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叠石头的历史概述。
清朝道光年间,三星横河西段的拐角处,海门县三星镇(今海门市)与南通县川港镇(今通州区)的交界处没有桥,行人在途中绕道行驶十分不便。北面不远处有一组土窑,是当地人杨国民(今三星石蝶村)所建,名为“杨家窑”。杨家窑子河上没有桥,不仅影响群众行走,也给砖瓦运输带来困难。于是,他集资建了一座桥,桥墩用石条叠起来,形状独特,当地人叫它“叠石”。
65438至0947因年久失修,桥面破损,杨家窑窑主组织集资修桥。修复后的三块桥板支撑在两个用石片堆砌的桥墩上,所以称之为叠石既形象又贴切。修桥完成后,当地教师袁义成亲笔题写“民国36年修成”并请石匠刻在中央桥板外侧。
1949年9月,政府在离桥西不远的地方建了一所公立小学,名为“石蝶学校”。在桥的东侧(隶属南通县),有一家邮政代办所,门面朝南,一家理发店的门面朝东。在桥的西侧(隶属海门县),有一个卖糖果花生的小店,人员往来和商品销售比较多。
从1956开始,少部分农民带着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到叠石出售,在桥边、路边、农田摆摊,先到先得。后来逐渐增多,形成了工农业副产品的集散地。在这个过程中,当地人逐渐买卖自己的刺绣、自己的家纺旧布、蓝印花布等商品,家纺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1970三星乡建独立水系,拆除堆石建泥坝。桥没了,但叠石仍作为地名,当地人叫它“石桥头”。同时,桥没了之后市场依然活跃,家纺产品销售规模扩大。
1978以前,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工业和副业生产受到限制,堆积的石头成为农民交换货物、躲避袭击的避风港。刺绣、枕头和被子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逐渐发展起来。
1982 65438+2月,叠石市场成立。
1984,叠石市场经海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叠石市场贸易服务所正式成立。
1987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场命名为“南通三兴叠石刺绣市场”。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纺行业发展迅速。品种和花色由少到多,生产企业由弱到强,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生产设备由落后到先进,辐射面由窄到宽。目前,从事家纺行业的人员已经遍布叠石周边1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市场交易活跃。以叠石家纺为核心的纺织产业链非常完善。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罗马尼亚、俄罗斯、南非、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6月5日+2月,三星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用纺织品和刺绣名镇”。2008年,叠石家纺市场成交额超过250亿元,成为中国家纺行业最大的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