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曲艺有哪些传统民间文化?

摘要: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是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长期发展演变而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戏剧是曲艺苑中的一朵奇葩。那么福建这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有哪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呢?除了广为人知的闽剧,你还知道福建的其他传统民间艺术吗?本文将介绍福建著名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福建莆仙戏

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宋时期,在宋杂剧的影响下,福建莆田、仙游等地出现了集歌、舞、咏、演故事于一体的兴化杂剧。明初,兴化杂剧吸收了昆山、益阳、余姚、海盐等地的艺术因素,形成了兴化戏,演出兴化戏。明清时期,这种戏曲形式进一步发展。1954年,杏花戏正式更名为莆仙戏。莆仙戏主要流行于福建莆田、仙游一带,也流行于福建中南部兴化方言区。

莆仙戏的传统剧种有5000多种,其中王魁、张协状元、刘知远、蔡伯杰等剧种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南戏的艺术特色,演出了七天的目连戏明显保留了中国戏曲最初的表演形式。

在莆仙戏的表演体系中,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程序性动作,如抱蛇、跳鸟、扫裙、摸螺、溜七圈等。,有些动作还会留下木偶表演的痕迹。莆仙戏的唱腔结构属于曲牌风格,共有1000多种音乐曲牌,300多种锣鼓经典。

莆仙戏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植根于民间土壤,从宋到清各个历史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戏剧艺术因素,传达了丰富的信息。它是研究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式的“活化石”。此外,莆仙戏还对莆田、仙游地区的民俗、语言、社会心理、生活习惯、文化艺术等产生了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绝。脸书、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国歌剧和其他艺术形式所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减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我毁灭的状态,急需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

2.福建梨园戏

梨园戏起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一起被称为“闽浙之声”,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古代南戏的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传于泉州、漳州、厦门、潮州、广东、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闽南语华侨聚居区。

梨园戏保留了宋元时期南戏的许多剧目、唱腔和表演规则。分为小梨园(七班)和大梨园的《在路上》、《南下》三个学校。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剧目,称为“十八蓬头”,保留了朱文、刘、蔡博一、王魁等25种南戏。梨园戏依然存在于舞台上,基本保留了原生态的戏剧风格。它有一套严格规范的表演形式,基本动作叫“十八步”,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守;梨园戏的音乐保留了南戏鼓、笛、弦伴奏的形式。其唱腔源于晋唐古乐,以泉州调演唱,是一种多词的音乐风格。它仍然使用古老的音乐名称Mokedoule和彩色羽毛。梨园戏用的琵琶是南帕,横着弹,和唐朝的差不多。《弯弯曲曲》是晋代秦的遗作;东晓是唐朝的尺八;打击乐以南鼓(脚鼓)为主,演奏风格独特。

“棚”是梨园戏的传统表演场地。演出前举行“献棚”仪式,向该剧创始人田都元帅致敬,随后开始扮演一角,跳入官位。与一般戏曲舞台上的一桌两椅不同,棚后正后方只布置了长椅子;南宋剧终《眼药酸》在梨园戏中的洁丑业表演中仍可见到。

梨园戏保存了宋元时期戏剧的文献和生活资料,从中可以观察到南戏文化和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从历史文化的意义上说,梨园戏是一座无形的综合性艺术宝库。由于时代的变迁,梨园戏的观众日益减少,使得梨园戏的存在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3.福建闽剧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话演唱和朗诵的戏曲。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并传至台湾省和东南亚。明末益阳话传入闽中,逐渐与当地方言和小调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江湖班唱江湖调,平江班唱江湖和歌。清末,平话班与唱昆曲、徽剧等洋腔洋调的老老班以及在福州唱儒剧的儒生班合并,最终形成闽剧。辛亥革命后,闽剧进入繁荣期,涌现出郑、曾、薛、马涤凡等众多班社,被誉为闽剧梅兰芳。

闽剧传统剧种有1000多种,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演义或古代传说和杂剧。他们有的源于儒家,有的源于江湖阶层,有的源于平江阶层,有的继承于徽州阶层。常见的代表剧目有《连音》、《桃红荔枝》、《紫玉钗》、《女跑腿的骷髅》、《开封府》等。

闽剧的音乐唱腔由洋腔、江湖腔、滑稽腔和小调组成。无论男女,唱歌时都是用自己的声音,特点是高亢、浑厚、质朴、粗犷,也有细腻、温柔。闽剧的唱法强调简单、自然、整齐。同时也注意适当运用咽喉腔、鼻腔、腹腔、胸腔的交替,以增强效果。闽剧曲牌多由益阳调、四平调、徽州调、昆曲演变而来,许多唱腔还保留着益阳调的特点,能帮能“滚”。主要伴奏乐器有横笛、唢呐、头管、二胡、椰树、青鼓、战鼓、锣等。

早期闽剧的脚色只有生、丹、丑三条线。后来吸收了徽班、京班的业务体系,逐渐发展出小生、老学生、武生、青衣、花旦、老聃、大花、二花、三花、糊、尾、杂等“十二尺彩”。演员在表演中重视运用手、眼、身、法、步等基本程序,力求通过人物的外表表现出优美的身材,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闽剧居福建五大剧种之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研究戏曲声腔演变史和福州地方文化发展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在现代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下,闽剧逐渐走向濒危状态,急需抢救和保护。

