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方言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第一,都是语言分化的结果,都是语言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第二,没有民族特色。某个阶层流行社会方言,某个地区流行地域方言。当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第三,它们应该由本民族语言的材料制成。
在中国现代汉语的几种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作是古代汉语经过几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的发展,其余的方言都是历史上北方居民不断南迁而逐渐形成的。早期的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距甚远,不会说话。后来北方的汉人几次大规模南下,带来了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传播到江南各个地区,逐渐形成了六种彼此明显不同的方言。方言差异的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和南方古越语接触之前,就有各自的地域方言;第二,北方华人南下的时间不一样,自然华人本身也不一样;第三,南方方言是在一定的独特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在汉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和统一,逐渐导致了汉语中方言的出现。
现代汉语有各种各样的方言,分布很广。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尤其是语音上。但是,这些方言和普通语言并不是独立的语言,因为它们在发音上有一定的对应规则,在词汇和语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根据方言的特点、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目前的方言调查结果,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方言进行划分。目前,汉语语言学家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划分意见并不完全一致。大多数人认为现代汉语有七种方言:
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语共同语的基本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很强。是汉语中分布最广的方言,使用者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北方方言又可分为四个次方言:(1)华北方言和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部分地区。(2)西北方言,分布于陕西、甘肃等省及青海、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于西北方言。(3)西南方言,分布于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东南角咸宁除外)、广西北部、湖南西北部等。(4)江淮方言,分布于安徽省、江苏省、长江以北(徐州、蚌埠属于华北、东北方言者除外),以及沿长江南岸至镇江以西、九江以东一带。
使用这种方言的人占中国人口的70%左右。
北方方言的明显特征包括:中古辅音的元音大部分已经失传。“-p,-t,-k,-m,-n,-ng”中古汉语现在只有“-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方言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北方方言只有平声来区分阴阳。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和相应的合成词。这在其他方言中很少见。
比如北方方言:莫凌:蜻蜓傻子:舒服嘎哈:干马葫芦:阴沟路牙:路边尴尬(嘎四声):赌点什么:膝盖。脚踏板:拖鞋好。很好吃,很想逗逗孩子们。
拇指(ber两个音)楼楼(轻声楼):额头。
比如西北话:很散,肉包子有馅!“开走”的意思是:好的,顺利的,合适的。
你的是展叶,我的是挂灰!“展叶”的意思是:新的、干净的。
你把那个盘子拿过来,我来挖啊挖!“挖啊挖”就是看一看,摸一摸。
这是事实,不能乱来。“哈数”的意思是:标准和法律。
我不能忍受吃东西。我在飞翔。“飞升”的意思:逃跑。
西南方言,比如:这个宝贝瓜戳戳,意思是:他是个傻子。
砍哪个塌?意思是:去哪里?
我昨晚去的地方的意思是:我昨晚去的地方。
你们这些小虾没坏处!意思是:骂我不知好歹。
连二选就是一个人一次抽两支烟。
江淮方言,比如:步雄门:什么不是?!正是如此
休闲熊:拍照不怎么样(ok),但是比较好(好)(所有文字都可以加)
河南方言
河南话属于北方方言,也就是官话,是中国最大的方言。河南话其实就是古官话,也就是古代官话。主要指流行于河南及其周边地区。由于河南人口众多,历史战乱、体育、经济活动等原因,人口的流动性使得全国其他地区都有以河南话为主的群体。商语原本是一种东夷语,有着深厚的汉文化。来到中原后,与夏语(一种原始汉语方言)和许多原始汉语方言融合,形成了今天中原官话的雏形——华夏语。以罗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时期使用的雅语,再发展成为杨雄方言中所说的“共同语、共同语”。北宋时期河南话的基本定型和今天的河南话差不多。经过几千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现代河南话。北方官话之所以和今天的河南话相似,是因为北方官话区早就以河南话为标准规范了自己的词汇和语法体系。河南话和中国其他北方方言有很多共同点,所以基本上全国人民都能听得懂河南话。
河南方言包括河南省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河北省南部2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31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流域28个市县,安徽省北部亳州市,淮河南部凤阳县-蚌埠市。除了Xi安北部的河南话,来自河南的移民经常在异乡形成自己的方言。比如南水北调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柴胡的河南人,30多年过去了,这些移民依然说着河南话。如果以语言和文化身份来区分人,无疑会成为来自湖北的“河南人”。
吴语
在江苏南部、浙江大部、上海和安徽南部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4%。吴语分为太湖话(北部吴语,包括苏南、上海和浙江湖州、嘉兴、杭州、绍兴、宁波,以上海话、苏州话或绍兴话为代表)、台州话(浙江台州地区)、梧州话(浙江金华地区)、楚衢话(浙江衢州、丽水地区)、瓯江话(浙江温州地区)。其中皖西南和浙西受赣语影响,浙南保留了古百越方言的许多特征,以至于不能把太湖吴语作为典型的吴语来谈。其主要特点是:
