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只剩一个月了。高三怎么给差生补课?前提是我的时间也很紧!
在这场面对面的见面会上,来自清华北大的12名学生,揭秘了备战高考的三大“武功秘笈”。这三个秘诀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但却普遍适用,有效实用。唯一的区别就是你是否能始终如一地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规划和学习是有重点的。
过完年,离高考只有三个多月了。在如此紧迫的时间里,如何进行清晰的规划和合理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高考科目那么多,日常复习要有重点,不可能兼顾所有科目。对此,大学生认为每天晚上回家后,集中复习两科就行了。具体来说,老师当天重点复习了教材的科目,回家后可以做适当的练习;那天老师重点讲了实践的科目,回去后要回到课本上,梳理知识。
另外,老师在课堂上复习详细内容,课间可以及时消化;老师上课复习不够完整,回家后要加强。周末的时候,别忘了周末复习本周的复习。
见缝针使用时间
你应该知道如何利用你的业余时间。比如早上从家到学校的十几分钟里,你可以在脑海里快速阅读昨晚的复习内容;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往往是高峰期。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这十分钟留下来再做一次英语阅读,背一首古诗,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
总结,检查,填空
在大学生看来,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复习,懂得总结,找出自己的弱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漏洞就是一个潜在的失分点,必须要“比”。
所谓归纳总结有两个方面,即课本知识的归纳总结和练习题、试题的归纳总结。可以尝试总结课本知识体系,从大的知识块开始,到小的知识点,分析各部分的关系,形成网络,通过联想延伸记忆。这样就可以刻意加强哪些部位薄弱。
同时,对于典型问题,要总结各种常规方法,但不要满足于只用常规方法。尽量用发散思维,想想有没有其他方法比较哪种最简单。这样做不仅锻炼了思维,也巩固了知识。
劳逸结合,精力充沛。
人不是机器,大脑有一定的灵活性。当他发现自己不能阅读或心烦意乱时,他应该把书留在身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球甚至上网。玩是为了有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要放轻松,没有后顾之忧。
劳逸结合,精力充沛。
人不是机器,大脑有一定的灵活性。当他发现自己不能阅读或心烦意乱时,他应该把书留在身后,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球甚至上网。玩是为了更好的效率和效果,所以要放轻松,没有后顾之忧。
当然,放松不是无限制的。不玩耗时长的游戏,就会放纵自己。喜欢看电视,最好不要选连续剧;看休闲类书籍,可以选择杂志,不要看太长的小说。最好是边玩边学,像一些时政新闻,是个不错的选择。等心情调整好了,再回去看书。
另外,越临近高考,越要注意适当的运动,比如打羽毛球、散步、跑步,每天运动半小时到1小时。劳逸结合不仅可以缓解高考前的压力,还可以帮助你恢复精力,健康备考。
考前复习十二题
在这次和清华北大的师兄师姐们的交谈中,泉州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提出了很多高考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师兄师姐们自然也是各抒己见,一一解答。以下是我们摘录的十二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高考前两三个月一天的时间怎么安排?
答:这期间可以根据高考模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尽快适应。比如高考一般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然后考前可以安排早上7: 00 ~ 7: 30起床吃饭,8: 00后开始复习语文,中午11: 30后休息,下午2: 30开始复习数学。
一天复习两科就够了,不要太满,这样复习可以更细致。晚上不要熬夜。可以在11附近休息,最晚不要超过12。考前熬夜不利于保持状态。
问:如何提高综合成绩?
答:高考中,综合文综可以考得相当不错,尤其是尖子生。这时候提高综合文学是突破口,即历史政治地理综合复习至关重要。
历史:考高分的一招是背课本(仅从参加高考的角度)。另外,要准确记忆重要的知识点,比如欧洲启蒙运动中各种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要老老实实尊重课本去记忆。
看历史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准确记住时间地点,不要放过书上的小字。
政治:想在政治上拿高分,要注意一些策略。比如选择题,不要陷入困境。一般的技巧是先排除两个,再看哪个更相关,哪个更明显。相信自己的判断。
哲学部分,复习的时候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仔细阅读两本书,在阅读的同时提取书中提到的原理和方法论。其实两本厚厚的书就是6张A4纸。复习哲学的时候,只要看这些笔记,你会发现组织的很清晰,记得很牢,回答问题的时候很容易调动自己的思想。
政治题更多的是看热点,所以至少要选一个比较完整的热点数据,以便后期复习。研究它是如何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热点的,注意一些时政术语的表达。
地理:想拿高分,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定位,二是牢记地理规律和地域特色。
准确定位需要熟悉地图,可以通过画图加深记忆。还有就是地域特色。以世界地理为例,有13个分区,每个分区又分为自然和人文两部分。自然部分又细分为面积、气候、植被、水文、矿产等。人文部分还可以分为人口、语言、地域文化、旅游、工业、农业等等。这样整理出来的知识点会更清晰,更容易记忆和复习。
问:如何提高综合成绩?
