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的服装厂
25岁,对人生来说是青春活力的年纪,对立志打造百年老厂的企业来说也是大好时机。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宁波雅戈尔集团,在25年的历程中,书写了中国乃至世界服装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万元起步到净资产40多亿元,创造了20年的奇迹。
1979,宁波市鄞州区(当时叫鄞县)石镇成立青年服装厂。是工厂,其实只是住在舞台地下室的原始小作坊。用2万元买了几台家用缝纫机,用于安置知青。尺子、剪刀、凳子都是员工带来的,主要是给其他工厂加工背心、短裤、袖子。
第二年年初,在父亲的右派帽子里长大,15年从上海被送到鄞县务农的李如成,被安置在一个青年工厂里。先是拉板车运砖当苦力,后被任命为切割组长。就在小厂面临危机的时候,李如成远赴东北接手了12吨面料的加工业务,让小厂起死回生。从那以后,李如成逐渐显示出他的管理才能,最后被工人们推上了厂长的位置。
1983,当李如成得知上海大熊猫开开衬衫公司要找加工点时,他真的很感动:大熊猫开开是上海有名的厂家,为什么不走楼梯上楼呢?经过一番努力,双方达成协议:大熊猫开开有偿提供商标和相关技术,青年自己作为分厂生产销售。第二年,青年工厂的利润从40万元飙升到几百万;第三年销售额达到654.38+00万元,利润翻倍。
青年工厂挖到第一桶金后,并不满足于给别人打工。1986年,青年工厂推出了第一个品牌——“北仑港”。从65438年到0989年,北仑港衬衫年销量达300万件。就在“北仑港”如火如荼的时候,青年工厂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成熟的北仑港品牌,与澳门南广公司合资建厂。李如成眼光深远:这个地方色彩浓厚的品牌,未来发展潜力有限,企业要想上台阶必须脱胎换骨。
1990年8月,中外合资雅戈尔服装公司诞生,雅戈尔注册商标问世。“雅戈尔”不仅是“青年”的英文谐音,还巧妙地嵌入了15年李如成农民杜亚村的名字。后来,人们把这次改革称为“雅戈尔涅槃”。
从此雅戈尔公司上了一个台阶:1993,它改制为股份公司,产权清晰;1998,公司上市,涉足资本市场...如今,雅戈尔集团拥有净资产40多亿元,40多个经济实体,2万多名员工,年产衬衫10万件,西服200万套,其他服装2000万件。已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衬衫西服生产基地。经过20多年的创业,雅戈尔创造了一个神话。
从一个行业到多轮驱动,每一步都很稳健。
雅戈尔快速发展的秘诀是什么?李如成的回答朴实无华:走好每一步,尽量少走弯路。
为了少走弯路,雅戈尔奉行拿来主义:创立雅戈尔品牌,借鉴皮尔·卡丹等外企的理念;股份制改革既有杭州、绍兴企业的经验,也有温州企业的特点。品牌延伸、营销策略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几乎都有别人创新成果的影子。
雅戈尔以服装征服世界后,广泛涉足商业、金融、印刷、广告、房地产、建筑装饰等领域,逐步形成了以服装产业为主,国际贸易、房地产为辅的“一体两翼”的产业格局。
发展国际贸易,建立国际营销体系,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是雅戈尔的重点之一。雅戈尔在宁波、上海、香港和日本设立了国际贸易机构。雅戈尔在拓展进出口业务的同时,通过控股、工贸合资等方式与其他外贸企业强强联合。从65438到0999,雅戈尔集团向外经贸部直属的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宁波公司注入巨额资金。改制后的中机宁波对外贸易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新型股份制外贸企业。中基宁波公司凭借雅戈尔的资金实力、名厂效应和自身的国际化经营道路,与112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去年进出口额7.78亿美元,宁波第一,是改制前1999的8.3倍。公司注册资本增至6543.8+2亿元,是重组前的20倍。
房地产是雅戈尔的升级产业。1992年,雅戈尔与澳门南广公司合资成立,现在房地产公司增加到4家。10年来,雅戈尔凭借良好的口碑,开发了莱茵城堡别墅、海逸花园、东海花园、东湖花园,都是宁波的明星楼盘。
雅戈尔在证券投资领域颇有建树,是中信证券的第二大股东。
雅戈尔还在基础设施行业、社会公益事业甚至传媒行业进行了大量投资。比如参与杭州湾大桥的建设。去年一期总投资2.5亿元,在东钱湖畔建起了占地1.900亩的雅戈尔动物园,是原宁波动物园的23倍。今年5月,雅戈尔参与投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东南商报业务。这是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以来,中国首批引入社会资本股份的媒体试点之一。
从“打造跨国集团”到“打造百年企业”,经营理念日趋成熟。
细心的人发现,90年代初,雅戈尔的目标是“创造世界品牌,打造跨国集团”。后来悄悄变成了“创国际品牌,建百年企业”。
这不是文字游戏,这是一个企业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也是一个企业经营理念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当初,初生牛犊不怕虎。”李如成说,“虽然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与国外跨国企业集团相比,他们在文化内涵、技术创新、品牌、管理等方面都不具备跨国集团所要求的核心竞争力,仍然属于一个跟风企业。”
