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历史
三百年前,藏汉之间的物资交换通过渡船或滑索到达大渡河。由于渡河不及时,大渡河两岸经常堆积货物,一些鲜活的食物(如山珍海味、荤菜)因为无法渡河而腐烂,频繁的部队调动也成为这里的阻碍。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统一祖国,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第一桥。经过一年的建设,该桥于公元1706年竣工,康熙帝取“泸水”(大渡河旧称)和“平顶”(西藏准噶尔叛乱的平判)之意,手书一幅。在桥的东面,还有康熙四十八年的“御泸定桥题刻”(导游带领游客观看)。
关于泸定铁索桥,也许毛泽东主席《七律长征》中“渡大渡桥铁凉”这句诗最令人印象深刻。正是这22名红军战士强渡大渡河,突破了大渡河天险,红军取得了在陕北会师的胜利,于是泸定铁索桥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里程碑,被载入史册。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铁索桥(含附属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定铁索桥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
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其中底链9根,扶手4根。每条链条由862至997个熟铁制成的铁环互锁而成,总重量超过265,438+0吨。底链用木板覆盖,扶手和底链用小链条连接,这样13链条就是一个整体(导游要指向桥);桥台是固定蚯蚓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于清代古建筑。过了河,山坡上是一座古建筑,就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是说,一座寺庙。但红军飞越泸定桥时,是红军“飞越泸定桥点”的指挥部,也是炮台和机枪的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22名红军战士勇敢地翻过了13道铁索,粉碎了蒋介石要把朱茂打造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走在桥上,低头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你能想象工匠们是如何拉着这么重的铁链过河来铺设索桥的吗?红军是如何在枪林弹雨下爬上103m铁索的?我们去了桥西边桥头堡的地下,那是桥的关键。堡底下方是一口落井,生铁铸蚯蚓桩和卧龙桩用铁链埋锚。我们看到的这根铁柱是蚯蚓柱,上面铸有18000斤的重量,类似于孙悟空的金箍棒,只有它能支撑桥梁。
这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碑,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从左至右),可见康熙当时完成疆域的意愿;另一方面,《山河统一》表现了他对领土完全统一的喜悦。由此可以想到铁索桥对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大家也应该明白“泸定”二字的含义。
泸定桥,位于泸定县大渡河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建于清康熙44年,康熙45年(1706)竣工。康熙题写“泸定桥”,并在桥头立碑。该桥长103米,宽3米。65,438+03铁链固定在桥台两侧井内,9根作为底链,4根作为两侧扶手。有1,21,64个铁环环环相扣,全桥重40多吨。
两岸的桥头堡都是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独具特色,在中国独树一帜。自清朝以来,这座桥就是四川进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冲。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处飞夺泸定桥,名扬海内外。
泸定桥景点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泸定桥。二是泸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以照片、资料、实物展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以及当时红军领导的题词、著名书画家的书法和名画。三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及其公园,碑名由题写,碑文由聂题写。纪念碑及其公园旨在庆祝新年,集纪念意义、当地习俗、艺术展览和旅游于一体。地点在泸定县,川藏公路旁边。
泸定桥,位于四川西部的胡定县,常被称为大渡河铁索桥,是甘孜州的门户,康藏之间的交通咽喉。据《魏藏通志》记载,“湖定桥”以康熙皇帝命名。建于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桥头悬挂康熙皇帝御书“泸定桥”三字匾。
这座桥的东西跨度为100米,宽3米。九条碗口粗的铁链作为底绳,绑在两边。每条链条重约2.5吨,由890个平环连接。桥面由铺板构成,桥的两边挂着两条链条作为扶手。大桥两端有1 20米高的桥台,内置几根铁桩,上面铆着13铁链。桥台作为道碴,其自重承受着铁索的巨大压力。铁牛和铁蜈蚣被铸造在桥的东西两端,表达了人们制服“水妖”,使铁桥永久的美好愿望。左侧,桥东对面,有康熙年间皇家泸定桥纪念碑,碑上有建桥原因,桥的规模,维修方法。
湖定桥西有嘎达寺。相传修桥时,13铁链拉不到对岸,很多方法都失败了。有一天,来了一个自称嘎达的藏族强人,腋下各夹着1条铁链,乘船渡过西岸进行安装。当他运送完13链条后,因疲劳而不幸去世。当地人修建了这座寺庙来纪念修建这座桥的英雄。当然,传说终究是传说。事实上,在建造这座桥的过程中,景荣、汉源和天全县的能工巧匠聚集在这里,讨论用铁链过河的计划。最后采用了过河的原则,就是在两岸绑上粗竹绳,每根竹绳上穿10多根短竹筒,然后在竹筒上绑上铁链,再把原来的从对岸拉过来绑在竹筒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时,红一军团22名勇士,面对敌人两个营严密的火力封锁,在这里“飞越泸定桥”,为红军北上开辟了道路。三天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和红军后续部队从容地走过了湖定桥。从此,胡定桥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川藏要道而闻名,而且以红军飞越胡定桥的英雄业绩,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朱德主席题上海丁桥的对联“长征犹记上海之危,三军远防帝国入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湖定修建了湖定桥革命文物博物馆和湖定陆定桥红军纪念碑,还修建了红军楼,里面收藏了大量红军文物、苏维埃政府的史料,以及党、国家和著名人士的书画题字,可供游客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