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阆中的风土人情。
阆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阆中历史悠久,自公元前365,438+04年秦建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文化遗存犹如繁星,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为:
风水文化
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深得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精髓,是中国著名的“风水古城”,山水相依,自然人文景观交融。
三种文化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镇守阆中七年,驰骋疆场,终于回到了阆州,留下了一片战场遗址。传说数不胜数。
天文文化
西汉时期,落下闳创制了太初历法,发明了浑仪,举世瞩目。东汉的父子,周的祖孙三代,都对天文学着了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举文化。清朝初年,17年阆中作为省会,在四川省考后举行四科,直到康熙二年才迁到成都。现存的清代考棚是全国仅存的两座之一,是1000多年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珍贵历史见证。
宗教文化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很早就在阆中传经布道,共存繁衍着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民俗文化
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古街院落、民居古朴典雅,各种窗饰、摆件、器皿精美。巴渝舞、皮影戏、花灯戏等民俗活动令人叹为观止。
在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醋都四川省阆中市,泡醋浴已成为人们招待客人、消除疲劳的又一好去处。
来到醋澡堂,看到熟悉的大木桶和普通的水,似乎和人们平时洗澡没什么区别。但是醋澡堂用的是阆中专门推出的一种保健醋,专门用来洗澡,可以降低人的血压,治疗皮肤病,有助于减肥。
一个大木桶里装满了一桶热水。看着紫色的醋慢慢倒入水中,闻着有点酸的醋味,真的让皮肤沉浸在舒适和慵懒中。浸泡10分钟后,服务员会撒一些玫瑰花,让人真正体会到醋和花的难言之味。
在四川,一直有“少盐多醋”的名言。阆中古城产醋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生产家用醋,还生产火锅醋、保健醋、宴会醋和饮料醋。醋在这里既是调味品,也是保健品。酸酸的醋,在古城留下了悠久的醋文化。
[编辑此段]文化名城
阆中,因阆山、阆水而得名,被阆中山、阆水环绕。新石器时代,人们居住在阆中。夏朝是凉州的地盘,商朝是巴方,周朝是巴国。秦惠文皇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建县。除隋朝改为阆内县外,历代都以阆中为名。
汉代的阆中城就在这个城市的北郊。后来城市因为河流逐渐南移,唐宋时期稳定在今天的城区。在古代,阆中作为秦至蜀的交通隧道和陕甘宁湖北广州的商品集散地,以其地势险要、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成为川北的经济军事重镇、军政要员过节下榻之地、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末期,阆中城成为巴基斯坦的首都。东汉建安六年(201)至民国初年,先后为县、州、府、道治之地。三国时期,蜀将张飞在阆中驻扎七年,葬于此。唐代陆王陵魁、滕英先后出阆中。五代唐天成四年在阆中建立保宁军,北宋建立安得军。明朝弘治年间,王雨朗被封为寿星。清代川北镇总参部设在阆中。清朝顺治年间,阆中在四川临时省会设立十余年。四川总督和御史都驻在街朗,乡试后考了四科。从1933到1935,红四方面军在阆中打了三年仗,在县城建立了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和33军军部。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和巴山警备司令部都设在阆中。近代,随着宝成铁路、公路的开通,川北主要交通隧道西移,阆中受到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阆中城市建设逐步发展。1991,阆中撤县设市,1992列为全面开放城市,1993列为省辖市。2005年,它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阆中县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阆中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0年巴基斯坦迁都阆中之前。千百年来对阆中古城的经营和开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元朗仙境”,积淀了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文化。1984年6月,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 65438+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位于大巴山、剑门山、嘉陵江的交汇处,依山傍水,形成了一个山水紧密贴合的美丽之地。古城的地理位置、城市选址、建筑布局都与传统风水理论有着深刻的联系,山、水、城融为一体,具有典型的古代城市建筑风格和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市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如画。古往今来,阆中古城,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无数诗人流连忘返,流连忘返。杜甫、元稹、李、袁天罡、、司马光、苏轼、陆游、、丰子恺等。先后游览阆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和珍贵的墨宝。
20世纪80年代初,城建部门根据“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原则,制定了古城保护规划。后来又投资恢复扩建景点,保护了市区一批重要文物和有价值的古街古宅,保护修复了城南嘉陵江沿岸景点和城北王腾亭、八八寺两处景点。政府还公布了一批农村文物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阆中形成了以古城为中心,一南两北,城外努力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1987 165438+10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在阆中召开,充分肯定了阆中文化名城的价值和保护。4月65438日至4月0989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在北京国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交流会上发表了题为《阆中名城保护模式》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古城的保护、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目前,阆中市仍保留着主要的历史街区和传统风貌。全国共有地面文物点2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四川省县级行政区之首。馆藏文物3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000余件。主要景点有大殿雄伟、布局严谨、古朴典雅的张飞庙;有东山园林,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黄家亭、状元洞、魏紫亭、香香堂、明代白塔组成(毁于2008年“5.12汶川地震”,原有12层,高32米,现仅存6层);巴巴寺,松翠竹幽林箐的伊斯兰圣地;有集建筑、平台、亭台楼阁于一山,集古、雅、奇、美于一体的金平山公园。
