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难的历史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是由航天科技工业部、广大应用部和空间科学研究部分别规划和管理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首次明确指出,中国的航天事业由三个密切相关、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部分组成: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这样既符合世界航天理念,又统一了我国各行各业对航天范畴的认识。特别是白皮书从整体上阐述了国家对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组成部分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加强统一管理,必将促进中国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推动中国航天应用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将空间技术发展和空间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卫星系列化发展思路清晰,使用户认识到国家在规划卫星应用发展时充分考虑了用户对卫星应用连续性的要求,增强了应用部门使用国产卫星的信心。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遥感专家在空间白皮书发表后深受鼓舞。三所大学成立了资源卫星综合利用协调小组,提出了在长江、黄河流域和中国西北地区建设数字地球和资源卫星地面站的建议,希望为中国卫星一体化建设做出贡献。
技术方面:
●热控制技术
返回式三、四号卫星在原有返回式卫星被动热控和主动热控的基础上,增加了舱内对流换热、局部舱段热控、局部对流风道、局部等温设计、普及型卫星窗、开槽热管、热控挡板等措施,将密封舱温度范围控制在17 ~ 22℃之间。温度均匀性最好为0.2℃,是目前国内温度控制最好的卫星,满足有效载荷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为了达到控温的目的,总体电路、热控、结构、机构和有效载荷分系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在被动热控技术上,卫星采用热控涂层、多层隔热和隔热泡沫、热管和光学太阳反射(OSR)热沉技术。
为满足返回式卫星四号有效载荷对热环境的特殊要求,首次在卫星舱内为有效载荷专门设计了局部热控舱,将温度均匀性高的有效载荷与平台上的其他设备隔离开来,对提高舱内温度均匀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消除有效载荷对地窗结构两侧温差的影响,特别设计了这部分的热传导。采用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材料,内部嵌入热管,减小了窗口两侧的温差,对提高窗口内部透镜温度均匀性有重要作用。
返回式卫星4号还采用了多层抑制外热流技术和热控挡板抑制外热流技术。准备发射
●窗口流行机制技术
将相机窗口应用于国产卫星尚属首次。这种在太空中反复开关、多次工作的机制,国外只有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俄罗斯的卫星相机窗口才有。
●车载能源技术
大多数可回收卫星由电池供电。以前中国卫星大多用锌银电池。现在,随着卫星飞行天数的增加,我国新的返回式卫星采用了比锌银电池比能量更高的锂亚硫酰氯电池,使卫星飞行时间从15天增加到现在的27天。700安时大容量锂亚硫酰氯电池大规模应用于返回式卫星三号、四号,这在中国航天器史上尚属首次。解决了锂电池在卫星上使用的整体技术难题,同等容量的电池体积减少了1/3,质量减少了1/2。
●测量和控制的优化技术
新返回式卫星测控改为统一的S波段系统,简化了星上测控系统,与国际测控体制接轨;保持雷达应答机和引导信标作为卫星返回跟踪和落点预测的手段;增加GPS子系统,利用统一S波段测控系统与GPS相结合的定轨技术,大幅提高定轨精度;用GPS时间和机载编程时间进行拟合显著提高了确定卫星相机站位置的精度。利用GPS实时定轨数据计算速高比,并引入地形高程图,将速高比的计算精度从2%提高到0.3%,保证了相机的像移补偿精度,提高了照片的分辨率。遥控设备采用标准化设计,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可靠性;采用大容量遥测存储技术,提高了卫星遥测的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