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一.纺织品
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在中国新疆楼兰发现了一块东汉晚期的彩色头发碎片。在这件羊毛编织的纺织品上,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带有希腊罗马图案的赫尔墨斯头像”(插图1)。[2]赫尔墨斯(又译赫尔墨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全能之神。他负责贸易、旅游和体育(图2)。赫尔墨斯也是众神的使者,向众神传递信息。他的标志是拿着一把短棍。在现代世界的一些国家,这种双蛇棒仍然是医生或医学的象征,如美国军事医疗团。在斯坦发现的这块羊毛织物上,可以看到比较完整的双蛇棍图案。这种色彩鲜艳的毛织品应该是从地中海地区进口的。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发现了许多毛织品。一些学者认为,普通的毛织品是当地的产品,而高档的毛织品来自丛林西。这些外国高级毛织品是在丝绸之路经过的废墟中发现的。它们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种是簇绒织物,其结构类似地毯。这种毛织物如果按照植绒和针织扣的方法来区分,可以分为三种:Ghiordes扣、塞纳扣和半圆扣。乔迪扣起源于土耳其西部,圣纳扣起源于伊朗西北部,半圆结的起源不太清楚。第二种是面料,其编织工艺是局部挖空编织花纹。这种编织技术的发源地是小亚细亚,波斯语称为吉里姆,汉代中国文献中提到的毛织物“东”很可能与这种波斯有关。研究表明,新疆出土的外国毛织品并非来自一个产地,而是来自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周边的不同地区。比如从这些毛织品的题材和风格来看,有的是两河风格的狮子形图案,有的是希腊风格的半人马图案。再比如,第一类丝绒面料打结方式的多样性也说明了这些羊毛面料的各种来源。[3]
在这些外国毛织品中,不乏珍品。最著名的是1984年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墓地1号墓出土的一件彩色呢绒壁挂,年代为1-2世纪(相当于东汉)。【4】这幅壁挂出土时,被切成四块,缝成一条裤子。左裤腿上是倒置的武士像,右裤腿上是头马像。修复后应该是大壁挂。右裤腿原来是壁挂的上半部分,左裤腿是下半部分(图3、图4)。壁挂部分的头马图其实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马人(插图5)。整个设计洋溢着希腊艺术的风格:“高耸的鼻子几乎垂直于额头,野兽(狮子?)皮囊象征勇气,手中的角象征提升自己的荣誉,马蹄也不同于中国传统的秋千;半人马周围的菱形图案有西域的神韵。”【5】挂壁下部的武士右手持矛,立体感强。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个战士雕像的含义,但它显然具有希腊文化的特征,尤其是与斯坦因从楼兰获得的彩色头发碎片上的赫耳墨斯头像相似。这件山普拉古墓出土的彩色壁挂,由20多种颜色的细羊毛制成,是当地挖掘编织而成的拼布。
1995期间,考古人员在新疆尉犁县营盘遗址清理发掘了一座汉晋时期大型墓地,获得文物约400件。营盘遗址在汉代属于磨山国(又称“山国”或“山国”),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要道上。这里出土的文物包括来自中原的丝绸制品,中亚和西亚生产的装饰品,有些甚至来自地中海地区,充分体现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在营盘墓地,最引人注目的是15号墓,其年代可追溯到东汉中后期。[6]此墓木质棺盖为长方形彩绒毯,有狮子图案,残长312cm,宽178cm。毯子的主体是一只横卧的狮子,它的头侧着看,看起来和蔼又有活力。整个毯子充满了西方的艺术气息。
棺材里面是一个高大的男人,脸上蒙着一个麻口罩(图6)。死者身穿人树兽树红色条纹长袍(插图7,插图8)。此袍基本完好,色泽鲜艳,图案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珍品。面团表面的每个区域由六组图案组成,每组图案之间是挂满果实的石榴树。第一组、第二组、第四组、第五组是人物,都是裸体男人,高鼻梁大眼睛卷发,是典型的欧罗巴人。他们是一对,或持盾持矛(剑),或单手刺,栩栩如生。特别是他们的肌肉夸张,让画面充满了力量和活力。第三组是牛,第六组是羊。这两组动物造型生动,体态活泼。整个设计将希腊艺术与中亚、西亚艺术有机融合,令人叹为观止。这件长袍应该是西方制造的。穿这种长袍的墓主人最初被学者认为是磨山国的贵族。[7]然而墓地的挖掘者认为:“M15并没有看到墓地里流行的木头和羊骨头作为组合陪葬品。死者的习俗,如面具、陪葬服、裹肢帛等也很独特。墓主人衣着奢华,袍服的图案具有强烈的希腊艺术风格。棺材上盖着一张具有异国特色的狮子毯。15号墓的独特数据显示了主人生前的特殊身份。联系营盘在丝绸之路上的位置和汉晋时期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交流与贸易的历史背景,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一位来自西方从事贸易的富商。”[8]
