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矿业集团总医院的历史沿革
1946初期,矿工医院与第四野战军后方医院合作,昼夜抢救伤员。1947年,中国医科大学迁至鹤岗,成立兴山医科大学。矿工医院作为其附属医院,为培养医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实习基地。
1959医院更名为中心医院,1963改为矿务局职工医院,升格为处级医院。1979企业重组期间,职工医院更名为矿务局总医院。到1984,总医院有妇幼、结核、瘫痪三个医院。医务人员由解放初期的98人增加到602人,床位由105张增加到628张,建筑面积由5560㎡增加到24569㎡。医院逐步完善了内科、外科、医技、中医科、儿科、妇产科六个科室,设立了病理、神经内科、感染性疾病等专科。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医疗、护理、预防、科研全面发展,进入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医院行列。
2000年7月,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通了远程会诊网站。2005年6月5438+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国家安监总局矿山医疗救援中心鹤岗分中心成立。20年来,医院先后引进CT、彩超、碎石机、血液透析机、电子胃镜、肠镜等万元设备324台套。随着技术含量的增加,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人才的培养、竞争、重用,医院20年来投入教育培训经费400多万元,350多人到上海、北京等大医院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