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家徐景熙教授小传。

徐京喜,男,1941年2月出生,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人,南通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籍贯党员。

1946-1952(5-11岁)就读于凤城中心小学。

1952-1956(11-15岁)奉贤三关中学就读初中,期间因眼疾休学一年。

1956-1959(15-18岁)步行至上海松江二中。

1959-1964(18-23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五年制本科。

1964-1972.3(23-31岁)大学毕业被国家分配到湖北省高教局,当年被分配到新成立的武汉外国语学院任教;1965 12.22在《光明日报》发表批判姚的文章《如何评价——与姚同志商榷,文革之初,他受到迫害,失去自由三年,失去工作六年。

1972.3-1978.10(31-37岁)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24团一中、二中任教,后调入教育辅导组。

1978.10-2006.2(37-65岁)任教于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南通师范学院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1979年,湖北省高教厅派员赴南通、上海凤城,为其“文革”冤案彻底平反;1980入党,先后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创办《高等学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任主编至2001年满60岁,从主编岗位退休,继续任教5年,65岁退休;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几年学校图书馆的馆长。

1.在全国性报刊发表论文及评论200余篇(发表时间:1961-2020)。

2.出版专著:

文学美学与批评(1992年6月百花文艺出版社)

《当代视野中的大众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行走在文远——徐景熙《文艺美学文集》第一、三卷(南通市文联2008年9月、2015出版,江海图书馆统一上市)。

3.合著者

《青少年审美指导》(科学普及出版社,6月1994)

视听说(2001上海文艺出版社)

社会科学知识百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6月5438+10月)

《现代美育与人格培养》(新华出版社,2006年3月)

4.7本高校文艺理论与美学教材的主编、编委。

其中,由全国各师范大学主编的《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教材,每年都有再版。

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南通作家协会副主席

南通市美学学会会长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高教文科集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作家协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南通新闻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南通出版丛书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南通教育学会中文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南通市文联专家委员会委员

1991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1992南通中青年专业拔尖人才晋升一级工资。

1994获南通市“优秀教育家庭”、江苏省“优秀教育家庭”称号。10教师节,作为六省优秀教育家庭代表参加省表彰大会。

1995江苏省优秀高等院校产生于党员。

1998全国高校文科学报优秀编辑

1999被教育部授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

多年来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奉献奖;市社科联先进工作者

2016年在南通大学千名退休人员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增添正能量人物”(“文远不老”)。

2019在奉贤区委宣传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中被授予“坚持真理的* * *制造优秀企业家、党员”荣誉称号。奉贤电视台专程到南通拍摄专题片(第一、二集)

2020年,南通报业传媒集团联合南通市档案馆开展“口述历史与世纪风云中的南通人”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作为18受访者之一,该报刊发了《徐景熙:为时代直抒胸臆》(2020年3月20日),收录《百年激荡》,纪念建党100周年。

个人事迹入选《中国社会科学人物》、《中国美学名人录》、《全国编辑榜》、《江苏教育功勋榜》。各种报刊发表长篇访谈和作品评论。

《文学概论》作为主编,获我校科研一等奖。

课程建设《文学概论》及其配套选修教材获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

专著《文学美学与批评》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作品曾四次获得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徐景熙教授1941出生于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镇的一个书香门第。其父许宗凯从1919踏上教学领域,先后创办并担任多所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校长。我妈也是师范生,知识渊博。很多师兄师姐教了一辈子,他教了43年。

徐景熙前半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颇有传奇色彩;他在三尺讲台上努力工作,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他在文学批评和美学领域旗帜鲜明,是一位定位高、研究深的学者型文艺理论家。

?1946起,徐京喜就读于凤城小学、三官堂中学,1956起被保送至江苏省松江中学(现松江二中)。1959以高分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徐景熙在学生时代就开始写文学评论。1961年65438+10月2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他以母姓、笔名“朱”发表的《谈英雄形象塑造中的爱情描写》,引发了19岁的上海文艺界的一场论战。

?1964年9月,徐京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武汉当大学老师。他潜心教学,课后写的评论和随笔经常见诸武汉、广州等地的报纸。

?197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徐景熙来到了江苏南通。当时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二十四团(现南通农场)接收了他,农场中学出人意料地成了他的“避风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民,更看重他的文采,更尊重他的人品。他内心的痛苦被他的真情、亲情和学生的笑声逐渐治愈。三尺讲台让他重拾尊严,延续与教师职业的不解之缘。他在那里工作了七年,忍受着这把曾经割破他心灵的犁刃,开启了他未来生活的新天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随着“三村”冤案大白于天下,光明日报社和湖北省高教局正式发函并派员赴南通和上海奉贤为徐景熙彻底平反。

?此时的徐景熙,就像被春风吹拂的冬草,充满了生机。南通是他苦难之后温暖的第二故乡,也是他事业重新开始的理想之地。南通老乡的“三缕春光”已经深入他的骨髓和血液。他当即表示,滴水之恩,当以泉报之,不去武汉,不回上海。他愿意一辈子留在南通,不改行,无怨无悔。

?徐景熙把课堂视为生命的殿堂,把教学视为人生的一大享受。他被调到南通师范学院,后来又调到南通师范学院,直到在南通大学文学院退休,28年来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即使在17任高校学报主编兼图书管理员三年期间,他依然坚持“肩挑重担”,课时超过普通教师。从教28年,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没有停过一次课,这是他退休时最自豪的事情。

