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古城的历史渊源
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二月,明朝朝廷发起中国“还地于溪”,撤销泗州、思南两个宣传部,设立铜仁等八个异地办事处,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使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铜仁刚建立政府时,城墙没有修,只用树篱笆防御。明十四年(1449),洪江苗族起义,篱笆和县令府被烧为平地。明朝景泰二年(1451),知府朱坚开始修筑土城,周长758尺,约三里。有东(见明门)、南(安福门)、西(福元门)、北(长宁门)四个门,每个门上建有城楼。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知府刘玉修复坍塌已久的老城区,在北门城墙上加建了135尺。明朝郑德七年(1512),知府周汝端在西边的河边建了一座土城。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知府敖文珍修建东北府城。此后又建了几次,才称得上完美。,知府敖文贞修筑东北府城。十九年(1540),楚、黔、蜀三省苗族起义,知府李自坤因老城隘口低,难以防守。于是在第22年(1543),废城扩建为新城,在城东自东向西建了358尺。城墙换成砖石,高一尺六尺,挖了很深的防护城。后由泗州知府李、铜仁守军张大儒、刘多次修建,才称得上完美。有936堵墙,868座城垛,7座塔楼,3座角楼,803座塔楼。开了七座城门:正南(古称刘清,亦称江总)、中南(文昌)、咸安(英浔)、东(精河)、北(陈宫)、西(府城)、汴水(宾阳)。城市东、南、西三面覆盖着双江,约4徐莉;从北门向东挖有护城河,长约300步(约480米),深一尺,宽一尺八。万历三十年(1602),城墙被洪水冲垮,巡抚郭发官银590余两,命铜仁巡道副司令、知县何大进、何三让修筑府城,并在府城以北的铜仁县修筑土城。三十五年(1607),城墙再次被洪水冲走。巡抚冯翊元送官银900余两,加上地方军政官员的捐款,分散盖楼,重修城墙。在旧墙的基础上,高度增加了十分之三,厚度增加了十分之二。城墙3264座,门楼7座(后来为方便百姓取水,新加了东门和后门),瞭望塔4座,总墙1.088尺,县城扩建1.654,38尺。“建筑坚实,坚固耐用,在贵州出类拔萃”。建在南门江总楼,前人赞其“气势磅礴,面上三江(指铜仁大江、小河、大小河流交汇处的通江),趾上百雉,前山升绿,多水拖蓝,为郡之奇胜。”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6月25日)端午,贵州驻铜仁总指挥邓忠与驻铜仁巡官刘光官在城楼上对唱,唱出《五日江总楼观竞胜寒韵》诗:“千门悬臂,笛鼓满笑。彩鹬从饺子馆望,宴人指海市蜃楼。烟过古双江,浪撼崖,五月寒。回首潇湘,坤池犹知汉坛。”“江歌邀肖斌倚栏,万人拉舟。乘风破浪者先胜,流无止境。生命不息,吃饭也要只配一盘饭。不一定要留在黔南,才能打赢醉酒之战。”我们不难想象当时主席台上的热闹场面。
清顺治十五年(1658),知府梁重修了上南门、中南门、下南门的城门和城楼。此后,在康熙九年(1670)、乾隆三十七年(1772)、道光三年(1823)、广春里十二年(1886)对城墙进行了修缮。同治五年(1866),知府陈美还修建了28座东北堡和28座小堡,每十座城垛修建一座硝棚,共计173座硝棚。民国时期,分别在中南门和新东门修建了两座门楼。
解放后,铜仁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墙逐渐被拆除。现在只有江宗门到中南门的城墙还存在(没有城垛,现在有类似城垛的女墙围栏),江宗门的门洞还完好无损。1980年,铜仁古城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