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圩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大公圩作为“保障”,有计划地进行综合治理。在国家的支持下,1950年春,省里派专业队伍修建了东山运河,全长6.3公里,土方12万立方米,把青山东侧的景观留进了古曦河。从此,甘邑魏和北吴并入了整个魏的版图。1951年,该县组织受益劳动力开挖西山运河3.25公里,做土石方8.2万立方米,留下了青山河西侧的景观。白土山位于两条运河之间。1966年,东运河长度1.36 km,1970年,西运河长度0.75 km,* * *土石方10.5万立方米。从此所有景观都留入外河,大公圩围以大堤,总面积363平方公里。
50年代防洪标准以1931年洪水1米(后为1954年洪水1米)为标准,内外坡1: 2.5 ~ 1: 3,重点加固险工险段。三年困难时期,由于“左”的思想干扰,管理机构被取消,堤防被破坏。“文化大革命”前期,大堤年修基本停止了。1969洪水期间,80多处堤防渗漏垮塌。所幸领导、老农和水利人员“会诊”,采取填塘夯实地基、抽排沟渠进行防渗、覆盖袋子等措施控制险情。汛期对险工进行标记,汛期后决定以险堤险闸为主攻方向。将卫星塘、大房塘等险堤填平,然后挑成1∶5的平坡。对无锡门、双河汉门、大王村门等险闸进行延伸加固或拆除。1973、1974、1976、1977相继发生洪水后,抗洪抢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且沿堤港口多且深,随时可能因渗漏造成边坡大面积坍塌甚至突然垮塌。大公圩指挥部领导深感忧虑,在公社、大队干部中展开广泛讨论,一致认为要打一场歼灭战。并决定采取“按亩付费,按劳参加,上级给钱,欠方出钱,保证兑现”的办法,坚持填塘固基,加大堤身断面,按设计挑足土方达标。
除险歼灭战又称三大战役。第一次被称为西岭之战。全市出动3万多名劳动力,在1978完成了一次春修。起于青山街,止于三里埂,全长23.5公里。从清除堤身障碍物入手,以填塘平沟为重点,按照统一放样和训练,制作土方654.38+0万立方米,第二次称为北岭之战,654.38+0979开始冬修,654.38+0980完成春修。2万多名劳动者奋战在燕窝村至大华金全长654.38+02公里的堤段上。该段紧邻古曦河,河道清淤与堤防修复相结合,完成土方80万立方米;第三次叫东岭南岭之战,打了两个冬春,从1983到1985。起于大华金,止于张村湾,全长41km。带排到乡,分年实施,按时完成土方254.3万立方米。战斗达到规划要求:堤顶高程14.5m,坡度1: 3 ~ 1: 5,堤顶宽度约10m。修复后的大堤长76.5公里,占大堤78公里长的98%,* * *完成土方434.3万立方米。
石质护坡开始于1950,东岭和北岭(白土桥)护坡长353.5米。1951 ~ 1959年,东横境内护坡长6.59公里,将十里“猛工”变成了石堤。70年代中期,县委提出要把大公圩建成“铜墙铁壁”。全圩干部群众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堤防管理部门的组织下,坚持收集自制石块4万多立方米,分别铺设在葛家渡、胡和粮站、三角庵、陈公渡。上世纪80年代,全围护坡长16.56 km。西岭塌坡段抛石开始于1952。20世纪70年代以来,鼓山、长沟哨、龙潭湾、中都、姬家湾、小星、三里埂、张拐等地抛石7.2万立方米。
1955杨湾闸建成后,旧涵闸逐步淘汰,现沿堤有12涵闸,其中11钢筋混凝土结构。1958修建了机械泵站,60年代发展了电排灌。经过合理布局和设备更新,全坝外泵站抽水流量达到81.05秒立方米。
目前堤防防洪标准已超过1954型水位约1.5米,排水标准达到七年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