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光是怎么来的?

x射线的发现

1895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Ntgen)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的气体放电现象时,使用带有两个金属电极(一个叫阳极,一个叫阴极)的密封玻璃管,在电极两端施加数万伏的高压电,用抽气器将玻璃管中的空气抽出。为了遮住高压放电时的光(一种弧光灯),玻璃管上垫了一层黑纸板。他在暗室里做这个实验时,偶然发现一张浸过氰化钡铂溶液的纸板在离玻璃管两米远的地方发出明亮的荧光。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厚达2000页左右的纸板、木板、衣服、书籍都无法阻挡这种荧光。更令人惊讶的是,当我用手去够这个荧光纸板时,我看到纸板上有手骨的图像。

当时伦琴认定这是一种人眼看不到,但能穿透物体的射线。因为无法解释其原理,不知道其性质,所以借用了数学中代表未知的“X”作为代号,称为“X射线”(或简称X射线或X射线)。这就是X射线的发现和名称的由来。这个名字一直延续至今。为了纪念伦琴的这一伟大发现,后人将其命名为伦琴射线。

X射线的发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为自然科学和医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正因如此,伦琴在1901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总是在发展的。经过伦琴和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复实践和研究,X射线的本质逐渐被揭示,并证明它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极大的电磁波。它的波长比可见光短(约0.001 ~ 100 nm,医学上用的X射线的波长约为0.001。0.1 nm),其光子能量比可见光大几万到几十万倍。所以X射线除了可见光的一般性质外,还有自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