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古代教育教学评价[论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观,知识观,教学评价,学习观
1什么是建构主义?
1.1建构主义的起源
建构主义不是一个理论学派,而是一种理论思潮,兴起于欧美。康德的不可知论已经有了建设性的成分,苏格拉底著名的助产术无疑是建设性教学的成功范例。建构主义来源于人们对科学的态度、皮亚杰的认知发生理论、维果茨基的语言习得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2建构主义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征
对建构主义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马修斯将建构主义分为三类:教育学建构主义、哲学建构主义和社会学建构主义。本文只讨论与科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建构主义。教学建构主义可分为个体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
2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看中国古代教育。
2.1教学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会空着脑袋走进教室。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背景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加载知识。而是要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转化。在中国教育的课堂上,经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现有老师认为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老师是权威,知识是绝对真理,颠扑不破。完全采用行为主义刺激与反应的教学方法,缩短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兴趣也下降了,学习变成了无意义的机械僵化的固定模式,训练的次数增加了,两者之间的固定联系增强了,老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变成了自动的。这位学生虽然在最后的学习成绩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却失去了他最宝贵的财富——创新和批判性思维模式。然而,建构主义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于中国的课堂教育方式。例如,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即合作学习,建构主义将学习视为用知识理解经验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它注重四个因素,即社会交往过程、理解经验和已有知识。教师要考虑如何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教会了他们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真理不是固定的知识。
其次,教师的角色不同。在中国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代有把老师当家长的习惯。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尊师没有错。如果教师被视为课堂的主体和权威,学生将失去与他们交流的机会,教师也将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如何才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正确掌握教学过程?在建构主义中,教师被视为学生的助手和支持者,而不是权威的代言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了解对方的想法,互相提问。没有绝对的对错,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成共识,对问题有相对确定的认识。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的真谛,还培养了勇于挑战和批判的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建构主义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使他们在正确的指导下建构知识,互相帮助。理解不好的同学可以通过同学通俗易懂的讲解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好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2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从学习看中西教育的差异
首先,学习风格不同。建构主义强调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自己原有的经验和新的知识经验的反复交互,最终达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建构主义者对学习者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是在等待老师画的“白板”。在学习之前,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世界,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风格,引导学生寻找可行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正确的答案重要得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思考和学习。要创造有利于思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快乐。在生活中充分感知身边的事情,把自己的感受倾注到每一件事情中,这样知识才会变得有活力,有灵性,才会真正成为孩子自己的东西。杜威还强调,学校生活应该是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纽带,使教育符合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改造。从生产实践中学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还能赋予他们探索客观世界的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其次,学习的目的不同。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普通的仁人志士应该是封建君主的顺从臣民,而具有非凡才能和高尚道德的人则应该作为封建王朝的仆人为封建专制制度服务。古代的学生热衷于功名,枯燥的八股文让很多青年学生为了功名而废寝忘食,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了。有些人努力了一辈子,愿望很难实现。“先上学,空手而归”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写照。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让学生吃了不少苦头。由此看来,孩子似乎成了考试的工具,学习成了事业的捷径。古语有云,“书中有千千万万粟,书中有金屋藏娇,书中有颜如玉。”它证实了现实。中国教育中的伦理关系演变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伦理的政治化,而西方教育培养主体的良好美德,以真理为目的,寻求世界的真理,自然的本质,即伦理的本质化,促进科学探索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培养,使孩子超越名利的羁绊,勇敢地与自然开战,攀登科学的高峰,而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与学习的功利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3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其次,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基于自己的经验和信念来分析新知识及其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更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习知识不能教条化。
从知识看中西教育的差异
首先,知识内容不同。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教育的主要内容,目标是培养人的高尚人格。知识内容是抽象的、不可预测的,个人自身的理解是实现对事物准确理解的主要手段,并作为待人接物的原则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在古代,作为小生产者利益代表的墨家和儒家是对立的学派。墨家主张消灭社会阶级,强调社会效益在教育中的作用,相信经验和实践,重视思维训练,非常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但是墨学因为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消失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文化手段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识、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交往中也需要通过社会协商来建构知识。我们不能把知识和学习者、学习情境割裂开来,不能把知识当成一个独立的部分去学习。课程源于文化,所以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在于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主要概念、科学探究的过程以及科学与文化的关系。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其次,对待知识的态度不同。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知识以外界固有的东西为真理,不怀疑被大家奉为经典的儒家思想。它认为孔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视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把知识看成是静态的实体,用静态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然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基于个人经验的活动的产物,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情境中形成的。知识存在于认知主体的心中,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过如此。鉴于科学课程离不开学习者,理解科学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西方对知识的态度可以用信息加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来比较。首先,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使我们准确地表征世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知识观是静止不变的,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不断向客观本源靠近的。静态的知识观不利于知识关系的建立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4教学评价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学习成绩一直是很受重视的,但古代评价学习成绩的方式是科举考试,近代的高考、中考也有各种形式的笔试。学习成绩就是结果,不考虑过程,只看重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老师虽然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更关心的是学生能否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而这必须有优异的成绩来保证。因此,教师虽然意识到理解过程很重要,但也不得不向“升学率”妥协,根据课程内容和考试要求设计自己的教学,让学生高效掌握考试内容,在学业成绩测试中赢得优异成绩。这种重分数轻能力的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机械僵化,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形成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只关注个人排名和分数。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学习不能被分数的评价所限制。虽然评价是建立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环节,但恰当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法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置于结果之中,不仅关注最终分数,还关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表现、思维方式和态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一般智能的培养,还要提高综合素质。我们应该认识到,评价的作用不仅仅是筛选和选择,更重要的是鼓励和反馈。评价的内容要注重各种潜能的开发,评价的技术要更加注重定性分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更多的风格和开放的方法进行评价,而不是仅仅依靠纸笔测验,评价的角度要向过程和发展倾斜,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3结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现在我国教育培养的人才大多是知识应用型人才,缺乏创新意识。而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和自主发现,要求这种自主学习要与基于情景的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特别有利于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建构主义的观点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但建构主义提供的教学方法并不完美。它适合于高级知识的学习,但不利于初级知识的教学。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初级知识的学习,但不利于高级知识的学习。如果学校的教学改革能够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同时将两者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参考资料:
【1】丁邦平。建构主义与面向21世纪的科学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1: 5-7。
[2]林崇德、冯仲良、武新春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59-169。
[3]赵孟頫。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 (9): 15-19。
[4]吴世英,李明德,单忠辉等。外国教育史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孙培清。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钟启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 20-21。
[7]熊燕,丁邦平。建构主义给科学课堂带来了什么[J]。比较教育研究,2005,10: 73-76。
[8]薛国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现实影响与效果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 (11): 5-7。
[9]辛,。培养创新素质的建构主义视角[J].中国教育学报,2006,5: 5-8。
表示感谢/感激
时光荏苒,四年的大学生活随着这篇毕业论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让我感恩和感动的人。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宋福刚。在开题前对论文的题目和写作计划给予认真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我提出了修改论文的宝贵意见。我由衷地佩服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的教学,特别感谢宋福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