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家是:
冼星海生于1905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十一),祖籍广东番禺。他的父亲冼希泰是个船夫,出生时就去世了。他的母亲黄素影是一个农村妇女。冼星海从小就靠爷爷生活。当他六岁时,他的祖父去世了。他随母亲到了南阳,到一所旧学校学习四书五经。之后我转学到英国人办的英语学校学习英语。十一岁时,我转学到一所华侨办的高等小学,读了两年,回到广东,进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上了大学。为了谋生,我一直在做兼职。
1924年,冼星海完成学业,当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师和岭南大学。
冼星海
音乐老师。二十一岁赴北京学习北大音乐学院所学的理论和小提琴,并在北大图书馆任助理员。次年,赴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929年离开国立音乐学院,加入田汉组织的南国戏剧社。
1930年,25岁的冼星海出国到法国巴黎,师从奥博多佛学习小提琴。在巴黎六年,他就读于法国国立巴黎音乐学院和文森特·迪(Vincent d''Indy)创办的音乐学院,在一家餐厅、一家美甲店和一家咖啡店做杂工和音乐家。他早期的作品,如《风》(三重奏),显然受到了他那些年追随的保罗·杜卡和丹迪的影响。
冼星海于1935年夏末回国,改变创作方向,参加风起云涌的国防音乐运动,开始创作第一交响曲,供职于百代唱片公司。但很快因与公司意见不合而辞职,调到新华电影公司担任《壮志凌云》、《午夜歌声》、《青春进行曲》的音乐总监。
1937年,冼星海创作并配音了《日出》《雷雨》等剧。“八·一三事变”后,加入上海救亡剧二队,到浙江、河南、湖北宣传。年底留在武汉,在军委政治部三厅工作。与张舒等人共同主持武汉抗战音乐运动。次年11月,三馆工作受阻,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1937年初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合唱》和《锡盟合唱》。
1940年5月,冼星海离开延安前往苏联学习音乐。1945年4月,因病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中国狂想曲》,10月30日在莫斯科逝世,享年40岁。冼星海在苏联的最后五年里,完成了许多器乐作品,包括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第二交响曲《圣战》、第一管弦乐组曲《后方》、第二管弦乐组曲《抒情》、第三组曲《莱尔》、第四组曲《红河》、第三交响曲《中国的生活》和《中国舞曲》。
词作家:
广蔚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华县(今老河口市)人,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多产作家。1913 165438+10月1。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 * *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他以89岁高龄当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师。
作品有:《戏剧的现实主义》(1957)、《文艺论争》(1958)、《风雨谈》(1982)。建国以来,五月花(1960)已出版,* * *收录作者解放前后代表作30余部,包括《屈原》、《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著名作品。未收录的作品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1976》,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队》等歌词《五月的花》,黄河大合唱歌词,散文集《风雨谈》、《少年谈》、《戏剧选》、《江海日记》、《向阳日记》、《等》。
1929年加入中国* * *生产党,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而失去党的组织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他一直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花》,歌颂抗日爱国者,反对卖国投降。歌中唱道,“五月花开遍袁野。/花盖仁人血。/为了拯救这个垂死的民族,/他们顽强地与日本人作战。..... "晏殊的诗被谱曲后,以其深沉的悲愤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为传唱。1937重新加入中国* * *产党。1938年,他的《街头剧集》出版。1939 65438+10月,带领抗敌戏剧第三队从山西抗日游击区到延安。同年3月,到达延安后,在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写下《黄河颂》(初一下学期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第六课)。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后,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从此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套诗,气势磅礴,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画卷。它反映了人民前所未有的觉醒,显示了强大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精美。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奔跑的意象,铸就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同时,由于诗人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诗歌表现手法,诗歌组节奏明快,语言简练。诗人1939去延安后,创作了更大的一组诗歌《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 *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歌,黄河颂,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外,黄河对口歌,黄河歌谣,黄河怨,保卫黄河吼,黄河。诗中瑰丽的想象和现实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歌颂了苦难和斗争,描绘了黄河的意象,反映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真实情景。由冼星海作曲后,风靡全国。冼星海称赞它“充满了美感、现实主义、怨恨和悲壮的情感,让没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同感。歌词本身已经试图描述几千年来黄河的历史。光伟然65438-0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写了长篇叙事诗《屈原》,以白色恐怖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被迫离开缅甸,联合海外华人文化界和海外华人青年从事反法西斯文化活动。他于1942年回到云南,并于1943年3月至1944年9月,根据流行民歌创作了长篇叙事诗《阿西人之歌》,同时创作了长篇抒情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伟然与李公朴、闻一多一起参加云南的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1945年被国民党政府迫害,离开昆明。次年从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学艺术学院主持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戏剧》、《文学报》、《人民文学》主编。光伟然自建国以来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工作。
