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为什么开启了国产大片时代?
一年后,中国开始了大转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电影的发展有了无限可能。
这种转变的效果是相当可观的。
1979年,《特勤局的枪声》上映,共有6亿人观影,获得180万票房。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
1980的405谋杀案和1982的少林寺,在当时票价不到1毛钱的情况下,创造了票房过亿的奇迹。
随着80年代的野蛮生长,1993年,电影院市场化,全面拥抱市场经济。
之后进口电影《亡命之徒》、《红番区》、《真实的谎言》先后以2600万、9500万、6543.8+02亿的票房成绩打破内地电影历史票房纪录。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以3600万的票房建立了贺岁档,国产电影开始注重档期概念。
次年,《泰坦尼克号》引起众望,票房纪录3.6亿,直到2009年的《变形金刚2》才被打破。
但是,国产电影再次获得1亿票房,是千禧年。2000年,《生死抉择》从暑假到国庆档上映,总票房654.38+0.2亿元。
2002年,是中国电影巨变的一年,只因为一个来自天堂的人来了。
《英雄》让去年略显低迷的电影市场热了起来,内地票房2.5亿,占全年四分之一。
也固定了一大块逻辑,就是大导演、大投资、大场面、大明星,幕后团队都是大师。
张艺谋、张卫平、江志强携手让大陆电影进入大片时代。
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商业化,改变了电影的宣传模式和盈利模式,让电影公司开始重视营销的重要性。
同时也使得大陆电影市场和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被好莱坞电影蚕食的电影市场。
或许我们在《英雄》中看到了香港与内地合作的空前成功。2003年,香港和内地签署了CAPE协议。
协议中提到,香港电影人如果与内地合拍,可以获得国产电影的待遇,从此香港与内地进入合拍时代。
次年,华谊兄弟与周星驰合作《功夫》,654.38+6亿的票房让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冯小刚的《天下无贼》都不是功夫的对手。
国产电影年度桂冠的取得,让更多的香港导演开始北上。
当时香港电影市场已经奄奄一息,陈可辛、徐克、王晶、吴宇森、叶伟民、刘伟强、林超贤等香港导演抓住机会来到内地。
不仅繁荣了内地电影市场,也将香港电影成熟的工业化生产带到了内地。
比如吴京的《狼牙》、《狼勇士》、《狼勇士2》的幕后制作团队都是港产电影人,博纳的系列主旋律电影。
合拍的作用不仅可以体现在产业化上,还可以体现在档期的选择上。
2008年,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影市场飙升。国庆当天,《画皮》内地票房过亿,自行打开了国庆档的大门。
次年,风声上映,仅国庆档累计票房654.38+0.5亿,成功奠定了该期“黄金档”的地位,成为仅次于春节档的全年第二大档。
这一年,香港演员不再独领风骚,而黄晓明、邓超等内地演员开始独领风骚。
但是,演员的变化对大陆电影的影响是无法与《阿凡达》带来的变化相比的。654.38+0.34亿的票房和3D技术让内地瞠目结舌。
这种改变直接升级了国内影院,大大增加了银幕数量,让2D电影成为时代的眼泪,也让内地年票房总额首次突破100亿。
随着票房的增长和市场的扩大,院线和电影公司关于票房收入分配的矛盾越来越大。
这时,张艺谋又站了出来。他用《金陵十三钗》和电影院谈判。经过多年的调整,票房分成终于由之前的3: 7改为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