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吟诵的历史演变与分布

常州诵经属于吴帝诵经传下来的一脉,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究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吴地唱和,始于战国,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

常州在古代属于武帝。武帝的概念最早源于春秋末期五霸之一的吴国。当时吴国的疆域大致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的太湖流域。狭义的吴地一般指苏南(苏锡常)和浙北(杭嘉湖)。比如《战国策·秦策二》中就有“以诚咏吴音”的描述,可以算是最早的吴语咏物记录。

秦汉以后,虽然“诗”与“歌”分离,但作为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之一的咏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流传下来。即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尚青乐》中,你仍然可以感受到五音和乐府的影响。到了唐宋时期,文人诗词中对“五音”的描写更是屡见不鲜,如“夜眠黄山闻阴十四五音”(李白);“粤调关吹留客调,吴送冷暖杯”(白居易《戏中醉与贾长洲两绝句》);“楚山茱萸月,吴音梨栗舟”(关修《深秋匡山八舟》);“小篆名垂,诗五音对栖霞”(徐铉《送道士去江西》);“吴音不慢,楚语不假”(陈师道《随魏延口国宝场,我得自前二侄韵》);“马蹄又去成风,回望吴吟谢翁”(秦观《汤泉二首》),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明清以来,常州读书风兴盛,文人名士辈出,居东南之首,享有“常州星聚文昌”(袁枚)的美誉。

“五音”的传统在常州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是因为诵经一直是前人惯常的读书方式,读书的兴盛带动了诵经在常州的兴盛。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直到五四时期,吟诵不仅是当地文人创作、交流和欣赏诗歌的常用方式,也是儿童学习古诗词必不可少的入门工具。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白话文和新诗逐渐取代了文言文和旧体诗的历史地位,传统的朗诵艺术逐渐衰落,以至于朗诵成了少数文人掌握的“独一无二”的品种。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方征集和收藏的情况来看,背诵者主要集中在文教界,背诵的内容仍在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历史传承。比起社会上零散的艺术家或爱好者(只背诵绝句),他们掌握的音准丰富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