答:综合管理也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分的关键。总的来说,综合管理的知识点多而琐碎,但综合管理的题目千变万化,所以回归课本,掌握基础知识点是最简单有效的。
物理:大学生认为做物理题没必要总是吹毛求疵,有偏见。要仔细分析一些常规题,了解基本的分析方法,这样问题才会容易。
化学:不要死记硬背,把性质和方程式联系起来。物理和化学强调实验和逻辑,复习时要了解和比较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思路。现在考试的重点越来越倾向于分析创造力,实验最能体现这一点。做的时候要多想想原因,不能忽视。
生物:也有很多零散的知识。在复习中,你应该一直仔细阅读教材,直到你彻底理解它。不要害怕浪费时间。掌握课本比一知半解做题要好得多。在此基础上,涉猎一些习题,做题的时候注意积累问题,尤其是那些不是很清楚和错的。
问:如何提高作文水平?
为了提高你的作文,你必须努力学习。第二,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平时可以多背诗词,看看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参考一下语言和风格。另外,考前最后几个月的积累和阅读非常重要。多读《读者》《散文》等综合性杂志,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在方法上,通常可以写一些漂亮的开头和结尾,在每次模拟考试中练习,当场进入正题;也可以强化练习一种或多种模式。如果考试时没有办法启动,可以用固定模式。
注意,高考作文的阅卷是有主观性的,同样的作文,不同的老师往往会有不同的评分。诗歌、戏剧等平时不练习的体裁,高考作文不要轻易尝试,以免因为风险太大而丢分。
问:回答综合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在回答综合题时,可以实行“多写、多分、多写术语”的方针。多写,就是审题后,结合题意,把自己知道的都搬过来。高考阅卷时,写多了不会得分,但写少了永远得不到高分。
多加分,让答案有条理。特别是要点的序号和小标题要写清楚。高考试卷修改时,老师往往没有时间看完整。他们都是把要点和标题看一个大纲。分分显然可以防止老师把两分当一分,丢分。
多写术语,高考答案要简洁,术语化。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化答案进行对比,对比差距。
问:在家里,有必要每天整理综合试卷吗?什么时候做这件事最合适?
答:综合管理的话,一般可以先做一份单科试卷,而综合综合管理的试卷可以周末做,综合管理的试卷可以一周做一次,这样既有针对性的强化,又有综合性的锻炼。
问:文言文翻译怎么复习?
回答:熟悉课本上每个文言文单词的意思。同时列出课本上学过的多义词,并为每个意思举一两个例子。这个阶段不要丢下课本,每天花几分钟读文言文,对培养语感非常有益。
问:英语完形填空和阅读题如何提高分数?
答:英语也是一门非常重视语感的学科。每天早上朗读15 ~ 30分钟,有助于培养语感。另外,要注意方法。做题的时候可以先快速通读一篇文章,然后带着问题读。做题的时候结合上下文,特别注意那些在文中重复出现的词。这些词往往是掌握文意、帮助推断的关键。另外,适当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最好一天四篇阅读理解文章。坚持下去是有益的。
问:英语作文总是不及格。有什么方法可以突破瓶颈?
回答:写完作文后,要注意和老师沟通,找出自己写作的不足。课后要注意总结不同文体的写作模式,积累一些高级句型和词汇,作为英语写作的“亮点”。此外,每份试卷的标准例题或者例题中一些精辟的通用句型和句型,都可以作为自己英语写作的素材进行积累,并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
问:我打算从头开始学英语语法练习指南。现在做可行吗?
答:英语语法的时态和语态不仅变化很大,而且非常零碎。在高三下学期的复习阶段,最好不要从头开始,以免浪费时间。对于自己平时容易犯的语法问题,可以看看教材,或者有针对性的加强薄弱部分。
问:这么多练习卷和试卷,整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回答:平时的小考和练习卷,每次做完都要整理。用红笔勾掉三个部分:老师强调的题目,典型的题目,我做错的题目。这很醒目,印象深刻,也很容易记住。
经典题和错题是整理试卷的重要内容。可以收集总结一下,列出详细的答题过程,写下自己错误的原因,然后回到课本上找相关的知识点。
高考前要对文综、理科综合练习卷、年度高考卷、省市质检卷等各大考试的试卷逐一认真审读,经典题、错题不可偏废。
问:现阶段复习课本和做习题的合理时间是多少?
答:3、4月份多为专项复习阶段,可以多做练习题,做完练习题后再回去复习课本知识的错误或薄弱题。等到考前一个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题了。那些一看就能做的题可以弃之不用,适当做新题,防止自己因为对高考题不熟悉而胆怯。
来源:海峡都市报记者:李小蓉胡一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