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南宋到晋代的气候变化如何?

在中国历史上,从南宋到金朝,气候处于寒冷期。1111年,太湖全面封冻,冰封通车。11178年,福州荔枝彻底冻死。

在中国西北和东南之间,古长城大体上与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一致。早在1121年前,丘处机道人过北方张家口第一关野虎岭时说:“登高望南,俯瞰太行山。阳光明媚,很可爱。北方但寒沙衰,中原之风自此隔绝。”《辽史·魏莹志》也说:“塞外南方多雨炎热,其民耕田为食,桑麻为衣,宫中有人居住,城墙治理;在沙漠之间,又冷又多风。畜牧以鱼为食,皮毛衣服,随时皈依弟子,作车马家。这个时间和地点仅限于北方和南方。”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业、畜牧业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种民族既和平交往,又互相等待。每当寒冷期取代温暖期,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温暖地区迁徙,中原农业王朝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其中,公元400年前后的“五朵野花”,公元1200年前后契丹、女真、蒙古人相继南下,公元1700年前后满人入关,是农牧民族军事冲突最典型的例子。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和关系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