在新疆,除了一些来自西方的毛织品外,还发现了外国的棉织品。1959期间,新疆考古人员在新疆民丰县古尼亚遗址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2世纪)的墓葬。墓中出土两块青花印花棉布,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棉布(图9)。[9]其中,一块棉布的中央部分已经缺失,只能看到半裸的脚和狮子的尾巴。好在它的左下角有一个约32厘米见方的盒子,里面画着女神的半身像。女神袒胸露乳,斜眼侧身,神情安详宁静,身后有一圈圆形光环。她的脖子和手臂上都有装饰,她拿着一个长长的喇叭状容器,里面装满了水果。这个女神原本在佛教里被视为佛像,这块棉布也一度被视为印度进口。[10]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这幅图是希腊风格,图中有角的容器不是佛教的器具,而是希腊神话中的聚宝盆;[11]图中的女神不是佛教中的菩萨,而是希腊神话中的丰收女神堤喀。也有人认为她是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盖亚和谷物女神得墨忒耳的混合体。另一位学者提出,这个设计的主题应该是中亚和西亚风格的狮子,但已经不完整了。图中女神应该是波斯女神。最近,一些学者通过与贵双王朝金币上的图案进行比较,认为棉布上的女神应该是中亚的丰收女神Ardochsho。这样看来,中国的棉织物最早应该是从东汉的贵爽传入的。[12]
第二,金银器等。
建国后,一些西方制造的金银器皿在我国也有发现。1978年至1980年,山东考古人员在淄博郊区发掘西汉齐王墓,在一号墓葬中出土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银盒,内有一排花瓣(插图10)。【13】盒子高11 cm,口径11.4 cm。
1983年,广州象岗山发现南越王墓。[14]墓中发现三根非洲象牙,其中最大的一根长126厘米。26克红海乳香留在一个漆盒子里,这是树脂状的。这些来自外国的文物充分说明了广州与印度洋地区通过海路的贸易联系。墓中还发现了一个装有成排花瓣的银盒,出土时里面还藏着药丸。这件南越王墓中的银盒,高10.3cm,直径13cm,形状与山东齐王墓出土的非常相似(插图11)。
西汉齐越王墓中出土的两件银器,都是用锤弯技术在表面压制出交错的花瓣图案,与我国当时用陶模或蜡模铸造装饰图案的工艺传统完全不同,明显是外来器皿。然而,关于这艘船的起源仍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这种器皿被称为Phialae,其技术起源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的古亚述,盛行于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在安息统治时期继续发展。因为国内出土的两个汉代银盒与安息同类银器几乎一模一样,应该是从中亚安息通过海路进口的。[15]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种银盒应该是罗马人的神器。山东齐王和广州越王墓中的两个银盒,可能来自罗马,由海路传入。[16]
据考证,山东齐王埋葬时间约为公元前179年,广州越王埋葬时间约为公元前122年。无论在这两座墓葬中发现的银盒的原产地是在中亚还是在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它们都有力地证明了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和印度洋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就已经存在。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外国银盒传入中国后,中国人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审美标准对其进行了改造,在银盒下增加了铜环脚,使之成为中国人熟悉的器皿——豆子。这种“土洋结合”的豆子,体现了古代中西文化的交融。
1988年,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一农家乐地基下发现一个镀金银盘(插图12)。这道菜高4.4厘米,直径31厘米,重量3180克。光盘上的图案可以分为三层。最外层是交联的葡萄卷草图案。每个葡萄的中心都有一个小坑。有29种姿态各异的昆虫和鸟类,如鹦鹉、蚱蜢、蜥蜴和蝎子、蜗牛、蜜蜂等等。二层分为12单元。在每个单元中,左边有一个动物,右边有一个神的头。最里层直径9.5厘米,上身是一个年轻的男神,卷发,上身裸露,坐在一个威武的动物身上,肩上扛着“权杖”。