雅戈尔正视差距后,分三步走:一是苦练内功,建立强大的营销网络体系。二是拓展国际市场,成功开拓日本市场。该公司仅在日本大阪的年营销收入就达到了4000万美元,并在香港设立了分公司,现在正在美国设立分公司。三是参加伦敦、巴黎、纽约、米兰等国际知名博览会,扩大雅戈尔的品牌知名度,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窗口。
李如成还有一个理由: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必须与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密切相关。雅戈尔最大的希望就是企业能够健康、稳定、长久的发展,给员工和股东持久、良好的利益回报。
上市后,雅戈尔公司高度重视对股东的回报,今年已实施了65,438+00股转增7股、现金每5元的分红方案。去年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时,甚至把高额分红也写进去了,提出“每年现金分红不得低于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0%”,从制度上保证对投资者的高额回报。
20年前,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第三次浪潮》中将纺织和服装业归为“夕阳产业”。他的理由是这些传统行业人力成本高,科技含量低。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行业内部的低成本扩张和激烈竞争,国内纺织服装产品严重积压,大部分企业举步维艰,悲观的“夕阳”论一度弥漫。
然而,在25年的发展历程中,雅戈尔一直蒸蒸日上。雪球越滚越大,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大型企业集团中排名144,印证了李如成“服装行业是不落的城市产业”的论断。
“日落”是怎么变成“日出”的?看看雅戈尔的管理层。
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
从65438到0990,中外合资雅戈尔服装有限公司一次性投资数百万美元,从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300多台套。雅戈尔品牌衬衫凭借过硬的品质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在中高端服装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1994年,雅戈尔从日本引进惠普衬衫免烫技术。该产品投放市场后,在国内衬衫消费市场掀起了免烫热潮。当年5438年6月+10月,雅戈尔全棉免烫衬衫被国家科委等五部委联合评定为中国衬衫行业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新产品。此后,国内数十家衬衫厂陆续引进惠普技术,惠普棉免烫衬衫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日本。四年后,雅戈尔独家引进美国专利技术——全球最先进的VP无铁衬衫技术。产品投放市场后,以其环保、免烫、舒适等功能受到市场热捧,再次被五部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今年雅戈尔从美国引进世界前沿纳米技术,独家研发出nano VP免烫,产品即将上市。
继衬衫之后,西装是雅戈尔的第二个主要目标。从65438到0994,获得过中国十大名衫的雅戈尔,从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引进了现代化的西服生产线,引进了当时男装设计和制作最好的意大利某公司的西服款式和工艺。一年后,意大利宽松风格的雅戈尔西服席卷市场,成为国产西服领域的一匹黑马。
此后,为了保证西服选料和裁剪的精度和速度,雅戈尔先后引进了世界一流的自动预缩和CAD系统,并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西服纸样中心。这些设备和技术不仅保证了西服的精度和质量,还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1个月缩短到1周,大大提高了西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经过几年的努力,雅戈尔西服已经风靡全国,国内西服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这些年来,雅戈尔每年差不多5000万的科技投入,现在已经达到6亿,几乎聚集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服装制造设备。
过去雅戈尔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基本都是国营和集体商业企业。由于这些企业经营机制的滞后,销售方式和服务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雅戈尔的发展需要。
65438-0995,雅戈尔集团公司抽调300多名精兵强将组建雅戈尔服装有限公司,构建自己的销售网络体系。当年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设立了30多个市场部,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到地区、县(市)乃至乡镇。
1999年,雅戈尔投资3亿元,在杭州、南京、武汉、成都等主要城市建设超过100家大型旗舰店,抢占市场制高点。这些旗舰店的环境和形象在当地城市都是一流的。此后逐渐增加到400多家。2000年9月,南京路雅戈尔店开业,营业面积1.600平方米,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服装店。
