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白(巴)
白族,* * *人口654.38+0.6万,其中云南654.38+0.34万,这654.38+0.34万人口中80%以上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剩下的20%的白族分散在昆明、元江、丽江、兰坪等地。
白族人自称百子、白族、白族、白人。白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公元前二世纪与中原汉族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现在它的习俗和汉族有一部分相同。
白族用汉字书写,但也有自己的语言,书写艺术丰富多彩。如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王富运”、“蛇骨塔”;乐舞有《曲》、《白调》、《霸王鞭》等。白族文化水平较高,各类人才辈出。白族民居的“三坊一墙”和“四进五出”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龙腾龙腾而闻名。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大理白族男子多穿白色双排扣衣服和黑色立领上衣,海东白族男子则穿皮制立领上衣,或皮衣,或绸缎,俗称“三滴小”,腰间系腰带或绣花肚兜,下穿蓝色或黑色裤子。女装因地而异。在大理,妇女大多穿着白大褂、红马甲或浅色大衣,配以黑色丝绒衣领、绣花短腰、蓝色宽裤和绣花“白鞋”。
哈尼族
哈尼族654.38+0.25万余人,其中云南654.38+0.24万余人。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生活在红河和澜沧江中间的哀牢山区。其族源与隋唐时期的和谐有关,包括哈尼族、胡尼族、布都族、比约族、卡多族和雅尼族。他说有20多个种,建国后统称为哈尼族。哈尼族历史悠久,早期相当于彝族和拉祜族,起源于古代羌族。隋唐时期,哈尼族和彝族的祖先也被称为“乌蛮”。哈尼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至今仍是村寨的普遍习俗。
哈尼族服饰多为黑蓝色,带彩色花边。男人经常穿双排扣的夹克和裤子,裹着黑色或白色的布,老人喜欢戴帽子。年轻女性爱用银链、银币、银泡做胸针。哈尼族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彩,但因有语言无文字,部分已失传。哈尼族热爱音乐,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平时也喜欢随身携带乐器。
在盛大的传统节日里,哈尼族男女载歌载舞、摔跤、碾秋、射弩,热闹非凡。春节时,家家户户把酒席摆在街上,餐桌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喝“街酒”庆祝春节。表现了哈尼族人民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戴
傣族人口1.62万多,其中云南1.01.4万。傣族是云南特有的一个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沃土坝上。他们主要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少数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平、双江等30多个县区。傣族可以分为水岱、汉傣和花腰傣。傣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以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著称,音乐、舞蹈、民歌、民间故事等充满民族特色,影响广泛。
傣族村寨大多临江湖,一般家家户户都有一间竹楼,四周有竹篱,果树和竹子环绕,环境十分优美。傣族人性格温和,爱唱歌跳舞。有人说傣族妇女的服饰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五彩斑斓,美得像只骄傲的孔雀。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短袖和裙子,以充分展示她们苗条的身材。上面穿着一件百色或猩红色的内衣,是一件圆领窄袖的紧身上衣。胸大胸双,有浅黄、浅绿、白色、天蓝色等多种颜色。很多人也喜欢用肉色的材料缝制。不仔细看,是看不出袖子的。前后裙刚好齐腰高,紧紧裹住身体,用一条银色的带子把短袖和裙子系在一起,裙子长到脚背。腰部纤细小巧,下摆宽大。
傣族妇女的这种服装充分展示了妇女的胸、腰、臀之美,柔软、鲜艳、活泼的面料会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傣族男子一般穿无领双排扣或大排扣小袖衫、长袖长裤,以白布、蓝布或绛布为头,有的戴花呢毛笔帽,显得潇洒。傣族人,无论男女,出门时总喜欢在肩上背着一个用织锦做成的单肩包(管手帕)。挎包色彩鲜艳,款式简单,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多样,生动逼真。每个图案都包含特定的内容,如:红色和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预示好运;大象图案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生活,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傈僳族
傈僳族自称“傈僳族”。“傈僳族”是这个民族的名称,意为“高贵”。“傈僳族”一般指汉语中记载的栗、栗洗、傈僳族、傈僳族。按照傈僳族长辈的解释,傈僳族的意思是“四”,傈僳族的意思是“人”,傈僳族的意思是“老四”。“傈僳族”这个词是傈僳族的音译。传说古代有兄弟七人,老大是汉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老四是傈僳族...