这个充满西方情调的银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这个银盘的原研究者储士彬认为,银盘二层的12雕像应该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十二神”:阿波罗、忒弥斯、宙斯、雅典娜、波塞冬、赫拉、赫菲斯托斯、得墨忒耳、阿瑞斯、阿佛洛狄忒和赫尔墨斯。储士彬的这一考证已被其他学者所接受。对于盘子中间的男神,储士彬认为这个神“可能是阿波罗,也可能是酒神巴卡斯,或者是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人物”。储士彬还推测,“这个板块的时代大约是4 ~ 5世纪,但最迟是6世纪上半叶;它的产地不会超过意大利、希腊和土耳其。“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银盘中央的男神应该是罗马神巴克斯,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俄尼索斯。至于这个银盘的来历,有人认为是公元2 ~ 3世纪北非或西亚的罗马东部行省制作的,也有人认为是公元3 ~ 4世纪罗马帝国东部行省制作的..1997年,中国学者林梅村在这个银盘上读到了一行大夏铭文,意思是“值490 Stats”或“值490金币”。这样看来,林梅村认为这个银盘应该是一件大夏银器。他写道,在甘肃靖远发现的这件充满希腊罗马艺术风格的银器,说明“希腊文化在5世纪末至6世纪初仍是大夏文化的主体”。[18]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有外国铭文的铜饼和铅饼。
早在解放前就发现了几块这种铜饼,形状凸起,上面有类似龙的图案;另一面是凹进去的,周围有外文字符。可惜这些铜饼的出土地点不清楚,无法确定年代,有些还是后人的仿制品。[19]建国后,发现了一些。1965年,在安西北的汉代长安城出土了一个装有13铅饼的陶罐,上面有铭文。[20]1973年,陕西扶风县江源出土了两块这样的铅饼。“结合该遗址出土的其他文物,上限不会早于西汉晚期,下限不会晚于东汉晚期。”[21]1976、甘肃灵台县发现类似铅饼274个,总重量31806克(插图13)。[22]
关于铜饼和铅饼的起源,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20世纪中期,O. Maenchen-Helfen提出,在希腊化和罗马化时代,西亚古钱上印刷的文字是希腊文,但这些希腊文在临摹过程中被扭曲了,因为临摹者不懂希腊文。他进一步认为,中国发现的这些铜饼是中国工匠铸造的,上面的铭文是中国人临摹的扭曲的希腊文。但夏鼐认为,这些铜饼不可能是中国铸造的,应该来自西域。因为汉魏时期的中国“没有抄外国碑文的先例,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要这样抄”;铜饼上的图案和汉代的不一样。汉代没有铸造这种样式的铜币,当时也没有铸造带有外国铭文的硬币。[23]最近,中国学者林梅村认为这些铜饼和铅饼上的铭文应该是用草书希腊语拼写的中古伊朗语。公元1世纪前期,建立了桂双朝。公元2世纪中叶以后,贵爽内乱不断,境内大量大月氏流亡东方,投靠东汉。中国出土的这些刻有草书希腊文的铜饼和铅饼,很可能是生活在中国的桂双月氏人在三福(以xi安为中心的陕西中部)及其西部邻近地区频繁活动留下的遗物。[24]
第三,玻璃器皿
早在公元前5000年,两河流域就使用玻璃作为釉料涂层。大约到公元前1500年,两河流域北部出现了玻璃器皿。玻璃制造技术很快传播到埃及和其他地方。[25]在古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地区,钠钙玻璃是主要的玻璃,含氧化钡的玻璃直到19世纪晚期才出现。在中国,最迟在战国时期就有可能制造玻璃。然而,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玻璃以铅玻璃为主。中国自战国至汉代的自制玻璃中,铅钡含量较高,这是西方所没有的。
就目前的材料来看,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玻璃属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公元前5世纪初)。中国早期的玻璃器皿主要有:河南固始后古堆一号墓中的玻璃珠;[26]河南辉县刘丽鸽出土的王武茯茶剑格嵌玻璃砖;[27]湖北江陵王山出土的王月勾践剑格嵌玻璃块;[28]云南李家山22号墓出土的六角形玻璃珠;[29]山东曲阜古城发现的玻璃珠。[31]湖北睢县曾侯乙墓发现的珠子,[32]山西昌野270号墓出土的珠子和玻璃管,[33]等等。