2002年,雅戈尔自营渠道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半壁江山,其主打产品衬衫和西服市场占有率双双位居第一,并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3年7月,在雅戈尔的年度营销大会上,出现了经济学家韦杰、营销专家李光斗、曲云波等人。以几位专家集中授课的形式召开营销会议,在雅戈尔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见雅戈尔对营销战略的重视。
改革后,雅戈尔提出了新营销体系的轮廓:在中心城区建设1-2家大型中心旗舰店,然后向周边销售终端提供服务。在这个系统中,旗舰店处于收集和整理物流配送信息的中心位置,同时也扮演着产品销售和店面展示的主体角色。雅戈尔自营旗舰店作为营销网络的领导者,成为品牌形象中心、客户凝聚中心、销售中心、信息中心,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塑造了与国际接轨的营销渠道。
截至去年,雅戈尔服装公司已在全国建立了65,438,000多家分公司和2,000个营销网点。今年,雅戈尔再次改革营销体制,成立了北方公司和西方公司,探索新的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网络的迅速扩大,雅戈尔服装产品在中国的销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目前雅戈尔60%以上的服装产品由雅戈尔的门店销售。
拓展国际市场的新目标
让国内消费者家喻户晓,并不是雅戈尔的最终目标。为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雅戈尔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新目标:打造国际品牌,打造百年企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早在1997,雅戈尔衬衫、西服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雅戈尔公司就决定扩大出口,拓展国际业务。他们与日本和香港的商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并聘请当地有能力的人员负责商业航线的开发和运营。当日本经济在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陷入低迷时,雅戈尔集团日本公司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发展,2001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美元,盈利80万美元。
为了打造国际品牌,雅戈尔聘请了世界时尚之都“巴黎时装工作室”创始人、曾任美国“巴黎时装设计学院”艺术总监的马蒂先生为雅戈尔品牌顾问,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中国最大的设计中心,并邀请了一批中外时装设计师加盟。同时投资5000万元与中科院合作实施数字化工程,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统一管理中外市场,加快新产品开发,提升市场竞争力。
为了加强创建国际品牌的后劲,快速实现服装质量和款式的国际化,雅戈尔与日本、香港的公司合资建立了世界级的雅戈尔国际轻纺城,以解决目前纺织面料严重滞后于服装生产的问题,满足服装生产高档次、高质量、小批量、短流程、多品种的新要求。
几经努力,雅戈尔在日本和欧美的知名度逐渐提高。日本某权威杂志预测未来10年日本最有前途的1250企业时,雅戈尔日本排名第268位。今年5438年6月+10月,雅戈尔将在美国成立分公司,聘请一名美国人担任营销总监,建立自己的海外营销渠道,为打造世界级企业奠定基础。
毕竟25年的新厂赶不上200年的西厂。但25年的努力,让老厂的成长过程相比200年大大缩短了。
走进雅戈尔,你会惊讶于它的规模:上游的轻纺城,中游的服装城,下游的旗舰店,就像一艘航母。上中下游,打造完整的服装产业链。有意思的是,在这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开始的时候,都遭到了业内专家的反对。即使在今天,许多人仍然持反对意见。然而,即使是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雅戈尔决策中逆水行舟的思维成为了企业活力的源泉。
服装城:世界级制造工厂
从65438到0994,雅戈尔开始涉足新的领域:收购一个生产西服的小厂。当时,与雅戈尔接近的杉杉西服是中国第一品牌,很多人劝李如成不要以卵击石。李如成被称为“三不要”:不要做你看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做你不能做的事情,不要做你不能做的事情。但这次他说:“我看得很清楚,这个市场是巨大的!" "
迅速扩大的市场确实给了雅戈尔很高的回报。从1994到1997,雅戈尔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88%,利润平均增长95%。雅戈尔的西服很快成为中国第一。
1996期间,已经是国内最大服装生产企业的雅戈尔,在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时,依然大力发展服装作为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定位立即遭到一些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雅戈尔已经通过服装完成了原始积累,想要继续健康发展,最好调整主业方向,跳出服装行业。
