。
动物们穿上了盔甲,进化出了大量坚硬的动物,军备竞赛开始了。
出现了大人小孩都听过的三叶虫。这个时候的海洋霸主就是奇虾,体长可达1米,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都可以看到。
但是,无论是虾还是三叶虫,都属于海洋无脊椎动物。
已知海口鱼和昆明鱼最早进化出原始的脊椎、眼睛、大脑等重要头部感官。
距今约4.8 ~ 4.4亿年(奥陶纪)
浅海分布广泛,气候适宜,海洋无脊椎动物进一步繁盛,分化更加明显。
这里居住着三叶虫、腕足动物、金鱼藻、海百合和马蹄蟹。
与海洋相比,陆地生态系统真的很荒凉。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积累形成臭氧层,吸收了大部分太阳紫外线。植物和真菌已经在水边生长了很长时间。也许是时候跨过水线了。
一些植物首先着陆,形成了湿地、泻湖和三角洲等生态系统。日益复杂的食物网也给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机会,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约3.7亿年前(泥盆纪)
这里,一群具有类似肺的结构的“肉鳍鱼”试图登陆。它们用鳍当腿,慢慢离开水面,爬上陆地,抬起脖子,环顾四周。第一只四足动物出现了。
从此,无数像鱼和非鱼一样的“怪物”扭动着身体,挥舞着肉鳍,活跃在各种池塘和沼泽中。
所有的四足动物都是由此进化而来,包括恐龙、翼龙、苍龙、你和我。
约3.59 ~ 2.99亿年前(石炭纪)
最先落地的植物此时可以达到40米高,你能看到的只有蕨类植物。
麻烦就来了,分解者无法分解植物的木质素,碳就堆积在植物残体的木质素里,这些都是今天丰富的化石能源。
碳埋藏在地下深处,二氧化碳含量急剧下降,氧气含量上升,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最高可能达到35%。你还记得第二次大氧化事件吗?图片中的最高峰是石炭纪,记得吗?转起来)
含氧量飙升,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四足动物,而是昆虫。
由于昆虫呼吸简单,依靠气孔将氧气扩散到全身,所以较高的氧气含量可以促进昆虫突破极限。
以及比四足动物早近1亿年落地的节肢动物。
距今约2.99~2.51亿年(二叠纪)
森林的主导地位易手,裸子植物开始取代蕨类植物。
昆虫开始多样化,四足动物大量繁盛,星形三叶虫趋于灭绝。
哺乳动物的早期祖先兽脚亚目动物逐渐成为陆地上的优势动物。
大约251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
峨眉山暗岩和西伯利亚暗岩火山相继喷发。
缺氧导致海洋的沉寂,高达96%的海洋生物消失;动植物硫化氢中毒,臭氧层破坏。约70%的陆生脊椎动物消失,连昆虫也损失惨重,约83%的属消失。
哺乳动物的祖先曾短暂统治过这片土地。
三叶虫,我们熟悉的明星生物,也是谢幕了。
一场大灾难结束了古生代,生命进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生代
(251 ~ 6600万年前)
大约2.4亿年前(三叠纪)
大陆相互碰撞,解体的大陆重新结合——盘古大陆。由于大陆远离海洋,多为沙漠地区,干旱缺水以及灭绝事件造成的全球缺氧。
似乎只有摆脱稀薄空气带来的限制,才能有机会占领大灭绝洗礼后的土地。
主龙做到了。它们用四肢撑起身体,肺部离开地面,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保持呼吸,这意味着它们更有活力,很快成为陆地上的主导脊椎动物。
约2.31 ~ 2亿年前(三叠纪)
主龙继续适应辐射,它的一个分支进化成了恐龙。
然而,此时的土地统治者是鳄鱼,主龙的另一个进化分支。
天空的统治者是翼龙,主龙的另一个进化分支。
至此,主龙们正式接管了地球的土地和天空。
面对突如其来的陆地和空中环境,一群陆生爬行动物早已另寻出路,回归海洋。
从结果来看,这是明智的。海洋生态遭受了灭绝的严重打击,产生了大量的空白生态位。回到海洋后,它们迅速成为新的统治者——鱼龙。
大约2亿年前(*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
大西洋中部岩浆省爆发,导致至少50%的物种消失。
天空的统治者翼龙幸免于难,家族的统治地位不可动摇。
海洋的统治者鱼龙幸免于难,与后来的蛇颈龙平分秋色。
土地统治者,一条大鳄鱼,集体被杀,领土拱手相让。谁来接手?期待已久的恐龙迅速填补了空缺的生态位,全面占领了陆地环境。
恐龙时代正式到来了。
大约65438+8亿年前(侏罗纪)
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劳埃亚在北部,冈瓦纳在南部。
随着独立板块和海岸线的增多,形成了温暖湿润的《侏罗纪世界》。
恐龙开始向各大洲扩散,地理隔离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在海洋中,鱼龙和蛇颈龙争夺生存空间。
天空中,翼龙一枝独秀,统治地位依然稳固。
在地下,微小的哺乳动物正在挣扎,等待机会。
大约65438+2亿年前(白垩纪)
自侏罗纪以来,恐龙在飞行方面进行了各种尝试和进化。比如两对翅膀,蝙蝠状的翼膜等。,但大部分都进入了进化的死胡同,止步于白垩纪。
只有恐龙的一个分支成功进化为鸟类,翼龙在天空中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同时,被子植物适应辐射,数量急剧增加。
大约6600万年前(*白垩纪-古近纪灭绝)
一颗直径10公里的陨石坠入尤卡坦半岛,引发了全球的火暴、火山爆发、地震、海啸以及随后的全球寒冬,恐龙时代结束了。
食物网崩溃,食物网顶端的生物受到严重影响。恐龙、翼龙、苍龙、蛇颈龙等一系列明星动物相继落幕。只有躲在海洋、河流、洞穴、沼泽、树洞里的小动物才能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整个中生代幸存下来的哺乳动物和恐龙的后代留下了火种。活下来就有福了。辐射进化并携手成为新一代的主导动物。
来自外太空的不速之客结束了中生代,地球进入新时代。
新生代
(6600万年前~今天)
大约6500万年前
北部的劳埃亚大陆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已经完全解体,七大洲初具雏形。
大约258万年前
第四纪大冰期以来,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形成了永久性冰盖,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北部也出现了大面积的大陆冰盖,全球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广泛出现了山地冰川,一直延续至今。
随后,地球处于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的循环之中。
约200~1.1万年前。
200万年前,该属的第一种动物出现。
直立人最迟在79万年前就掌握了控火能力。
随后,人类分批走出非洲,后来消灭了前者,继续前进。
大约1.1万年前,一部分“智人”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并遍布世界各地。
大约1.1万年前——到现在。
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地球进入间冰期,人类文明崛起。
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换算成24小时,“智人”出现在最后2秒,0.1秒进入青铜时代,0.012秒出现文艺复兴。......
所以,你活在什么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