4.福建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一甲戏、九角戏、大班戏、土班戏,是闽南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福建省和台湾省的闽南语区,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华侨。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只是伴随民乐的即兴古装表演。后来发展成专业戏班,主要演宋江的故事,称为宋江戏。清代中期,宋江戏吸收了其他艺术门类的表演形式,发展成为一种文武合一的和谐剧种。清末吸收了徽剧、昆曲、益阳戏、京剧的艺术因素,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闽南地方戏——高甲戏。

高甲戏的剧目可分为大气剧、绣房剧、丑旦剧三类,以武侠剧、丑旦剧、公案剧居多。它有600多种传统剧目,包括在花房里闹一场,在河东睡觉,切割黄袍,林文生告诉帝国形式,关福松,兴司源柴,,范坡弄,唐二鳖,以及连台剧三国和越传等。高甲戏的乐盘属于南音系,多来自南音和木偶戏,但节奏和旋律有所变化。演员唱歌时用的是自己的声音,浑厚高亢,又不乏清晰细腻的韵脚。高甲戏使用的乐器有两种:子粉乐和武乐乐。乐器以唢呐为主,辅以品箫、东晓、二弦、三弦、琵琶。武乐包括数百种鼓、鼓、锣、钹、铃和小叫,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高甲戏的脚色生意,以前只有生、旦、丑三个生意。后来逐渐增加了净、糊、洋、端、北(净)和杂。在这些台词中,丑是最突出的。丑可分为男丑和女丑,男丑是身无分文的丑。文丑有长衫短衫丑,武丑有师爷丑和缚身丑。丑女有几十种,丑妻、丑媒人、丑媳妇、丑丫鬟。丑的行为艺术丰富多样。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创作设计出丑儿子、丑破布、丑木偶等表演类型。他们模仿不同角色或木偶戏和动物动作的典型行为,以此作为表现角色个性的手段。它们轻松幽默,妙趣横生,夸张而不失实,生活气息浓厚。高甲戏的武术吸收了提线木偶和民间舞狮的技艺,形成了“冷煎锅”、“大碰撞”、“凤凰摇尾巴”等动作,独具特色。高甲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独树一帜的剧种,是闽南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

5.福建平南的萍萍戏

屏南平朔戏是用福建汉族方言唱戏的高腔剧种。是福建特有的地方剧种。发源于屏南,流传于宁德、福州一带。可以说是闽剧的前辈之一。Pingstorytelling剧多吸收当地民间俚语,表演多表现爱情、婚姻、工作生活,深受群众欢迎。2008年6月,平南平朔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屏南平朔戏是闽剧的前身之一,由明末清初流行于闽东的“陀故事”(又称“肩棚”)表演艺术演变而来。它形成于清初,兴盛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发源于福建平南,流行于闽东北、福州一带。它用当地的方言演唱,像说话一样朴实无华,因此得名。据调查,自清初以来,屏南县有115个村举行过评花戏。从平塘戏在屏南的发展来看,福建平塘戏的发源地是屏南。龙脊坪讲学班始建于康熙年间,其前身是由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俊、平南龙岗村庄主张在谋划反清复明时引入的“江湖班”逐步发展而来。明末,著名的萍萍剧种张丹·申智,20岁成名,30岁成名。被后人称为“萍萍戏曲大师”,从龙脊坪讲学班出道。

1984在平南汤口镇龙源村一位名叫陆的老艺术家家中,发现了两箱清代嘉庆年间龙源平在该村讲学时遗留下来的服饰,包括活人、旦、净、末字所穿的礼服、头巾、帽盔等31件,刺绣精美,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福建发现的数量最多的有明确年代记录的古代服饰。

“东山岗,班平,后门山筑戏台,夫去戏台,妇管田山。他们在6月4日和8月3日进行了比赛。”从当地汉族人流传的歌谣中可以看出,平南的萍萍戏正处于全盛时期。清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平朔戏开始与儒剧、江湖剧结合,俗称“三河戏”,形成了今天闽剧的雏形。

平南平朔是一个有400年历史的汉剧。作为闽剧的前身,屏南平朔戏的主要特点是所有的道白歌都用福州话,前台唱,后台帮,就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一人说,众人答”的汉族民间唱法形式,就像山歌、秧歌一样。

平南平朔戏唱腔源于闽东北汉族民歌,由“柴派”和“苏派”组成。属于一盘腔,“一人唱,众人和”。一般上下句结构重复,适合叙事、抒情、哭诉、哀求。咏叹调的旋律为五声音阶,羽调式最多,其次为徽、尚。板型是瞥板,散板用“鞘板”打拍子,多字多助。江湖调由福建东北民间演变而来,融合了四平、徽州、乱弹和_ _,适合大型叙事。汉族民歌包括本地民歌和以方言为主的外来民歌,旋律优美,多用于歌舞场面。其他的zazas由外国歌剧的曲调组成,如随机播放和梆子。唱歌的时候,前台一个人唱,后台大家帮忙。每句话中间有两三个带“唉”的感叹词,后三个字多由后台演员辅助。

平南平朔戏曲音乐属于高音体系,由益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分为平朔、江湖、小调和其他杂歌。用闽东北或福州方言演唱,平实易懂,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