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分析《围城》

近20年Mainland China“钱钟书热”的文化分析

胡·

钱钟书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学者和天才作家。他用一个文人的笔调书写了自己的文学世界,也用自己的文学世界体现了自己深厚的人情。近20年来,他的影响逐渐从知识界、学术界扩展到大众文化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钱钟书热”文化现象,经历了三次接受高潮。特别是在90年代的文化语境中,钱钟书成为“文化昆仑”和“学术精英”的象征,代表了某种流行的学术时尚。这种现象的文化原因值得关注和反思。为什么一个纯粹的学者能在特定的时间进入大众的文化视野?「钱钟书热」的心理机制是什么?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回顾了近2 0年来钱钟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回顾了“钱钟书热”的发展与演变过程,思考了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等问题,分析和描述了其中编织的当代中国文化英雄的想象图景。

第一,“文化昆仑”从“文化热”中脱颖而出

钱钟书接受的第一个高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即“文革”后的时期。钱钟书最早出现在文学视野中。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围城》于6月1980+065438+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出版。由于钱钟书作品的题材、风格和欣赏趣味脱离了时代背景,所以在建国至文革的中国新文学三十年历史中,钱钟书一直默默无闻,其作品在国内也没有再版。

意识形态解禁的社会历史条件使钱钟书复活,关注金钱与《围城》是80年代“外销转内销”的独特文化现象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围城》在中国销声匿迹,却受到大陆以外华人社区人士的关注。美国学者夏志清在他的名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用了十几页的篇幅专门论述钱钟书。

简介:《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精心管理的小说,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开始了美国汉学对金钱的研究。1977产生了两篇关于货币的博士论文。在台湾和香港,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钱钟书。大陆开放后,来自境外的声音深深震撼了国内学术界。《围城》成功突围“城”,其前提条件是钱钟书的政治身份在1979年得以明确。随着《围城》的再版,海外研究成果陆续传入中国,引起了文学史家对《围城》的好奇和关注,并首次引发了一场学术争鸣。其争论的焦点是给这一“新生事物”一个文学史上应有的位置。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历史批判的角度评价《围城》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认知价值。因为没有脱离原来“反映时代”的理论框架,讨论中难免削足适履。但也有研究者突破了当时僵化的意识形态教条,以极大的学术勇气给予高度评价,肯定《围城》是“一部充满尖锐社会讽刺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李健吾、郭志刚、闵泽的研究代表了最初的评价高度和认识水平。

新时代,随着改革的深入,思想禁锢正在慢慢被打破。理论界提出了消解文学意识形态的各种观点,开始转而强调文学的审美本质和功能。张爱玲、沈从文等一批游离于政治之外,坚持个人创作的作家重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逐渐获得人们的欣赏和喜爱。钱钟书的复出,也得益于这样的文学思潮的影响。此外,凌克、昆、郑朝宗等人为钱钟书演唱的《归来歌》,以历史见证者的生动记忆向研究者展示了一个深刻、博学、有才华的钱钟书,越来越受到文艺界的关注。

在刚刚接触的研究者面前,封存了30年,一度解禁的《围城》,确实给人一种艺术上的冲击。它在新的隐喻上别出心裁,在思想上超然物外,在对生活世界的洞察上充满智慧,引起读者全新的审美感受。受20世纪80年代“方法热”的影响,早期评论家往往被小说独特的艺术手法、修辞手法和喜剧精神所吸引,侧重于审美批评。、金宏达、何、胡等人对小说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的研究,奠定了钱钟书创作美学研究的初步基础。此外,《围城》研究涉及其主题意蕴、方鸿渐典型人格等诸多重要话题,基本没有脱离“社会历史批判”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格”的理论框架,但这些研究却呈现出多元景观,隐约让人感受到多维度解读《围城》的巨大潜力。

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总是需要重新审视历史。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历史任务。1984年间,在黄秀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和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等有影响的文学著作中,用几百字介绍了《围城》,肯定了其杰出的讽刺艺术和心理描写。但是延长到了1987。在、温儒敏等学者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钱作为一位重量级作家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评价。80年代,《围城》逐渐走出专业人士圈子,成为知识分子的案头读物,影响力扩大。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围城》,1987年共印了5次,共27.32万册。《围城》同时被翻译引进海外,进一步获得了世界声誉,七个版本风靡全球。随着《围城》的名气越来越大,吸引了热心的出版人从钱钟书身上挖出“文化坟墓”。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钱钟书的早期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重新出版,他的所有作品都一一再版。

