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的起源和历史
敦煌壁画起源于十六国和北魏,在西魏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北周逐渐成熟,在唐代达到高峰。
敦煌壁画始于十六国和北魏时期的壁画(如275、254、257窟),强烈的感情和明显夸张的人物,强烈的线条和晕染的表情,以及用赭石红和散花装饰基质的形式,都明显带有外国或新疆的绘画风格。
北周时期(第290、428、299窟)的画风通常是本生和佛教故事的大型连环画,都是以白墙为背景,用流畅的线条勾勒。造型简洁生动,色彩淡雅。虽然有些皮肤略有污迹,但仍有西域绘画的遗风,从整体上看,其形象和艺术风格已成为汉族传统绘画的面貌。
唐代画风题材十分丰富,大致可以概括为:净土变相、变故事画、佛、菩萨等造像、供养人。《净土》的构图变相地利用了建筑物的透视来营造空间的深刻印象,复杂丰富的画面依然十分紧凑完整,是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突破,被后人长期模仿、临摹和流传。
到了宋代,由于历史原因,敦煌艺术从上一个高潮开始衰落,但密画壁画和中原画风的新气象依然保存至今。北宋的洞窟大多是由以前的洞窟改建而成,宋代的壁画上往往覆盖着唐代或北魏的壁画。以前的洞窟入口两侧往往画有北宋五代食客,食客往往体型极大,如真人甚至比真人还大。
敦煌壁画的造型特征
敦煌壁画可以分为神的形象(佛、菩萨等。)和俗人(服务的人和故事画里的人)的形象。这两种形象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性质不同。在造型上,俗人形象充满生活气息,时代特征更加鲜明;而神灵的形象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的成分较多。在服饰方面,俗人多为中原汉服,神仙则留洋服。
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技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动物和植物。时代不同,审美观不同,变形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前期变形程度较大,浪漫元素较多,形象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更少,立体感更强,写实性日益强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敦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