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怎么来的?繁昌为什么要改写历史?
江南省建立于清朝初年,管辖范围巨大,包括今天的上海、江苏、安徽三省。清康熙6年(1667),江南省正式撤销,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安庆府是当时安徽的政治中心,徽州府经济发达,所以以两院首字母命名。
安徽之所以被称为“安徽”,是因为它有古老的安徽国和它的山川。
安徽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繁昌县稔子洞发现约250万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和县龙潭洞发现约30 ~ 40万年前的“和县猿人”旧石器遗址,表明我们的祖先远古时期就在安徽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新石器时代(距今654.38+10000年至4000年),安徽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紫罗兰文化、印花釉陶文化的发祥地。潜山县发掘的薛家岗遗址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古文化遗址,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原始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繁昌人字洞遗址
“人字洞”位于安徽繁昌县李来山。自1998以来,中国科学院“寻找人类起源与背景”课题组对其进行了6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大量200万年至240万年前的灵长类动物化石和古人类石制品,其中包括67种动物,5000件哺乳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灵长类动物化石标本、石制品和骨制品。这些化石已被考证确认为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文物。
作为一处古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稔子洞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上的于霞与安徽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书记载,“回宇在土山属国,各国持玉帛”,土山是安徽怀远东南马头市的古卒。亳州曾是商朝的汤都,谷寿春(今寿县)是战国时期楚国晚期的都城。楚墓出土的青铜鼎,在商代仅次于司母戊鼎。
寿县肥水古战场
秦朝实行郡县制,安徽淮北属党县和泗水县,江淮县和九江县之间,皖南属鄢县。汉朝时,安徽分属扬州、河南、徐州。三国时期,安徽属于吴国和魏国,安徽发生过多次战争。两晋南北朝隋时期,安徽分属杨、徐、禹。宋代,徽商崛起,徽州的经济文化开始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元代安徽属河南、江浙两省。明代安徽归南京直接管辖;清代安徽建省时,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等七省,以及滁州、河合、广德三个直隶省。疆域格局基本成型,安庆临时省会地位确立。民国初年,安徽省分为芜湖、安庆、淮泗。
安庆贞丰塔建于龙四年(1570)。
建国初期,安徽分为皖北、皖南两个行政公署,皖北办事处设在合肥,皖南办事处设在芜湖。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合并,恢复安徽省,定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