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的植物学历史
甘薯最早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后由西班牙人带到菲律宾等国。红薯在明末万历年间首次传入中国,分三路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一般认为甘薯是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传入中国的。明代,在吕宋(菲律宾)经商多年的福建长乐人陈震龙和他的儿子陈经纶,看到当地有一种块根作物叫“红薯”,它“大如拳头,皮猩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用,产量高,耐瘠薄”。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震龙决定将红薯引入中国。1593年,菲律宾受西班牙殖民统治,视红薯为舶来品。经过精心策划,陈震龙“把土豆藤拧进打水绳”,在绳面抹上污泥。1593初夏,他巧妙地躲过了殖民检查站的检查,“渡海”了。航行七天,农历五月下旬返回福建厦门。红薯之所以叫“地瓜”,是因为它来自国外。陈对甘薯的介绍,在徐光启的《农政志》和谭谦的《杂枣》中都有论述。
甘薯传入中国后,表现出适应性强、不占土地的优良特性,产量高,“亩产几十石,比种谷好20倍”。再加上“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根,熟食如蜂蜜,味如菱角”,所以能迅速传到内地。十七世纪初,江南发生严重水灾,庄稼歉收,饥民流离失所。当时,我国近代第一流科学家徐光启因为父亲去世,正在上海生活。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红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于是从福建引进到上海,再传到江苏,收成很好。
陈震龙的第五孙陈传贵在康熙初年将红薯引入浙江,其子陈世元带着几个晚辈到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说他们种植红薯。据记述,陈世元在山东胶州古镇教种红薯时,亲自整地育苗,剪藤剪枝,秋天收割,得了不少土豆,于是广为流传,竞相种植。红薯很快在华北推广开来。
乾隆年间,很多地方都是政府种的。在直隶,皇帝更是“鼓励在直隶种植”。由于政府和公众的积极推动,甘薯很快在全国广泛传播,成为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红薯1733传到四川,1735传到云南,1752传到贵州。从此,红薯的踪迹遍布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