声母有古全清、苏清和全浊三种,其中全浊声母一般读成浊,如/t/、/th/和/d/在大部分地方。
大部分地方三个鼻元音合并成一个(一般是-ng)三个入声元音也合并成一个(-?)。
在双元音中,很多元音是单音节的,很多鼻韵变成了鼻音化元音,甚至没有鼻音化。
声调分两组,一般七到八个,上海只有五个。
客家方言
被中国南方客家人广泛使用,主要包括粤东、粤北、闽西、江西南部、广西东南部、台湾省和四川,以梅县话为代表。虽然是南方方言,但客家话是在北方移民南下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客家话保留了中古中原话的一些特点。客家话不仅汉族客家人使用,畲族也广泛使用。使用客家话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
闽语
在福建、台湾省、海南、菲律宾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使用。由于内部差异很大,闽语通常分为闽北话、闽东话(以福州话为代表)、莆仙话、闽中话、闽南话(以厦门话或台湾话为代表)。闽语是所有方言中唯一不完全与中古汉语韵书直接对应的方言。福建影响最大的语系是闽南语,有“-p,-t,-k,-?、-n、-m、-ng”七个辅音结尾;保留了中古汉语声调分阴阳的特点。使用闽南语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5%。
粤语
粤语,以粤语为代表,主要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港澳台和海外华人中使用。粤语声调很复杂,广州话有九个声调。同时也是保留了中古汉语特点的方言之一,包括P、T、K、M、N、ng六个辅音结尾。粤语内部差别不大。使用粤语的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
广州话分为:粤方言(包括广州话(广东省广州地区)、南番顺话(广东省南海、番禺、顺德地区)、罗广话(肇庆、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清、郁南、阳山、连县、连山地区,以肇庆话为代表)、罗广话。以台山话为代表)、莱文话片(广东省雷州半岛阳江)、桂南话片(包括永浔粤语(南宁、永宁、崇左、宁明、横县、屏南及柳州部分地区,以南宁话为代表)、梧州粤语(广西梧州、金奎大、丹竹、武林)
广东方言发音参考资料:
/
湘语
用在湖南。通常分为新旧两类。新湘语更接近北方方言。湖南方言以长沙话(新)、娄邵话(旧)为代表,使用者约占总人口的5%。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特点是方言舌音,后鼻音消失,无ch/q、h/f、sh/x、ong/eng之分。包括长沙话、岳阳话、益阳话、株洲话、湘潭话。老湘语包括衡阳话、湘乡话、邵阳话等。比如湘乡话,分布在湘乡、双峰、娄底、涟源,整体发音基本一致。
赣语
赣语,又称赣方言,古称傈僳族。属于汉藏语系,主要在江西大部分地区、湖南东部、安徽西南部使用。用户数约为51.48万(详见图,之前3000万的数据不够准确),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之一。
江西省有60多个县市说赣方言。
包括南昌、景德镇(市区)、萍乡、宜春、抚州、井冈山:南昌、新建、安义、靖安、奉新、高安、宜丰、铜鼓(有人认为客家话流行)、上高、万载、分宜、新余、清江、凤城、进贤、东乡、临川。上饶、九江大部分县市:博阳、余干、万年、鹰潭、贵溪、余江县、宜阳、横峰、铅山、乐平、永修、德安、幸子、都昌、彭泽、武宁、修水;赣州的广昌、石城、宁都、兴国、杜愚、瑞金、会昌等县也有使用赣语的乡镇。
此外,湖南省东部边界还有13个县:临湘、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陵县、桂东、汝城、常宁、资兴、安仁。有人认为岳阳和永兴也属于赣语区。闽西北四县市:邵武、光泽、建宁、泰宁;鄂东南与江西接壤的八县:桐城、浦阴、崇阳、铜山、阳新、咸宁、嘉鱼、大冶;皖西南安庆的望江、东至、宿松、怀宁、太湖、潜山、岳西、桐城等县的方言,据初步了解,也与赣语相似,目前归属不确定,也可能归入赣语。
其他方言
以下几种方言是否构成独立的大方言区,目前仍有争议。
晋语:在山西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北部、河北西部、河南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使用,以太原方言为代表。它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北方方言。
平话:在广西部分地区使用。据说是宋代驻桂平南军所说的山东方言。它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
徽语:又称徽州方言,或认为属于吴语。
方言作品
《祁萱使言释他国方言》(简称方言,杨雄著)是我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书,总卷数为13。
在秦朝之前,每年八月,政府都会派遣“祁萱使者”(乘坐轻型公共汽车的使者)收集方言并记录下来。这些材料由于战争而丢失了。杨雄的老师闫俊平收集了1000多字,杨雄的亲戚也知道了这件事。杨雄对此非常感兴趣,他已经收集和整理了很长时间。时隔27年,他写了这本9000字的书(此书12000字,为后人补充)。
罗昌培评价杨雄的工作说:“这简直是现代语言工作者记录卡片并在现场立即整理的努力。”当时人们称赞方言是“一部挂在日月里不出版的书”。
为什么北方方言覆盖面积很大,和古音差别很大?
因为北方经常被外族统治,战乱频繁,百姓逃难是常事,所以北方的方言覆盖面很广,是各地区方言和外语混合的产物。
但由于战争少,人口流动少,广州话、闽方言的使用留下了很多古音,还有很多次方言。由于唐末和五代十国以后很多北方人逃到广东,北宋以后广东战争很少(广东其实离中国战争主战场很远),所以保留了很多汤阴。
但是北方不一样。是金国(曾统治中国北方100多年)、蒙古、清朝等政权更迭战争的主战场。所以北方方言(以普通话为基础)覆盖面广,70%的汉语都是用北方方言说的。四种次方言差别不大,发音和古代差别很大。
方言季刊
主办单位:语言研究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发布时间:1979
问题:季刊
出版物介绍:
《方言》是学术季刊,每期96页,四期384页。每年2月、5月、8月、11月的24日在北京出版。
主编和编辑部:
主编:李蓉、熊、(总编辑)。
执行主编张振兴教授今年62岁,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主任,《方言季刊》执行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闽方言。
方言编辑部有11专职编辑。除三位主编外,其他编委有:黄研究员、周磊博士、秦远雄博士、李岚博士、博士、聂建民助理研究员、助理研究员、谢博士。
编辑部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语言研究所
国内统一刊号:ISSN 0257-0203 cn 11-1052/h。
单价:6.50英镑
发行单位:北京市报纸发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