钱钟书之所以一直是西藏名山大儒,是因为有“而不为师”的宗旨,也是因为有明确学问的学者长期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特别是文革后期,中华书局出版了钱钟书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关锥编》,五卷六册,被誉为“包罗万象”。有鉴于此,钱钟书的同学之一、厦门大学郑朝宗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起了“钱学”研究,并在国内高校首次开设了钱学课程,引导研究生挑战这面“管带”的“中国式魔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鲁、、等人对研究的拓展、大力提倡和叫嚣。作家詹提出要“普及钱钟书”[1],并撰文称赞钱先生是“文化昆仑”,提出创建钱学研究所“刻不容缓”。其高亢的嗓音引来了响亮的反响,普及“金钱学”的呼声也相应高涨。[2]

为什么提倡“货币学”的研究和普及?文化心理机制耐人寻味。在20世纪80年代“文化大讨论”的背景下,推广“薛倩”被提上日程。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启动,全国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大讨论热潮。从“文革”阴影中走出来的人,悲哀地面对着一片本土文化的“沙漠”。西方强势文化的输入构成了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人对文化极度焦虑。这就需要知识界擦亮眼睛重新发现被遮蔽的“文化绿洲”,为断层文化寻找重铸的思想资源。贯通中西的钱钟书,以博学多才著称。把这位“国学大家”叫出来,树起一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旗帜,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詹等人对的推崇,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代的文化心理需求。对于倡导者来说,研究“薛倩”的目的很明确:①向世界宣告“中国不是对人类有巨大贡献的大学者”;(2)“增强对封建遗毒和资产阶级文化腐朽部分的抵抗力”。[3]耐人寻味的是,从一开始,《薛倩》就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吸引力。它不是“两三个头脑简单的人在废弃的野屋里”的事,也不是一个被锁在“象牙塔”里的纯学术,而是包含在80年代一场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复兴文化的运动中。

当然,整个红色80年代都是高潮迭起,沸沸扬扬。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钱钟书热”仍处于初级阶段。此时,钱钟书首先获得了在专门领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基础,并以“文化大讨论”为契机,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在学术和知识界,他正在悄然完成一个“有学问有学问的学者”的建构,塑造一个山止于此的“文化昆仑”的形象。

二,媒体,商业化和叙事策略:文化英雄的建构

20世纪90年代前后,钱钟书接受的第二次高潮以《钱钟书研究》的出版和电视剧《围城》的成功播出为标志。1989 165438+10月,在时任文化部部长王蒙的支持下,《钱钟书研究》初版,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薛倩”的纯学术刊物,树立了“薛倩”研究的里程碑,成为纳入官方思想体系的学术活动。1991年初,由著名女导演黄蜀芹执导,众多演技派明显主演的10集电视剧《围城》向全国播出,一经开播便好评如潮。电视剧的成功播出在全国引起轰动,引发了持续的《围城》热,极大地激发了读者阅读原著的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重印了6万多册《围城》,很快就被订光了。读者排队购买《围城》的盛况,已经成为十几年来纯文学作品中罕见的现象。据书市反馈,到6月1991 1,上海、天津、武汉等地最大的新华书店已将其列为最畅销的文学作品。到8月底,1995,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印了十四次,专辑总数已经超过百万,另外还有近十几本盗版。保守估计,《围城》的读者已经达到近千万。影视艺术迅速扩大了文学的影响,使《围城》冲出了学术沙龙,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这个过程中,《围城》越来越具有象征性,进入了文化消费领域。前卫年轻人的文化衫上印着《围城》里的名言警句。《围城》在1990之后成为大众流行词。当人们评论某种现象时,自然会把它视为“围城现象”...《围城》几乎代表了一个社会时期的文化趣味和风格。

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媒体引导的合力下,钱钟书和《围城》被推上了文化舞台的前台。掀起了一股如火如荼的“钱钟书热”。

《围城》的大众接受热情刺激了学术界对《围城》深入研究的又一次热潮。当然,除了这些外在原因,《围城》热潮还有更多内在原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正在经历艰难的现代性转型,人们的审美和文化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围城》能够超越具体的生命体验,实现对人类普遍经验的冷思考。它所反映的现代意识,与时代剧变中人们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不谋而合。揭示了人们事业、爱情、婚姻的“围城”现象,揭露了现代社会的人生困惑和精神危机,具有现实的认知价值。此外,钱钟书幽默的语言、杰出的喜剧精神和非凡的人生智慧,都能对读者和观众产生持久的吸引力。

