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苗

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平岗镇涌现出许多仁人志士,其中以苗家树、长子苗泽生、三子苗久瑞最为著名,被称为“苗家三杰”。

据《河南睢县地名志》记载,苗始祖从山西洪洞迁来,在睢县平岗以北2公里的惠济河东岸建楼建村,明初称苗楼。庙楼村的行政管辖范围变化很大。明代属锦衣乡李力刚,清代属平岗社,民国属第三区河堤。新中国成立后,属二区江岸,1958属江岸公社,1965属平岗公社,1984属平岗乡,1986属平岗镇。目前,苗楼村主要居住着苗、张、邵、常、金等民族,人口1.60人。村域呈椭圆形,东西略长,聚落面积17.2万平方米。名人有中央军委政治学院第一军事教研组原主任苗,豫皖苏区原30团政委苗皮等。

乍暖还寒的初冬,笔者第四次驱车前往平岗。在平岗镇党政办主任王德胜和当地文史学者苗家忠的带领下,冒着蒙蒙细雨,踩着泥泞,深入苗楼采访“苗家三杰”的故事。根据县志、党史等相关记载,以及66岁的苗楼村村支书、苗家树之孙苗秦青的精心讲解,可以看到苗家家谱、苗家树、苗子峰故居及墓葬、苗泽生墓葬及相关遗物等。,而“苗三爷”的形象也逐渐丰满、鲜明。

苗嘉树:抗日战死的辛亥革命烈士。

苗嘉淑,字“单博”,号铁锋,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我从小就勤奋好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之风传遍全国。苗家树考上了开封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到穗泉学校当学生。他和主任徐二生先生深入各区、乡、镇推广新式教育,在市内小草寺(今睢县实验小学)办了一所高等小学,随后又办了铁佛寺、庙楼、燕土楼、马庄四所小学。苗家树没有办学经费到处跑,政府没收庙地作为办学经费,侵犯了土豪劣绅的利益。他们威胁苗嘉树,但苗嘉树办学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苗子峰《纪念我父亲被害一周年——苗铁峰》)。苗家树常说:“书还是药,能治愚人。有了知识,青少年才能报效国家。”

辛亥革命前后(1911),苗家树入团。他和他的老师马鞭三,同盟会成员,带头剪掉长辫子,宣传辛亥革命的意义。袁世凯恢复帝制,苗嘉树、马鞭三,同僚杨作裕响应革命党号召,在随县发表了为袁浩文的请愿书(《河南辛亥革命人物苗嘉树传》)。袁世凯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革命党人,三人被拘传,马鞭三被捕入狱,折磨致死,苗、杨远逃亡。苗嘉树伤心地说:“王老师为国为民而死,总有一天我要为老师报仇。”

1926年正月,随县红枪会成立。当时苗家树是全县红枪会的五大头目之一,开展了“打牛打友”的斗争。次年,攻克县城,建立了睢县第一个人民政权——睢县治安委员会。当时军阀吴的营长牛鹏率部至睢县,与劣绅勾结加税加税,敲诈勒索,百姓苦不堪言。苗家枢挺身而出,联络随县有志之士,组织农民抗税捐,并与杜如衡、商议派代表赴洛阳请愿吴。同年,苗嘉树加入中国,成为随县早期党员之一。65438年2月,送长子苗泽生、次子苗子丰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春,北伐军进军河南时,中共党员蒋道忠到商丘执行任务,在商丘县城西郭村被一伙土匪扣押。苗家树闻讯赶来,救出江道忠。后绥县中共党组织被破坏,苗家树与上级失去联系。他去开封积极寻找上级组织。1930,祁县人吴志普在与上级取得联系后,多次前往苗家树。苗嘉树把吴志普安排在平岗集一个晋商开的杂货铺里,开展工作,重建组织(《商丘党史资料选编》第三卷,人物苗铁峰)。同年8月,中共罗先委员会重新成立,苗家树长子苗泽生任书记。

七七事变后,苗嘉树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把买来的几十支枪全部拿出来,支持苗泽生组织了一支80多人的抗日武装,抗击日伪(1989版《随县苗家林传》误记苗家树的名字为苗家林)。1938年8月,中共豫东特委书记沈东平率部在随县南马路口与日军激战后,苗家树亲赴现场将18烈士遗骸运往平岗,并发动群众捐棺安葬在平岗小学东侧广场。1939年6月,苗家树去平岗赶集,走到惠济河桥南端,被事先埋伏好的汉奸刺杀,终年59岁。2009年9月,苗家树被授予商丘市“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30位英雄模范人物”。

苗泽生:参加北伐组织抗日事务。

苗泽生,又名九润,苗家树长子,1901年生。我从小勤奋学习,青年时期就读于随县高级中学和淮阳第二师范。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苗泽生正在淮阳省第二师范上学。他积极参加罢工和示威游行。1926年冬,中共河南区执行委员会派余秀敏到睢县开展农民运动。1927年2月,于秀敏派苗泽生等5名农运骨干参加国共合作时期在五常召开的河南农民武装代表会议(1989版《随县志·人物与苗泽生》)。会上,他听取了毛泽东等人的发言。会后,苗泽生被介绍到云主持的军政训练班。其间,他经常去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课、听报告。1927年3月,经郭介绍加入中国。