彝族的服饰优雅、美丽、大方。来自不同地区的女性因着装颜色的不同而被称为白女人、黑女人和花女人。白人女性一般穿右手衬衫,素色白色亚麻连衣裙,白色颜料珠;黑人女性大多穿右撇子衬衫配裤子,小蛮腰,黑布包,耳环像小珊瑚。花花女喜欢穿彩色镶边的双排扣马甲,配以彩色贝壳装饰的拖地长裙,裹着碎花布的围巾,戴着大铜环或银环的耳环,摇曳多姿。
彝族的男装最早模仿喜鹊的颜色和样式,称为喜鹊服。上衣是亚麻上衣,黑色齐膝长裤,黑色布包在头上。大多数佤族男子喜欢在腰间系一条羊毛丝带,用皮革制作箭袋和弯刀扛在肩上。
退伍军人事务部
佤族* * *人口351,000,其中云南34.7万。佤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沧源、西盟、孟连、澜沧、耿马、镇康、双江等县。佤族的先民是先秦时期白濮民族的一个分支,在唐代被称为“王曼”、“王耔”、“王外禹”。明代称“吉刺”、“哈刺”;清初称之为“卡瓦”。该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瓦奔分支,有四种方言。佤族民间文学丰富而优美,沧源岩画非常有名,是佤族艺术的瑰宝。
佤族擅长雕刻。在佤族村落里,到处都可以雕刻人物或动物。佤族崇拜红黑,服饰多以黑色为质,以红色为饰,基本保留了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锡盟地区的男人用黑布或红布裹头,背上穿无领上衣,裤子短而宽,喜欢赤脚。男青年佩戴长刀、结实的竹藤环、银箍、背带,显得威风凛凛。他们喜欢装饰,戴着又大又圆的耳钉、银手镯和银链子。
佤族妇女通常留长发,用银发带装饰。披肩的长发常夹在马尾网里,发网用银珠装饰。女子穿着黑红相间的裙子,短外套,裸露胸部,无领,双排扣,短袖。裙子长及膝盖,通常是红色背景和黑白绿色条纹。耳朵上挂着的大银耳环,配一至三个银戒指,两三个银项圈和一些彩色珠子,还有两三条鸟骨或贝壳做的项链,五颜六色,特别耀眼。裸露的腰上缠着几个竹圈和藤圈,染成红色或黑色,有的还刻着许多花纹。胳膊上戴两三个竹环银环,手腕上戴两个银镯子,小腿上绕竹藤圈。
佤族人热情好客,客人之间以水敬酒。佤族男女一般都有纹身。男人常常在胸前、背上、四肢上画花鸟、牛、虎,女人则在胳膊和腿上画各种形状的花草。佤族也喜欢唱歌跳舞,常见的舞蹈有“圈舞”、“发舞”、“春稻舞”。逢年过节,佤族会聚在一起独立唱歌跳舞三天。他们演唱的曲调很多,主要有以调为主的哀歌,以何调为主的喜歌,以芦笙调为主的喜歌,并根据不同的场合演唱不同的曲调。
拉祜族人
拉祜族历史悠久,历史传说丰富。传说拉祜族的祖先过去过着狩猎生活。为了追逐一头跑进南方密林的马鹿,他们找到了一片水草茂盛的草原,开始从北向南迁徙。其服饰既有早期北方游牧文化的特征,又有现代南方农耕文化的特征,也反映了这一历史文化变迁。据考证,拉祜族起源于古代边强体系,属于古代边强的一支。他们生活在青海湖流域,早期过着游牧生活。春秋战国时期,莒族迁居云南。有人认为,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游牧在滇西洱海地区的“昆”或“昆属”可能是包括拉祜族在内的一些彝语民族的祖先。当时“昆明”人还处于“无君”的原始社会,过着以氏族为单位的狩猎生活。历史上,拉祜族以善于猎虎著称。在巍峨的哀牢山和一望无际的山区,无数绿色的草坪坡地是它们漫游游牧的地方。
拉祜族的服饰美观、宽松、大方,富有民族特色。黑色服装是拉祜族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服饰大多以黑布为底色,用彩色线条和彩布装饰各种花边图案,再镶嵌白色银泡,使整体色彩深邃,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美感。拉祜族男子穿无领右开衬衫和裤腿的宽裤子,裹着黑色头巾。年轻人也应该穿一件黑面白里的夹克。有的头上戴着帽子,有的裹着黑布。这顶帽子由6-8块蓝色和黑色的三角形布料制成。下缘镶嵌蓝布或黑边,帽顶饰以彩线。女装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右翻领的黑色长袍,侧边在腰部水平开叉,长袍的脚一直到脚面。长袍的裤裆、下摆、袖口镶嵌着红白黄的几何图案,沿领、翻领镶嵌着数十个银泡泡,下穿斜裆黑裤。另一种是上衣配小开衫,几乎像双开衫,下摆有条纹布,无领,小袖口,齐腰,筒裙。上身衬着白色汗衫,上衣露在裙子上。用黑布包裹或绣有线钉的各种头巾。穿裤子的女人冬天一般会在腿上套绣花打底裤。女人习惯戴银耳环和银手镯。在与汉族、傣族接触较多的地方,拉祜族男女也喜欢穿汉族、傣族的衣服。?
纳西语
纳西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大部分生活在滇西北丽江,其余分布在云南其他县市,四川盐源、盐边、木里县,少数分布在西藏芒康县。纳西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纳西族在文学艺术上独树一帜,其诗歌、绘画、雕塑、音乐、舞蹈艺术闻名于世。纳西族的宗族组织无处不在,是一个居住程度很高的民族。泸沽湖地区那日人的宗族组织保持着较为古老的特征,纳西族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景颇
景颇族现有人口654.38+0.2万,云南现有人口654.38+0.654.38+0.8万。景颇族是云南特有的一个民族,主要生活在德宏州各县山区和怒江州泸水县匹古岗地区,少数散居在腾冲、耿马、澜沧等县。景颇族有景颇族、高日族、孟优族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颇语和扎瓦语。根据这个民族的历史传说,景颇族的先民最早生活在青藏高原,约1000年前从金沙江、怒江南迁,17世纪后逐渐定居在缅北和德宏。景颇族以勇敢和坚韧著称。他们非常重视自己民族的团结。
景颇族男子喜欢穿白色或黑色的双排扣圆领衬衫,头戴头巾,上面有花边图案和彩色的小绒珠,外出时经常佩戴大刀和管手帕。女人穿黑色双排扣,黑色和红色的编织裙子和裹腿。女人打扮时,身前、背上、肩上有许多银泡和银片,脖子上挂着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或铃铛,耳朵上戴着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管,手上戴着一两副粗雕银镯子。女人佩戴的银饰越多,就越有能力,越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