这一时期的《围城》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超越了过去“社会历史批判”的单一模式,进入了人性探索和现代哲学的新层面。对作品主题意蕴和人物形象的研究更加深入,作品丰富的隐藏意义不断被发现。温儒敏先生提出了小说主题的“一词多义论”[4]认为《围城》的主题意蕴可以从生活描写、文化批判、哲学思考三个层面来考虑。谢则阐述了《围城》与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想的内在精神联系。[5]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批评方法,或在《围城》研究中寻找突破口,开拓了研究的深度。[6]或者说《围城》的意识形态视角的局限性触及了研究的盲点。[7]随着钱钟书文学研究的日趋成熟,文学史家对钱的关注越来越多,评价也在步步攀升。1990唐在《论重写文学史》一文中指出,要适当提高金钱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颇有影响的作家杨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有十几页专门评论了钱。此时,文学史家已经充分论证了《围城》的“经典”意义。

钱钟书的知名度从知识界迅速扩大到各行各业。各种报刊媒体纷纷以重点篇幅介绍钱和他的《围城》,推动了媒体对这位充满惊世知识的文化名人的挖掘。但钱钟书一再拒绝媒体采访和宣传的超然态度,进一步助推了人们对他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大众媒体开始将目光转向金钱的人生传奇。

20世纪90年代的一个显著现象是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和文化市场的形成,这对文化传播的对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媒体传递的信息特征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传递,而是有选择地突出和放大,目的是抓住受众的文化心理,制造兴奋点,或者在大众的兴奋点和传播对象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传播对象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发生变形和压缩。对于这位德才兼备的大学者,媒体常常用“绝色”、“神秘而充满魅力”、“大师”、“文化奇观”、“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智者”来形容他,突出他的传奇,津津乐道他的奇闻轶事,欣赏他的惊人绝技。钱钟书不是因为他的学术成就而受人敬仰,而是普通读者对他感兴趣,传奇的故事和特立独行的性格加载在他身上。一位女编辑曾直言:“钱钟书的学问呢?我们对此不感兴趣。”我们只对他感兴趣!”[8]几个字很重要。在媒体构建“文化昆仑”的想象图景中,钱钟书作为才子、学者的丰富性被剥离,他在大众媒体中的形象有两个特点:一是“奇”,二是“怪。”奇”,钱钟书精通英、法,有着照相机般的记忆力,这在近代中国学者中是少有的;古今中西的博学、博学、读书,让人应接不暇,令人惊叹。富于机智幽默,风格独特,改变了以往知识分子的形象,成为中西合璧的现代知识分子典范。”怪”之所以“怪”,是因为他视名利如粪土,在文革的动荡年代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和一个冷静的学者心态。这种超然物外的学者人格,与急功近利的世界潮流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向往和敬佩。

公众对钱传奇人生的关注,直接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钱钟书传记热的兴起。1990-65438+2月,美国华裔学者胡志德所著《钱钟书》传入中国,这是当时唯一一部全面介绍和研究钱钟书的评论性传记。从1992年到1995年,中国大陆出版了四部钱钟书传记,分别是孔庆茂的《钱钟书传》;爱默生的《钱钟书传》;张文江的《钱钟书传》,建造巴比塔的智者,李宏彦的《智者心路历程》。前三部传记主要面向一般读者和文化市场,追求内容的传奇性和文字的可读性。相比之下,智者的心路历程最好,其特点是以史家的眼光记录钱钟书在历史沧桑投影下的“心路历程”,善于发掘材料,注重学习理性。

随着传媒和文化市场的不断凸显和强化,钱钟书逐渐被塑造成一个世纪末的“人文神话”。

20世纪90年代初,“钱钟书热”吸引了更多的中青年学者投入到“薛倩”的研究领域,形成了日益壮大的研究队伍,“薛倩”研究初具规模。研究者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研究方法参与其中,并产生了一批较有学术分量的专著。胡对钱钟书学术艺术思想的研究,业界评论颇为可观[9];周编《钱钟书读本》,按旧学解释钱著作,善于论证;胡鹤卿对钱的人文思想和语言学的研究积累颇丰,言之有物[10]。陈子谦推出了40多万字的《货币学论》一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货币学”的精髓。李宏彦把钱钟书放在平行比较的框架下,讨论他与吴倩、叶公超等近代著名学者的关系,兼顾物、学、理,自成体系...“薛倩”的研究成果提升了钱树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诠释了其“经典”意义。