活动。先后担任《电影剧本》、《文怡报》、《人民文学》主编,并以署名撰写了大量文艺评论。这些文章论证严谨,风格洒脱,面对重大文艺现象敢于发表意见。他们就历史剧和神话剧的反历史主义倾向、传统戏曲传承中的现实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撰文,积极探讨新诗创作,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新诗创作的繁荣。
2月30日,1984,1984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作了题为《社会主义文学大踏步前进》的主题报告。著有散文集《戏剧中的现实主义》(1957)、《文学辩论集》(1958)、《风雨谈》(1982)。
建国以来,五月花(1960)已出版,* * *收录作者解放前后代表作30余部,包括《屈原》、《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著名作品。其他未收录的作品还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1976》和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光明诗充满激情和磅礴气势,善于用华丽的意象包容一个艰难而突发的时代洪流。
光伟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当选为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此段落
5.故事背后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最为人熟知的作品。音乐诞生在抗战前最惨烈的一天,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伟然(原名张光年)随抗敌戏剧三队撤退,途经黄河,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次年一月到达延安,酝酿已久的诗意爆发,写成黄河诗章,除夕作朗诵演出。当时,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担任音乐系系主任的冼星海在朗诵发生之前就被深深打动了。在一个小山洞里,他一连写了六天。同年3月31日竣工。4月13日,邬析零在陕北人民大会堂指挥了第三支抗日队伍的首演,5月11日,冼星海指挥了鲁迅表演队的演出。
如今已成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作曲家李焕之回忆起他在延安演出《黄河大合唱》,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边区,组建一支完整的乐队是不可能的。那时候所有的乐器都尽量用,除了三四把小提琴,就是二胡,三弦,笛子,七弦琴,打击乐器。如果你没有乐谱架,用木板做乐谱架。如果你没有低音乐器,那就自己做。看乐队的右角,有一种新的“武器”,是由汽油鼓改造而成的低音胡琴。它发出铿锵有力的金属声,唱出了黄河的壮美。再看看这个新“武器”的侧面。它是一种新的“武器”。那是一个大搪瓷缸,里面放着十几二十个吃饭用的勺子。《黄河船夫歌》朗诵时,“那就听!”刚一唱完,指挥就挥动手臂,这种新的打击乐器发出“咣当”声,与管弦乐和锣鼓相呼应,配合合唱队的“咳,桨!" ..... ",衬托出马奔腾的趋势。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分为八个乐章。编剧:光伟然,作曲:冼海星。作品展现了抗日战争时代中国人民的苦难和顽强斗争,也展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为背景,展现了黄河岸边发生的事情,以此启迪人们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整个中国。作品气势磅礴,色调清新,古朴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后世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当年的黄河大合唱第一场演出分八段,但不知何故他用了三弦伴奏,人声朗诵的《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第三段经常被省略。据说是因为战时很难找到能胜任这种朗诵的演员,所以省略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惯例。在创作技法上,冼星海运用了西方的“大合唱”形式和合唱、和声写作技巧,创作了《黄河》。就题材而言,对现实和人民生活进行了艺术化的塑造,使《黄河大合唱》成为具有中国风、中国气派和时代感的艺术作品。90年代的今天,与半个世纪前黄河的诞生时间和生活背景完全不同,但这部作品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启发依然存在,每次听来依然令人振奋。就是这个原因。
或许在今天,我们重温冼星海1943年至1945年在苏联写的《创作笔记》,会对这部作品的鉴赏有更深的理解。
“这首合唱曲写于1939年3月26日,完成于3月31日。写于陕北抗日根据地延安鲁迅艺术院。跨时剧第三队来延。光伟然同志写了《黄河》的歌词,交给我配乐。写完后,由第三队邬析零指挥,于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首次演出。随后在5月11日和12日举行了两次陆毅周年晚会,受到延安各界的好评。
后来在延安有大聚会,如迎接周副主席、朱总司令、邓宝珊将军、茅盾、沈志远和蒙古的代表,以及国民政府的调查团、慰问团、西北摄影团,都是以《黄河大合唱》为中心。这首歌是在鲁迅艺术学院(艺鹭旧址)的一个小山洞里写的。对于第三支队伍的离开,我用了五六天的时间写了配乐和副歌。因为这个合唱团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都是到处受欢迎的,所以我早就有兴趣作为五线谱来写,最好有交响乐团来为合唱团伴奏,但是我忙于教育事务和创作,所以暂时写不出来。但在1941年春天,我顺利完成了。这种配器方法在欧美等国家都可以采用,比以前的记谱法更国际化,但同时这部作品是民族形式,有递进的技巧。
这个合唱团是我在延安演出时反复指挥的,合唱团从100人增加到500人,有20多个乐队,多使用中国乐器。观众席几乎撑不住,声音很远都能听到。
我还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告诉我,无论是重庆还是国内的报纸,都提到《黄河大合唱》是抗战时期新音乐的开山之作。1940年夏天我在安办事处时,小三告诉我,他的妻子在莫斯科看到一份英文报纸报道我和《黄河大合唱》。苏联著名记者、摄影师卡尔斯·盖特1940年在莫斯科出版的《国际文学》和《旗帜》上撰文,其中也有关于我和《黄河大合唱》的评论。我当然不会满足于此。特别是有一天,鲁艺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吴同志说,我的努力和《黄河大合唱》获得了国际赞誉。听了这些,我开始觉得惭愧,因为这些年来我想创作的作品,一方面要有成果,另一方面要简洁。《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我会加倍努力,为伟大的中华民族贡献我的精力和心血。我渐渐惭愧自己的文笔不够好,不够人民!
于是我写了第一交响曲《民族解放》等作品,但我会写到最后一口气。我从未忘记,丹在83岁去世前告诉我们,他想写作,仍然想完成他关于理查德·瓦格纳的文章!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在七十三岁时仍想学习俄语,因为他发现了俄罗斯文学的宝藏。贝多芬死的时候说‘我只是写了几个音符……’我是什么?和他们比起来,差多了。你不更加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