辉煌的多元文化主义
第一,原始文化
阆中是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了。《道史》注:“诸都城皆有深华胥,因华胥居而得名,为阆中渝水之地(即阆中嘉陵江段)。”华胥是伏羲的母亲,伏羲的母亲在阆中,与甘肃季承、河南周琛形成伏羲文化的链条。
二,巴文化
阆中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文化。巴基斯坦最后的首都设在阆中。秦末,阆中巴人首领范牧率领七名巴人组成汉军先锋队,帮助刘邦“定三秦”。时至今日,我们仍能从阆中民间流传的巴人舞蹈、川北花灯戏、傩戏、牛灯马竹等民间艺术中看到鲜明的巴人遗风。
第三,风水文化
阆中风水文化独具特色。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大巴山、剑门山、嘉陵江在此交汇汇聚,形成一个保护完好的地方。“河光三面环抱城墙,四周群山锁岚。”其山川独特,山川浑然一体。其城市选址以中国古代风水理论为指导,非常符合“四大地理题材”的意象,即“龙”、“沙”、“洞”、“水”。在四川省旅游局制定的旅游总体规划中,已将其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
第四,三国文化
阆中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张飞被任命为巴西太守。他在阆中呆了七年(公元214-221)。在这里,他率领一万将士,打败了曹操手下大将张合率领的三万人马的进攻,取得了“保护环境,保护人民”的胜利。刘备攻吴前夕,被部下、张达杀死,葬于阆中。后人为他修建了“桓侯祠”,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中的周群、乔舟、季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将军马忠都是阆中人。
动词 (verb的缩写)科举文化
阆中科举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阆中出了唐代的尹姝、尹姬两位状元,宋代的陈耀茂、陈尧咨,是四川状元最多的地方。宫媛建于清朝,现在仍位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整个四川不太平,四川临时省会设在阆中,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州志》、《阆中县志》所列人名,阆中进士116人,考生404人,故有四川状元、考生之乡之称。
六、天文文化
阆中是中国古代民间天文学的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历法天文学家落下闳,阆中人。他创作的《太初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有文字记载的历法。落下闳是浑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浑天学说是中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他改进的赤道浑天仪在中国使用了两千年。东汉末年,三代天文学家周群、周树、周举以及祖孙辈也都是阆中人。他们在阆中市自己的房子里建造建筑物,观察天象,积累了大量数据。他们在测风、旱涝灾害分级和预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东汉张道陵在阆中云台山、文成山观测天象,后来在这里“一飞冲天”。唐代的袁天罡和李,两位阴阳风水专家在阆中观测天象,后来一同葬于阆中天宫院,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
七。宗教文化
阆中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汉唐以来,先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传入阆中,后来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基督徒在这里修建庙宇和教堂,形成了阆中多元文化中的一道风景。伊斯兰教的圣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教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教堂,道教的云台观、吕祖寺、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爱安寺、五龙寺、圆觉寺、千佛寺、长庆寺、静生寺,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一个县,聚集了这么多的宗教文化遗迹,全国罕见。
八、民俗文化
阆中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由感人的钱棍、古朴酣畅的花灯、太平牛灯、川北各种剪纸和皮影戏、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阆中傩戏、深情优美的民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唱腔、抑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组成了壮美的民俗文化长廊。
九、饮食文化
阆中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保宁醋、白糖小笼包、张飞牛肉、保宁压酒、松花蛋、泡椒豆花面、纺锤锅盔、脆皮锅盔、热腾腾的冷面(牛肉冷面)、牛羊肉杂碎面、汤挂面、川北凉粉、热腾腾的凉粉等众所周知的充满古老民俗风情的美食和小吃,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X.红色文化
阆中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33到1935,红四方面军在许、李先念、许、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在阆中战斗了三年。全县有19000多人参加了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妇女500多人。解放后,他们有的成为共和国的将军,有的在党政军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红军战士有7500多人,其中女红军战士200多人。至今仍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标语群、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