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国开车真的很难?一辆车代表什么?
驾照考试分为轻型车、货车、客车、轻便摩托车四种。
1934年,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了《陆路交通管理规则》,这是第一部全国性的交通管理规则,明确规定了“驾考”。一些要求如下:
1.驾照由首都警察局安全科注册,考试合格后发放。
2.申请人18-50周岁,不得患有妨碍驾驶的疾病或精神障碍。
驾照有效期一年,一年后必须重新考,才能上路。
驾照必须随身携带。
正式考试项目有六个:1。体检;2.交通规则;3.汽车常识;4.这座城市的地理;5.香椿试验;6.路考。其中除了第一个是卫生所负责,其余都是当时的工务局检测的。考试合格后,发放统一的驾驶证,即行驶证。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驾照制度的国家。早在1893,法国巴黎就颁布了一项关于车牌、驾照、驾照获取规则的警察条例。它规定了很多细则,比如:汽车牌照必须用统一的金属制成,悬挂在显眼的地方;汽车必须有“身份证”汽车牌照;车牌必须详细记录车主的个人信息等等。
在现存的历史文物中,我国最早的纸质驾照诞生于民国年间。驾照持有者是北京警视厅的司机。驾驶证上提到驾考,行驶区域以及持证人的个人信息和照片。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的第一张驾照还是相当正规合理的。
1927和1929,上海颁布了驾驶员管理细则和驾驶证章程。在交通管理学院,有一本辽宁省公安厅1929发的驾驶证,要求司机限速,控制车距,按喇叭,服从交警指挥,而且当时要求司机随身携带驾驶证接受检查。
由于各省市都出台了自己的驾驶证制度,给跨省管理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1938统一发布了各省市持证驾驶员转乘公共交通工具的许可证,其中提到了驾照每年复审两次,吊销驾照的规定。
买辆车
民国时期,车不多。一个主要原因是汽车太贵了,普通人买不起。
那时候还没有国产车。一般来说,汽车都是进口的。比如福特的T型车,在美国下线后,先漂洋过海到上海,再通过内河水路运到各个城市。估计按照现在的库存标准,当年的车都是库存车。
说到车价,一辆普通的福特T型车售价12000美元,而在1930年,上海人力车夫的平均年收入只有90美元。他们要吃喝133才能买车。所以民国工薪阶层买车简直是白日做梦!
比如1917年,胡适27岁。作为“海龟”人才,他被蔡元培以月薪280银元的教授身份引进北大。1931年涨到600银元。加上版税和稿酬,胡适一个月能挣1500银元。胡适想买车,但当时价格没那么容易,所以他的第一辆车是朋友的二手车,但胡适觉得不适合自己的身份,于是花了很多积蓄买了新车。结果没多久就慢慢变成了一个可怜的胡适。
说起油价,1928,以南京的汽油为例,每升15毛大洋,按购买力算折合人民币10多。1932同样的汽油涨到了每升4分钱,按购买力计算相当于人民币接近30元。到1947,65438+2月,“美孚、德士古等公司的汽油涨到每加仑49万元”,折合每升汽油654.38+03万元。当然,这是法币。按照当时的粮食价格,654.38+03万元应该折算成654.38+000元。也就是说,解放前夕,汽油每升零售价格已经超过100元。
国民党官员陈诚需要一根金条来检修他的福特车。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修理工不得不与军政要员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
所以在民国时期,汽车修理工的地位相当高:穿着白衬衫,优雅地喝着咖啡,熟练地使用刀叉品尝高档西餐,这一切都来自于他们可观的收入。
那时候有钱人最喜欢的品牌是福特、雪佛兰、别克、林肯、凯迪拉克、奔驰。20世纪30年代,美国士兵还带来了最时尚的威利斯美国军用吉普车。那时候,要成为一名机械师,你必须用汽车模型反复练习,定期观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阅读所有的英语教材。这种工作是高技术含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