在这些早期的玻璃器皿中,不乏俗称“蜻蜓眼”的镶嵌玻璃珠,其直径一般在1-2 cm左右。这种镶嵌玻璃珠在河南固始后古堆一号墓、湖北曾侯乙墓、河南淮阳平凉台等地均有发现。(插图14)。这种小巧玲珑的玻璃珠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玻璃通过特殊工艺镶嵌在一颗单色玻璃珠中制成的。在出土的镶嵌玻璃珠中,有一些无疑是从西方传入的,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镶嵌玻璃珠最早出现在西方,早在公元前1千年,地中海地区就已经能够制作这种玻璃珠,几百年后才出现在中国。2.在西方,从单色玻璃到彩色玻璃再到镶嵌玻璃珠,经历了1000多年的漫长历程,其发展脉络基本完整清晰。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发展顺序。中国的镶嵌玻璃珠和单色玻璃同时出现,看起来出人意料,所以它的源头应该在西方。3.中国的镶嵌玻璃珠不仅在工艺和外观上与西方相似,在化学成分上也是如此。如河南固始后孤堆一号墓中镶嵌的玻璃珠,属于西方钠钙玻璃,不含铅和钡,[34]而铅钡玻璃是中国早期自制玻璃的基本特征。4.这些早期镶嵌的玻璃珠都出现在贵族的墓葬中,说明非常稀有,只有少数大贵族才能得到。有学者进一步认为,中国本土的玻璃制造业也受到了外来镶嵌玻璃珠的影响:“镶嵌玻璃珠传到中原后,受到上层贵族的喜爱。这种社会需求促使工匠们使用当地的原材料进行仿制。最迟在战国中期,用氧化铅或氧化钡代替天然纯碱成功制成铅钡玻璃,并发展出早期简单的同心花纹,与其他几何花纹结合,创造出世界上最美的镶嵌玻璃珠。由于中国没有发现早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玻璃制品,所以可以说,随着镶嵌玻璃珠的传入和仿制,中国诞生了玻璃制造业。”[35]
有学者认为,除了镶嵌玻璃珠,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玻璃器皿也是从西方传入的。例如,分析表明,河南辉县出土的王武茯茶剑上的玻璃块是硅酸钙玻璃,湖北江陵出土的王月勾践剑上的玻璃是钾钙玻璃,不属于中国制造的铅钡玻璃体系。“很可能是国外进口的。”[36]再如,云南李家山出土的六角形玻璃珠“在云南其他地区未见,在中国大陆也未见”,因此可能是从埃及或西亚经印度输入的。[37]
自战国以来,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业一直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西方玻璃器皿流入中国的数量也在增加。流入中国的西方玻璃器皿早在20世纪初就被发现了。斯坦因认为他在和田发现的一颗彩色玻璃珠是典型的西方产品,在罗马帝国非常常见。[38]此外,据说在河南的一座汉墓中还发现了一个埃及亚历山大城制造的刻有雅典娜头像的玻璃瓶。[39]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发现了一些外国玻璃器皿,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全面认真的研究。[40]西汉时期,国外著名的玻璃器皿有广州横直岗2061号汉墓出土的三件玻璃碗。[41]这三个玻璃碗出土时都碎了,修复后基本一致。均为广口圆腹平底碗,深蓝色半透明,直径10.6厘米,底径4厘米,模压而成(插图15)。其中一个碗经过定性分析,确定是钠钙玻璃。这三个碗的制作方式类似于公元前1世纪地中海南岸的罗马玻璃。横枝岗2061号墓属于西汉中期(公元前1世纪),墓中发现的三个玻璃碗可能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罗马玻璃器皿。
东汉外来玻璃器皿中,主要有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玻璃碎片(插图16)。[42]推测这座墓的年代为公元67年。墓中发现了三块玻璃碎片,是紫黑色和乳白色相间的透明体。修复后应该是外壁有放射状筋的碗。这种装置在地中海地区很常见,但在中国极其罕见。这种玻璃器皿是用搅胎的装饰手法制作的,即把熔化的紫红色玻璃和白色玻璃混合在一起,然后搅拌,最后成型。这种制作技术流行于地中海地区,这种技术是中国生产的古代玻璃器皿中唯一使用的技术。经过化学分析,这种玻璃器皿不含铅,属于西方钠钙玻璃体系而非中国制造的铅玻璃体系,化学成分与罗马玻璃一致。由于这些原因,这种玻璃器皿一般被认为是罗马玻璃,由海路传入中国。
公元前1世纪,东地中海沿岸的工匠发明了玻璃吹制技术,制作出了精美的球形玻璃器皿。[43]西方用吹制方法制作的玻璃器皿也传入中国。1987年,在洛阳东郊一座公元2世纪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一件相当完整的长颈玻璃瓶。这个瓶子黄绿色,半透明,表面包裹着白色条纹。其口径为4厘米,腹径为7.5厘米,身高为13.6厘米。这个玻璃瓶造型很漂亮,是典型的罗马玻璃吹制器。1992年,这个玻璃瓶和其他珍贵文物一起被送往日本展览。[44]