?除了文学和美学,徐景熙还在中文系和全校开设了文学鉴赏与批评、影视艺术、雅俗文艺比较研究、电视文化研究等选修课。他以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流畅幽默、深刻民主的教学风格,将文学置于文化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广阔背景中。他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陶冶人格尤为根本。”为此,他选择了文学美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现代观念、创新思维和审美素质,受到了往届学生的赞誉和中青年教师的推崇。他开设的美学概论、美育等选修课,最多时有200多人参加,以至于他不得不在学校最大的教室里上课。

?徐景熙创办并主编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同时还主编并参与编写了7部高校文学理论与美学教材。其中,作为主编的国家级教材《文学概论》(2000年7月初版,大学出版社)已多次再版。这本书配上他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江苏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由他主编的《美学概论》是全国师范院校出版最早、使用最广泛的美学教材。

?徐景熙的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却格外丰厚厚重。甚至在南桐农场陪葬的时候,徐景熙也努力学习,坚持写作,用“蒋建平”、“颜四”(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十四团谐音)的集体笔名写文章。1979平反后,迎来了他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春天。《作家与批评家》、《文学批评三题》、《真理、真实与社会效果》、《文学批评应体现改革精神》等一系列论文相继问世。在这些文章和专著中,他对新时期的文艺理论界拨乱反正,以及随着时代进步而出现的新课题、新探索,做了客观的记录和令人信服的判断。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徐景熙的研究领域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从宏观层面回顾新时期文学理论的整体面貌和发展历程,梳理和反思文学艺术从稳态到动态、从垄断到互补的整体格局,对重大文学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二是探讨美学的理论框架,进行文学与美学的交叉研究。连续四年担任市美学学会会长,是南通大学第一个开设美学理论课的老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骨干。

第三,随着审美文化的转型,对雅俗文艺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电视文化和电视剧进行欣赏和评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不断评论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优秀或有理论讨论价值的争议作品,在报纸上开设电视剧评论专栏。在学校开设电视文化选修课,在校内外、省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徐景熙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200余篇,出版专著《文学美学与批评》、《当代视野中的通俗文学》,合著四本书。作品获江苏省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南通市政府颁发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学术科研成果丰硕,被评为南通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徐景熙追求的是一条直来直去的学术道路。在他看来,每个人都要有独立思考,才能学习和写作,只有有独立精神的人才有灵魂。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徐景熙发表了真诚犀利的《品格、激情与哲理——读巴金<随想录>》长文。文章说:“一个人要像巴老那样严格,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乐于真诚,敢于把心交给读者。”他认为人不可骄,但要骄,不可为学问说奉承话。他对文学的迷恋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变,信奉“以势取胜不如以理取胜,以真取胜,以人格取胜”的学术理念。

2008年,南通市文联出版《行走在文远——徐景熙文学美学文集》(第一、二卷),2015年出版《行走在文远》(第三卷),无论是文学本体论的阐述,还是美学的探索,都是徐景熙50年文学功力“积淀”的“薄发”。文远系列留给世人的不仅是学术杰作,更是一种文化精神。

在被投入炼狱半个世纪后的《流浪文远》(第三卷)中,徐景熙作为当事人和受害者,第一次大篇幅、全场景地叙述了“五十年前”那场前所未有的民族浩劫,并撰写了五万字的长文《五十年前》,引起强烈反响。在这部呕心沥血的作品中,他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时代的最前沿,用50年来积累的智慧和认知,用客观忠实的历史文献和重复的史料,用叙述和议论并重的文笔,重新审视和定格了新世代已经越来越疏远和疏离的大风暴和大灾难。不是出于自己的喜怒哀乐,而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担当。为了今世后代不忘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希望我们的国家少一些麻烦,以更稳健的步伐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愿。

徐景熙无论是身兼数职的学术带头人,还是从业多年的退休教授,都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一直以敏锐的历史穿透力和解剖力活跃在文教领域。他的心中充满了他的祖国和世界。

“逆境中要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无论多难的民族和国家;富强要谦虚,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没有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就无法进步。”徐景熙教授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说的。

徐景熙教授给人的印象是儒雅、平和、谦逊、大方。似乎很难把他和半个世纪前直接遭遇四人帮之刃的年轻战士联系在一起。但从他的文章中,人们可以读到他温暖敏锐的思维和犀利辛辣的文笔。无论是在上海学习生活了23年,在武汉工作了7年,还是在南通定居了半个世纪,徐景熙教授都是坦诚、血性、泼辣的。他从未改变。他一直捍卫真理,守望真善美的精神家园。他不仅受到他的密友、同事和学生的尊敬,也受到党政部门和媒体的高度赞扬和关注。

?2019新中国70华诞之际,中国奉贤区委宣传部授予他“坚持真理的* * *制造优秀企业家、党员”荣誉称号,区电视台赴南通拍摄第一、二集专题片。2020年入选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南通市档案馆《口述历史:世纪风暴中的南通人》20位采访对象。《江海晚报》刊登了对徐景熙的专访:写一本为时代说话的直书。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采访笔记在网上广泛传播,读者纷纷留言,或回忆,或感谢,或反思,或祝福,给予徐教授高度评价。

“文艺理论家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勇气,还要有献身于真理的战士品格。”几十年来,徐景熙教授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坚守个人操守,以自己的激情、才华、真情投入到教育人的事业中,用笔锋直爽的方式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