1927年4月,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农学院的苗泽生和二哥苗子峰立即报名参加北伐,编入政治部特别政治大队,和苏联顾问鲍罗廷(商丘党史选编第三卷人苗泽生)坐装甲车在驻马店下车。他们肩负起发动群众、做好侦察和应对的任务,回到随县。到家后,苗家树让两兄弟到杜土楼一带向余秀敏汇报,以便与北伐军会合,组织农民武装占领县城。苗泽生和队员们宣传发动,有效配合了北伐军开展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苗泽生打着在家乡教书的幌子从事党的工作。1931年春,在吴志普的领导下,苗泽生、郭、江郎山重新建立了中共睢县委员会。他担任县委书记,领导全县教职工开展了反对国民党教育当局的斗争。1932年秋,苗泽生和江郎山被汉奸出卖,同时被捕。1937年底,苗泽生获释后,在父亲的帮助下,组织抗日武装,以神秘的方式打击日伪军汉奸,先后两次打击驻守河底岭的日军和辛庄寨土匪李朝建。后来,苗泽生领导的抗日武装先后编入吴志普领导的豫东第三抗日游击支队和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游击支队,苗泽生任中队长。1940反扫荡期间,苗泽生是绥圻台农民自卫军团团长。他经常配合绥圻台独立团进行20多次战斗,扮演主力的得力助手角色。后历任绥台大队大队长,中共蒙城县委直属书记、书记,绥台办事处主任。1943再次被抓,逃跑后与当事人失去联系。

1945年,苗泽生、李苏波去商丘做张兰凤的工作,劝张兰凤站在人民一边。此后,他被调到豫皖苏区情报部和豫皖苏区政治部,先后担任情报部主任和军法科长。1948经中原局和河南省委批准重新入党。新中国成立后,苗泽生先后在商丘、开封、周口等地主持民政工作,卓有成效地做了大量实事(周口革命老区苗泽生)。1956年5月,苗泽生出席了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5退伍后,积极为撰写党史、军史提供资料。1988年,死于商丘,葬于故乡苗楼。省市领导为他举行了追悼会,中央军委领导张震、王佑平向他敬献了花圈。

苗久瑞:来自军队基层的驻华大使。

苗家树的第三个儿子苗久瑞。生于1919,妙楼开悟,10岁入平岗,学习成绩突出。受大哥苗泽生和二哥苗子峰的影响,从小就想当兵。考上姬扁中学后,他悄悄报考了黄埔军校洛阳分校,但遭到父亲的反对。高中期间参加河南“一二·九”运动支援北京学生。高中毕业后,恰逢“七七事变”。他去北平参加高考的愿望落空了,只好回到家乡睢县。第二年春天,我去淮阳参加国共合办的特别参谋训练班。

1938年5月,苗久瑞在随县正式加入* * *领导的抗日游击队,隶属于。9月西渡黄河,在西华县港督与彭雪枫、张震率领的靳东支队合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先后任中队长、连长、营教导员(1989版《随县志·人物·苗久瑞》)。新四军东渡黄河时,苗久瑞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游击战到正规战,从童年到淮海战役,渡江,进军西南,解放西藏。在新四军、八路军、解放军服役20年。曾任睢县县委书记、睢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冀鲁豫军区豫东纵队团政委兼第二野战军团政委,由连、营、团级晋升为副师级。后来为了支援西藏建设,他脱下军装,离开了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中共西藏工委秘书长、拉萨市市长、铜陵市市长(《中共睢县党史资料选编》第二卷)。

65438年至0960年5月,苗久瑞调任外交部,历任部党委办公室主任、国内工作部主任、机关党委、监委书记。1971 9月被派往国外,先后任驻巴基斯坦卡拉奇总领事馆总领事、中国驻乍得大使、驻喀麦隆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缪九瑞,驻外大使,随县文史资料第5号)。作为新中国首任驻卡拉奇总领事,苗久瑞为解决如何缩小中喀贸易差距、加强两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非洲担任乍得大使,1978年促成乍得总统马鲁姆访华。李先念副总理与马来西亚举行会谈并发表联合公报。在担任驻喀麦隆大使期间,中喀两国代表团多次互访,CDU政治秘书萨莱克访华并受到李先念副总理的接见。中国派团访问喀麦隆,受到热情接待。他参与了整个过程,以促进中国和喀麦隆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1984 165438+10月离职回国。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为他举行了告别晚宴,并授予他“将军”勋章。回国后,苗久瑞退役,结束了13年的外交生涯。他是《往事追忆——苗久瑞回忆录》的作者。2012年4月,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