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纱的历史演变

1900~1919(台湾省早期殖民时期)

在清代,台湾省的正式结婚礼服,妇女通过一个“冠袍”;至于新郎,则以“长袍马褂”或官服为主。日据时期,台湾省人没有受到殖民文化的深刻影响,仍然保持着自己原有的中国传统服饰。到日据中期,由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追求西化的努力逐渐成熟,加上台湾省西化的影响,新郎换上西式的黑色礼服和帽子,新娘换上及膝的礼服或裙子?满地的白色西式礼服被“红面纱”换成了“白纱”,手捧鲜花不仅在风格上完全西化,在色彩上也颠覆了传统的喜庆色系。

1919~1937(台湾省殖民时期)

这一时期的新娘礼服以“汉服”为主,但家境富裕的新娘穿西式白纱礼服,新娘手捧鲜花成为一种潮流。至于新郎婚纱的款式,除了少数穿中国“台省衫”的,大部分都穿西装,有的还会戴白手套和帽子。

1937~1945(台湾省最后一个殖民时期)

这个时期是战时,日本政府在争取军援,一切以简单为原则。这时候女人穿改良的衣服当婚纱;也有人用简单的连衣裙当连衣裙。至于新郎的礼服,西装除外;有些人穿“国服”或军装作为礼服。

1950s

在1950年代的台湾省,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渐改善,台湾省的人们逐渐更加重视婚纱。此时,除了烫发和卷发的流行,女性在着装上也开始学习西方时尚。比如当时流行的连体式或拼色连衣裙、新西式婚纱,都是西方时装带动下的流行款式。

1970~1980

1970年代后期,国外知名时装品牌开始进入台湾省。在这种形势下,在1980年代,由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海外观光大大增加,以及用外国品牌来彰显个人地位的观念的盛行,知名的外国时尚品牌更广泛地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1990s

1990年代台湾省服装服饰的发展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深度西化,2。世界的国际化,和3。多元文化,表现出一种以重视高级时尚为特征的着装习惯;这一时期,国内的新娘礼服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也表现出更加丰富和性感。中国人开始设计自己的婚纱,更符合东方女性的身材曲线,并在婚纱中加入了中国元素。萧山青的旗袍婚纱在白纱的基础上增加了旗袍设计,创造了一种新的婚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