这个“经典”的象征意义很快被市场借用。借《围城》迅速走红之机,钱钟书学术著作的发行创造了中国图书市场的奇迹。最没有市场价值的金钱作品成了文化市场的流行时尚。《管嘴编》、《覃逸录》、《钱钟书选集》的相继印刷,给出版社带来了五六位数的经济效益。

90年代,“后新时期”进入商业化和大众传媒主导的文化消费时代。钱钟书的第二次接受高潮被市场大潮抓住,带入大众文化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钱钟书的经典性在专业学术领域得到充分展现,然后被大众传媒发现和传播,塑造成“文化昆仑”和“学术精英”的文化符号,被赋予了微妙的文化消费意义,形成了流行的学术时尚之一。随后进行商业文化复制和传播,并成功推向市场,实现其文化和商业价值:被一些学术投机者用作学术进阶的敲门砖;被无良书商作为攫取利润的有利工具;被报纸和媒体用来丰富版面,提升文化品位;给读者提供一种文化消费的快感。在某种程度上,钱钟书的接受和传播已经成为对金钱文化资源的“掠夺”。他的作品和形象在媒体的引导、出版商的炒作和大众的兴趣下,都有一定程度的被掩盖和误读。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严肃的学术研究,也有一些打上了追赶尚超、以市场为导向的烙印,并深受商业文化的影响。

三、说“冷”与“热”:世纪末“钱钟书热”的斑驳景观从1996到新千年,“钱钟书热”已经呈现出斑驳的景观。

1996期间,在“钱钟书热”持续的时候,一些新锐学者开始质疑“钱钟书现象”。《钱钟书热:世纪末的人文神话》一文发表在当年的《当代文学报》第六期,几个博士生讨论,指出“钱钟书在钱钟书热中走上神坛,在中国当代文化界从学者变成了圣人”。钱钟书不是当代文化大师,但他只是代表了中国文化在系统建构方面的专业知识的匮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蒋殷也发表文章《还钟书以本来面目》[11],指出钱钟书的本来面目已经“模糊”“不清”。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金钱学者”有“各种廉价的赞美和庸俗化的研究”;他主张“解构钱钟书神话”,让金钱回归“优秀学者”的标准。

1999闹得沸沸扬扬的《十大作家批判》这本书,简直“解构”了《围城》的经典地位。被称为现当代的“伪经”,“围城包含了除小说以外的一切”。

余杰写道,钱钟书“对人生、历史、苦难都有一种淡然、戏谑的态度”[12]...

“酷评”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来自学术界或民间的批评,以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解构了钱钟书的“人文神话”,批判战争的声音也引起了“钱派”的反击。一本厚厚的《为钱钟书辩护》趁机问世,文艺争鸣甚至演变成“口干舌燥”的局面。

在对“薛倩”大批判、大争鸣的文化现场,钱钟书先生于6月199865438+2月19驾鹤西游,第三次在媒体上掀起热潮。国内外最重要的报刊都对钱先生的逝世作了重点报道,各种报刊悼念、追忆、评论的文字不计其数。其中有很多是真正有学术眼光和理论分析的,比如金骥的《钱钟书与近代西学》,刘玉凯的《论鲁迅的钱钟书的排比》。但是从货币科学的研究来看

从情况来看,还是谈文艺多,谈学术少;钱的文学美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却鲜有论述。专门研究《陆》和《管锥编》的成果就更少了。《围城》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它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就数量而言,跨越新世纪的几年是货币科学的第三个收获期,很多研究者都渴望搭上货币科学热的末班车。一部分学术行为演变成了市场上的文化营销行为。

在世纪末“钱钟书热”的文化图景中,这种“热”与“冷”耐人寻味。“冷”与“热”的关系,其实代表了90年代不同意识形态话语的交锋,代表了解读金钱的不同文化策略,值得我们反思。