李如成有不同的原因:世界上绝大多数品牌都经历了产业、营销、品牌发展的过程,经过一两百年的积累,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逐渐淘汰制造业,成为单一品牌。与此同时,世界服装中心一直在转移。目前欧美服装企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制造,未来中国的出口机会将会增加。
他还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服装市场的需求会大幅增加,不能不考虑国情就过早放弃服装制造业。目前雅戈尔的服装制造业利润在15%以上,没有理由放弃,做不可预测的事情。
2001年,总投资6543.8+0亿美元、占地近500亩的雅戈尔国际服装城竣工,年产衬衫6543.8+00万件、西服200万套、休闲装、西裤2000万条,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设备最好、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服装生产基地。世界时尚大师皮尔·卡丹参观雅戈尔后连连称赞:“我跑遍了著名的服装企业,你们的规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雅戈尔的巨无霸式服装城,不仅在国内竞争对手面前设置了很高的行业门槛,还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现在别的企业都出去招商了,但是外地企业都来找你和雅戈尔合作。
纺织城:工业低迷的产物
国际服装城的正对面是雅戈尔更大的纺织工业城。占地500亩,总投资1亿美元。一期工程已经投产。而这个轻纺城也是当初不被专家看好的项目。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纺织业陷入低谷。从1993到1998,国有纺织企业连年亏损。1996中亏损最严重的高达106亿元,成为国有行业中最困难、最严重的行业。1997年,中央提出“压锭、减员、扭亏”三大任务,要求用三年时间压减10万落后棉锭。
在“主轴转型”中,雅戈尔决定投入巨资建设轻纺城。面对专家的质疑,李如成回答:“纺织企业的老化只是自身机制的老化,并不意味着纺织行业的老化。”
李如成认为,服装的模仿很快,但面料的模仿需要一个阶段。中国服装行业的加工没有问题,卡在面料上。解决这个问题会促进行业的发展。雅戈尔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证服装用料的质量和款式的国际化。
对于雅戈尔来说,上海轻纺城项目也是形势所迫。我国面料自给率仅为40%,国产高档面料无法替代进口面料。雅戈尔每年采购5.6亿元面料,其中10%来自国外。随着面料成本的增加,以及国内众多面料企业纷纷进入服装制造,雅戈尔面料的“瓶颈”日益凸显,服装制造空间被压缩。
让雅戈尔动心的是市场。目前国内服装行业需要进口面料51亿米,用汇30亿美元。如果服装面料自给率提高10%,可应用国产面料16万米,可增加整个纺织行业利润54亿元,为国家节约10亿美元。建设轻纺城不仅可以在内部形成产业链,还可以为其他厂商提供产品,成为公司的另一个盈利点。
纺织工业城是由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和日清纺共同建立的,其中日清纺的纺织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合资比例雅戈尔是70%,日本是30%。轻纺城的建成使雅戈尔成为中国三大面料基地之一。2002年轻纺城投产,当年盈利5000多万元,去年盈利6543.8多亿元。整个轻纺城建成后,销售额预计可达6543.8+0亿元。
旗舰店:掌控自己的命运
90年代中期,国内服装行业产能迅速扩张,活力不足的国有百货商店纷纷开业,发展自己的销售渠道。由于精力有限,对销售行业不熟悉,导致管理不善,效率低下。有的企业剥离了销售,有的换成了全新的加盟模式,把目标转向了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
营销专家还警告说,只有淡出营销环节,制造商才能精简主体,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加快培育核心竞争优势。一时间,制造企业把产品交给市场,轻装上阵专注生产,成为制造企业的一种经营经验,广为流传。
雅戈尔唱反调:连锁店是整个产业链的龙头,规模化生产是以规模化销售为基础的。工业企业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销售过程,生产线就无法有效利用,其生产力就无法发挥。如果没有顺畅的商业之路,雅戈尔巨大的产能只能导致一堆堆的产品。在国内商业发展不成熟的今天,掌握销售终端就是把自己的命运控制在自己手中。
当然,雅戈尔知道工商分离是必然的结果,但不是今天,而是明天。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工业企业的关键是拓展自己的渠道,谁最接近市场,谁就占据主动。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其他服装企业纷纷退出销售战线的时候,雅戈尔已经从1995,从宁波、浙江到华东、全国,构建了营销网络。目前,雅戈尔在中国拥有超过65,438+000家分公司和超过2,000个营销网点,包括专卖店、商场专柜和特许经营店。
近年来,服装板块贡献了雅戈尔集团总利润的一半以上。许多国际制造商也将雅戈尔专卖店视为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个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