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一个不为人知的“古都”:袁术曾经在这里登基称帝。

寿县是一座充满历史厚度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安徽,恐怕只有亳州和桐城能与之匹敌。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而不是靠“大拆大建”就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比之下,有些城市只是觉得盖大楼、修路、架桥就能提高品位,只能让人发笑。

好了,言归正传,先说寿县。寿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称寿春、寿阳、寿州。早在春秋时期,她就是蔡的都城。战国时,强大的楚国迁都至此,寿县成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西汉时,寿县还作为淮南王刘安的王城而引人注目。看来寿仙也有王者之气。但无论是蔡、楚,还是淮南王刘安,都只能算是诸侯。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读过《三国演义》就会知道,寿县确实是“帝都”,东汉末年也确实有自称皇帝的人企图“统治天下”。虽然皇帝的名字被认为是非法的,遭到了狼群的一致反对和讨伐,而且只维持了两年,但寿县也应该被认为是一座作为“帝都”而载入史册的城市。所以,这个在历史书里。你一定也想到了。这是东汉大族袁氏的袁术,号称“四世三公”。

今天的寿县看不到任何与袁术有关的文物和遗迹,寿县博物馆里也没有任何关于袁术的东西。看来,寿县人对这个曾经在这里称帝的“皇帝”并无好感,反而认为这个“国贼”是屈辱的,不值一提。但在三国历史上,袁术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说起来,袁殊的背景很不错。用今天的话说,他应该是个“高干子弟”,而且这个“高倩”也很“高”。谁能比得上?而且在家族内部,袁术的地位比袁绍更好。袁术出生在一个私人家庭,而袁绍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这个差距就是天壤之别。所以袁术非常看不起他的弟弟袁绍,甚至骂他是“家奴”(依附于邵,他气愤地说:“群臣不听话,是我家的奴隶!”用公孙瓒的书,不是袁的儿子——后汉书?袁术传》),而袁术本人,《后汉书?《袁术传》说他“少侠义”,不算是闲散之辈。凭着他猜得一清二楚的能力,他更多的是家庭关系,他也在官场上升到了最高层。“举孝迁河南尹兼虎贲中郎将”,讨伐董卓时,成就南阳太守。后来,他率军杀了扬州刺史陈文,夺取了扬州,也就是徐州伯。今天淮河以南被分割,成为东汉末年割据集团之一。

看似袁术事业有成,独霸一方,但他的传承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不值一提,官场更多的是对家族背景的依赖;我讨伐董卓的时候,没见他下过多少功夫。而是不顾大局,在小卖部卡住了孙坚的脖子。他杀死的扬州刺史陈文并不是一个有权势的人物。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袁术的个人能力、实力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将都不算出众,说他是二流军阀多少有些抬举。看来袁叔除了一张家族名片,没什么好炫耀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建安二年(197),风靡天下,在寿县称帝,国号钟。说起来,袁术称帝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袁术一直认为袁氏出自陈姓,陈顺后以土承火,所以应运而生。第二,当时的预言性著述中说“汉朝乱检之人,当之时高”,“当之时高”的意思是“道上高台”,从历史发展来看应该是指魏阙(《三国志》:“魏亦名不名,当之时高,圣人取课耳”。卫,名词,阙宫门的台湾观。高耸于宫门之上的瞭望塔,经常在下面悬挂法令),袁术却以为是自己。“画假路就是‘路’的意思!”屠是正道;路就是路。而袁术自己也用了“高速公路”这个词,所以才有此言论。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递上了东汉的圣旨(圣旨是孙坚讨伐董卓时得到的,其子孙策投靠袁术借兵,存入袁术)。他觉得自己有了圣旨在手,就“名正言顺”地称帝了。于是袁术被冲昏了头脑,不顾内外反对和自身实力,贸然在寿县称帝。

说起来,这种行为是东汉末年最愚蠢的行为之一。当时虽然大家都想称王称霸,但是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汉朝还在,汉献帝还在。虽然狄咸没有权利,但他仍然是“皇帝”。对于这个皇帝,你可以不理他,可以管他,可以把他推来推去,但如果取而代之,就违背了大义和名分,君臣之道就成了众矢之的。

然而袁术却不明白这一点。说起袁术,他不是傻子,而是走火入魔了。他没有袁绍的辽阔疆域,寡不敌众。没有曹操的人才,有很多人才;没有刘备的足智多谋和皇室地位;没有孙策的勇猛和智慧,他是软的。他连刘章都比不上。至少益州有天险,但他可以躲一阵子。这样一个谦虚的军阀,各方面都比不上,却厚颜无耻地称帝,只能说明他被利益蒙蔽,把一切后果抛在脑后。

袁术没有能力,但他有盘剥百姓的办法。在他的地盘上“不修法,以抄掠为资本,奢靡无节制,百姓苦不堪言”。他称皇太后更加放荡,历史上称其“生性高傲,自敬其陵。”而偷个假名字,就很奢侈了,还赢了几百人。都是罗碗,吃腻了肉,又饿又困。所以资源空虚,无法自立。“他所统治的淮南,是一片富甲一方的土地,他所制造的人民却是水深火热,民不聊生。这样的性格自然不会折腾太久。由于皇帝成为众矢之的,短短两年,“皇帝”就被彻底消灭,吐血而死。讽刺的是,“天子”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喝一杯蜂蜜水。当他得知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不禁哀叹“元叔连”,吐血而死。

不知道袁术在临死前觉得连一杯蜂蜜水都喝不下的时候,是后悔自己的称帝,还是为自己的强取豪夺行为感到羞耻。寿县作为东汉末年除长安、洛阳之外的第三个所谓的“帝都”,没有辉煌与荣耀。除了名不副实,寿县见证了一个被皇帝梦冲昏头脑的跳梁小丑的放荡。难怪今天寿县提到自己的历史,只提到蔡楚文化,只提到淮南王刘安,只提到八公山上的“一草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