如前所述,“钱钟书热”是80年代“文化热”的产物,80年代后期“文化热”进一步演变为“国学热”,同时出现了“陈寅恪热”和“新儒家热”。“后殖民话语”的“威胁”使“汉学”研究和传统文化复兴成为20世纪90年代部分中国人的价值目标,反映了文化民族主义的某种诉求。而且,90年代尚超欣欣向荣,拜金主义盛行,社会重生的丑恶现象与传统道德相悖,这就要求重新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这也是为什么90年代的《围城》风潮中,钱开始了,却持续了很久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正如李泽厚所指出的:“90年代学术时尚的一个特点是‘思想家淡出,学者凸显’。”80年代,思想和意识形态众多,多元文化的碰撞交织成一首极其精彩的时代狂想曲。像钱钟书这样“孤独”的学者,吸引力并不大。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对历史文化的批判突然陷入低谷,强大的市场经济推动了文化的快速转型,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的界限越来越被“后现代主义”的潮流抹平。这一切导致了90年代知识阶层启蒙精神的弱化,在这种背景下,学者被知识界重新重视,金钱真的很热。学者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以潜心研究为价值。钱钟书代表了90年代提倡的学术人格。

这些都是90年代“钱钟书热”凸显的深层次原因。对于另一部分坚持“新批判”立场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明显倾向于看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平衡,要求以批判和现实的方式深入社会事务。这些具有超学术功利利益的知识分子,很难认同“国学热”的思想立场和钱学者“白头著书”的事业。因此,他们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为参照,对钱钟书建构的“人文神话”进行了抨击。针对“钱钟书热”中空洞的赞美和吹捧氛围,一些评论家的预测发人深省:钱钟书可能成为“钱钟书热”的牺牲品。但从“一棒子打死”到“一棍子打死”,学术理性的讨论往往被人身攻击所取代,有些文章完全是商业包装策略,以“批”钱为招牌,哗众取宠,自我炒作。

总的来说,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关于钱钟书的“冷”与“热”议论,是在文化与学术反思与重建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呈现出当代文化语境的多维共生和世俗文化冲击下精英文化的多维分化。无论是“冷”还是“热”,无论是“冷”还是“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力量在起作用,在特定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和动机,代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市场意识形态的不同解读策略。

乐章结尾部

尽管钱钟书一再拒绝被研究和采访,坚持躲在大众视野的背后,但文化和历史的选择并不以他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一个纯粹的学者意外地成为大众传媒和文化市场的热门人物,构成了90年代文化地形图中的一个重要坐标。本该沉寂的金钱之学,也成了堪比“红楼梦”、“鲁迅之学”的“显学”。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钱钟书完成了一个当代“文化昆仑”和“学术精英”的书写:通过媒体和文化市场的介入,演变为大众文化领域的“文化符号”和时尚。并且被意识形态借用,成为90年代不同文化立场和意识形态“话语”的精神资源,在意识形态操纵、媒体引导和商业运作的共同作用下,钱钟书的原型形象被极大地改写和误读。

经过20年的研究,有三个高潮。在钱钟书的《渐行渐远》中,我们可能会意识到,我们对他的认识还是“雾里看花”。而且热潮也在逐渐消失,学社也会逐渐回归本位。对于钱钟书来说,真正的接受应该是跨越藩篱,摩擦经典,进入他的话语空间,将所有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让一个真实的钱钟书漂浮在我们清晰的视野中。

参考资料:

[1]拉伸。普及钱钟书[J]。文学研究,1986,(1)。

[2]王国庆。研究钱钟书、王若势在必行。关于推广“薛倩”的几点看法[J].随笔,1987,(2)。

【3】拉伸。关于紧急研究钱钟书的一封信[J]。随笔,1986,(5)。

[4]温如民。《围城》的三重意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书,1989,(1)。

[5]谢著。生命的困境与生存的勇气——论《围城》的现代性[J]。文学评论,1989,(5)。

[6]胡鹤卿。钱钟书与后结构主义[A]。缪斯的灵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 5。

[7]倪文健。被女人包围的城市和被女人包围的城市[J]。上海文艺理论,1992,(1);舒建华。论钱钟书的文学创作[J]。文学评论,1997,(6)。

[8]李宏彦。智者的心路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9]胡·。钱钟书学术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0]胡鹤卿。真精神的老办法——钱钟书的人本思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1]姜茵。请如实偿还钟书。引自李宏彦和范旭伦。为钱钟书辩护[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12]于杰昆德拉和哈维尔[A]。想要飞翔的翅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金骥。钱钟书与近代西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