在中国出土的汉代玻璃器皿中,有一部分是钾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和中国特有的铅玻璃不同。这些钾玻璃有些可能是从印度等地进口的。因为一方面这些钾玻璃与印度等地发现的钾玻璃成分相似,另一方面我国出土的钾玻璃基本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南方沿海地区,具备与印度等地进行海上交流的条件。当然,也有一些钾玻璃可能是国产的,也可能是受外界影响自己生产的。[45]
第四,小饰品
在中国,也发现了一些与西方有关的小饰品和手工艺品。
在西方,有一颗非常美丽的多面体金珠。它的制造工艺叫珠工艺,就是先用一种粘着剂把金颗粒固定在表面,然后加热焊接。这种工艺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的乌尔第一王朝时期,随后流行于埃及、希腊、波斯等地,在亚历山大东侵后传入印度。用焊珠技术制作多面体金珠可能起源于迈锡尼(公元前1600-1100)。因为西方发现的金珠都是十二面体,所以称之为“十二面体”。这种多面体金珠在中国也有发现。但国内不仅发现了12金珠,还出土了14金珠,所以国内有人将其命名为“多面金珠”。中国出土多面金珠的地点主要有:
1959年,湖南省长江五里牌9号东汉墓发现11件“球饰”(插图17)。发掘简报说,“其中四个是由十二个小金丝环粘在一起制成的。”在戒指之间的缝隙里,粘上三颗小圆珠,让它们更漂亮。再五件,先做成小金球,再用金线、串珠装饰;另一方面,虽然和前者做的一样,但是胶的更漂亮。无论如何,都有一排排珠珠有序。还有一个,是空心多边形,非常整齐。" [46]
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东汉墓中发现一个“空心金球”(插图18)。根据最初的报道,这个物体是“一个有24个角的空心球,由两个较大的和12个较小的金环组成。”然后在金环相连的24个空出来的地方,用4颗薄如油菜籽的小金珠堆起24个尖角。直径1.3cm,重量2.7g..[47]
1983年,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了32件小金花泡饰,其上焊有细小的金黄色粟粒(插图19)。这些金花泡泡摆件也是焊珠工艺制作,应该是西式工艺品。
由于这种十二面体金珠在巴基斯坦的敖高遗址、印度东海岸和越南南部都有发现,在中国的长江以南也有发现,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金珠及其制造方法可能是从海上输入中国的。[48]但也有人指出,在中国发现的多面金珠中,“不排除有一些是改良了西方原型的本土产品”。[49]
20世纪初,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和田发现了几颗带有白色花纹的石珠,斯坦因认为是填充的。[50]后来夏奈指出,制作这种石珠的原料是红玉髓,上面的花纹是经过特殊的化学腐蚀和加热处理后形成的。这种石珠应该叫“蚀刻红石珠”。[51]解放后,这种花蚀红石髓珠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图20)。云南* * *,发现两座墓葬,一座来自晋宁石寨山13号汉墓,另一座来自春秋晚期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52]这种石珠在新疆也有发现。比如1980在新疆楼兰古城发现的一串佛珠中,有三颗装饰有水波纹。[53]在广州西汉晚期的墓葬中发现了至少两个红色的石制沥青球(插图21)。[54]此外,在四川还发现了4颗“琉璃珠”,其中两颗“琉璃珠”出土于重庆西汉中期墓葬,另外两颗来自四川巴县东孙坝战国船棺。[55]
据考证,花蚀红石髓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千年晚期的印度哈拉帕文化中,后传播到西亚等地(插图22)。早期图案以圆形图案为特征,发现于中国云南李家山。中期以交叉或平行直线为特征,多见于中国。许多研究者认为,中国出土的这些花蚀红石珠很可能是从西方传入的。[56]主要原因如下:花蚀红石珠最早出现在国外,是印度和西亚的主要产品;国内发现的红宝石髓珠,其形状和纹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但与国内珍珠饰品不同。在中国发现的数千种珠宝中,被侵蚀的红石珠子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说明这种珠子很可能不会产自中国,否则不会如此稀少;这种石珠通常只有在地位高的贵族的墓中才能找到,可见非常稀有,一般人是欣赏不到的。
1969年,江苏徐州一座东汉墓葬中发现一个动物造型的镀金青铜砚盒(插图23)。这件体现汉代最高工艺水平的罕见工艺品,除了镶嵌红珊瑚和蓝宝石外,还镶嵌了青金石。在亚洲,青金石主要产于阿富汗。自古以来,青金石因其色泽艳丽而被视为珍宝。徐州东汉墓出土的鎏金青铜砚盒上的青金石表明,青金石至少在公元2世纪传入中国。而且由于江苏地处沿海,很可能是通过海路引进的。
动词 (verb的缩写)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