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中德为什么要合作?
按照历史学家的算法,它爆发于二战时期的1939。
在20世纪中前期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中德合作使中华民国和德国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同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建设和军备的现代化,尤其是在第二次中日战争之前。从满清废墟上站起来的中华民国,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军阀混战、列强割据的环境中挣扎求存。国民党通过北伐,在1928的军阀混战中,名义上统一了中国。此时,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日益明显。有鉴于此,中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的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这种关系将中国和德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从纳粹上台的33年到甲午战争爆发的37年,合作的蜜月期不到4年。
65438年至0933年,受大萧条影响,中德贸易较30年、32年略有下降。[7]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因各种利益集团的冲突而陷入困境,但德国工业、进出口商和国防力量都希望从发展中受益。直到九一八事变,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顺利。九一八事变使满洲里变成了日本的傀儡国家,并直接导致了中国以军事和兵器工业为重点的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工业政策的发展。刺激中国经济走上了以国防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巩固了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65438年到0933年,纳粹党上台,使中德政策方向明确。在此之前,德国对华政策充满矛盾。魏玛政权外交大臣极力主张政府在东亚保持中立,反对国防军工业系统与中国政府直接合作。那些进出口商自然反对,因为他们担心中央政府在他们的生意中充当中间人。但纳粹政权推行战时经济政策,动员全社会扩大生产,战略储备钨、锑等重要军需物资和各种原材料。而且这些原材料在国内可以大量供应。所以这个时代以来,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成为了德国对华政策的驱动力。1933年5月,汉斯?冯?希克特将军抵达上海,担任高级顾问,为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建议。同年6月,他在给蒋介石的“DENK备忘录”中概述了他的中国工业化和军事化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