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旧城遗址属于哪里?
元氏县老城是常山县古城遗址,位于尹村镇西南。城墙始建于战国时期,西汉初年在此设县。不知道现存的遗址城墙是战国时期还是秦汉时期修建的。历史上曾是辖元氏县、栾城、高邑、赵县、正定等约20个县的市首府。可以说角色是永恒的,历史是悠久的。古城是战国至隋朝的古城遗址,是国、县、郡的治所。晋代常山县迁至镇定(今石家庄北)。至隋朝,废城,县城南移,故称老城。
元氏县县城,早在商代就有先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它南面临水,北面临龙,创造了人类文明史。周初奴隶主封诸侯时,在今天淮河流域西张村附近,龙山南麓,有_国和城堡。现在在赵峰地区有一个龙飞城。战国十一年,即公元前255年,赵国的儿子袁被封于此。袁,孝顺之子,是惠文的长子,的长兄。因姓“元”而得名“元氏县”,并在丰龙山下修筑城墙,取名“袁遗”,即今元氏县西北老城遗址。元氏县“元氏县”之名由此而来。
西汉高祖刘邦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04年,汉高祖在此设恒山郡,先后辖元氏县、栾城等18郡,郡治在元氏县老城。公元前179年刘恒元年,为避讳汉武帝刘恒,衡山县简称常山县。公元前145年,汉武帝刘启之子刘舜为常山王,常山县升格为常山国。治理仍在老城区,但管辖范围扩大到22个县。公元前114年,常山王刘顺去世,顺的儿子刘博斯继位。汉武帝很快就判刘波有罪,派张骞去处理他的案子。刘波以罪伐国,迁湖北房县,常山改为郡。次年,即公元前113年,常山王留顺的另一个儿子刘平被封为真王,常山郡改为真国,不久改为常山国。公元4年,王莽篡汉,改常山州为静观阁。虽然当时还在老城区,但已经是亭子治理了。公元41年,中山太后之子刘福立中山王,吃了常山县,常山县并入中山国。汉代学者巩俐在丰龙山南麓的建宅讲学。并上书朝廷,光武帝刘秀芝(即光烈皇后)的贵妃刘庄,出生在万年村,应当给予特殊照顾。朝廷下诏,免除元氏县地租六年,封刘庄之子刘迟为常山王,仍改常山国。刘庄出生地改名万年村,沿用至今。公元111年,朝廷下令修复常山国的许多地方。公元117年,另一座石雕“三公山碑”竖立在老城西的“巴度庙”上。直到公元265年金朝初年,常山县的治所才从元氏县老城北移。老城区改为元氏县县城。隋唐初年(约公元586-618年),元氏县由城南迁至今卧牛城。县衙迁移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传说(如金牛献图等。).汉朝时,旧城由当时的郡和当时的国统治,都在今天的旧城内统治,持续了500年。城墙经历了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三国将军赵云·赵子龙,在长坂坡自称“常山赵子龙”。一般指常山县的人。近年来,由于正定重视旅游资源的文化宣传,为了提高名人效应,将赵子龙说成是正定人,修建了赵云庙,并将收藏的子龙马饮水槽、子龙杂技石锁在赵云庙展出。而元氏县的老常山县却被人们忽视了。这并不准确。需要注意的是,常山县在三国时期还是元氏县的老城。
据史书记载,曹操曾派大将张辽攻打袁绍旧军,攻占常山县,农民起义军投降于宜君村(元氏县)。常山县是三国时之子曹丕和之子曹睿(曹操之孙)回到晋后的第二年才迁到正定的。虽然现在还叫常山郡,但是和曹魏时期的常山郡差远了!说赵子龙是晋初的赵子龙,而不是魏晋南北朝的赵子龙,显然说不通。说赵子龙出生在老城常山县(正定属于老城常山县)或者说正定出生在老城常山县是有道理的。元氏县老城直到唐武德二年,即619年,才被窦建德的刘黑闼部攻破。但当元氏县迁到卧牛城后。
元氏县老城常山县古城墙已有2000多年历史,但遗迹犹存。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我们仍能一窥昔日的雄姿。旧城旧址据说是方形的,方圆8.8里。北城墙在今天旧城村北到小刘村的大道附近,东、南城墙的土墙依然存在。连绵不绝,若断若续,昔日的雄姿依稀可辨。在长期的风刮下,东城墙的遗迹仍然有3米高,南城墙最高的遗迹有6米高,西南城墙的遗迹也有5米高,原城墙最宽的地方有23米。土层被夯实,遗迹上的斑点清晰可见。具体位置也可以在东门和南门的废墟上看到。有汉代陶器、瓦当、涛哥、豆颈瓦的残片,多为绳纹、蓝纹。1976,收集了虎纹砖、“长山长贵”瓦、云纹瓦等多件遗物。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尹村镇古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