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妓女”
一个是旧社会妓女是最卑微的职业,大多是穷人家的女儿,过不上日子。穷人当然不会穿得很好,一定是衣衫褴褛。但是,既然从事这个职业,当然不能太邋遢太穷,要尽量打扮得“光鲜亮丽”。否则,没有任何业务,你可能无法生存。古代人朴素,可以借衣服穿,但有“借衣服不借鞋”的传统和规矩。所以,虽然这些最穷的妓女上面的衣服可能还过得去,但是脚下的鞋子却非常破旧。所以很久以后,我就用“娼妓”这个词来指代和称呼这个特殊的人群。
另一种说法是,在古代,北京八大胡同的妓院大多挂着绣花鞋。这就好比酒店里的酒旗,商店里的招牌以及现在的商标和广告,为了招揽生意。这鞋刚开始可能是新的,但是时间长了,很快就会磨破磨破,主人也懒得换了。因此,人们把从事这一职业的女性称为“娼妓”。
以上两种说法都很形象。但我觉得这都是对下层妓院或者从事这个职业的最底层女性的蔑称。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苏小小、李、董小宛、刘、肖凤仙被骂“破鞋”。职业性质都一样,为什么叫不一样?可能这是因为水平高吧。
其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都不乏这种现象——人和事都不是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的。网上不是说“普通人骚扰女人叫流氓,名人骚扰女人叫多情”,“名人没有实现的目标叫夙愿,凡人没有实现的目标叫野心”等等吗?
这些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改变,会长期存在。既然不平等,那就一定有不平等的原因,包括它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有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也就是有没有正能量。形式就是它的等级。高级妓院金碧辉煌,从业人员琴棋书画、诗词酒茶样样精通,拿得起放得下。当然,前期投入了很多精力,也有投资。内容是她的眼光,她的修养,她的性格,她的经历,她的成就。如果没有刘,钱的晚年将是一团乱麻,一生的名声也将大大消磨;而小凤仙对蔡锷的营救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另一些人,即使不能说有什么成就,但才华一流,与名人的名字挂钩,甚至有传世之作。所以,我认为承认这种不平等,但又接受它,是一种相对正确的态度。
综上所述,社会上的很多不平等现象也应该这样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