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承认西夏为国的?

宋朝和西夏之间有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都以宋朝的失败和西夏的胜利而告终。自宋真宗以来,宋朝形成了积贫积弱的状态。到了宋仁宗和宋英宗,整个国家就更宽容了,内忧外患,国防空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宋朝被迫在本质上承认西夏政权的存在。

公元1038年,30岁的元昊在兴庆府公开称帝,改天赐延元年,宣告西夏国正式成立。宋廷对元昊公开自称皇帝极为愤怒,因为在宋朝的君主和大臣们看来,元昊和他的西夏政权是宋朝的一个政权,宋朝皇帝是这个政权的唯一君主。元昊公开称帝是典型的僭越谋反,宋朝是绝对不会承认所谓的大夏国和所谓的大夏皇帝的。

鉴于宋朝对西夏的敌视和不承认的态度,以及元昊对宋朝土地的野心,元昊先后发动了三川口战役、濠水川战役和定军寨战役。战争的结果是西夏赢了三战,宋朝输了三战。接连的失败让宋朝无可奈何。对西夏的战争让宋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损失惨重。宋朝不仅失去了大片领土,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西夏每年的“赏赐”增加了宋朝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宋朝的内部矛盾。

元昊统治下的西夏虽然大获全胜,但也损失惨重:国内物价飞涨,居民死伤无数。后方的吐蕃也趁元昊攻宋之机,大肆劫掠。于是宋朝和西夏在这种情况下签订了和约,和约的内容无非是元昊取消皇帝名,宋朝给西夏旧币。但元昊所谓的取消皇帝名,只是对外取消。在西夏,元昊仍然称皇帝,使用自己独立的年号,与皇帝无异。宋朝对此心知肚明,但因为不能灭西夏,只能装聋作哑,默认了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