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乡的乡镇特产
1956年5月31日,毛泽东主席游览长江,并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水调泳”。前两句用典故说明行踪:“只喝长沙水,吃武昌鱼。”随着毛泽东同志“水调头游”在全世界的传播,武昌鱼名扬天下。由于水产科技的发展,武昌鱼的人工繁殖问题已经解决。武昌鱼不仅落户全国29个省市,还作为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先后落户日本、美国、墨西哥、刚果等国家。
武昌鱼有1726年的历史。要说武昌鱼,就得先说武昌鱼。公元221年,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国王孙权迁居湖北鄂州,改“湖北郡”为“武昌”。公元265年,吴国末代皇帝孙腊又一次从建业(今江苏南京)迁都武昌,其左墨相陆楷疏,引一首童谣:“宁饮建业水,不吃武昌鱼,宁死建业,不只是武昌。”(见新版《辞源》第1979页),作为反对迁都的依据。根据这份文字记载,武昌鱼距今已有1726年的历史。
武昌鱼的学名是团头鲂。根据新版《辞海》(1979)第1645页的注释,“武昌鱼为头膘。”团头鲂是65438-0955在其他省份发现的新种。华中农业大学的易教授在湖北湖进行了大量的材料调查后,将它命名为团头房。
历代诗人以武昌鱼比喻乡情,称赞武昌鱼为美味佳肴。苏东坡诗中说:“长江知鱼绕廊之美”也指的是武昌出产的东西。南北朝大诗人庚欣在《凤河永丰殿下十首》诗中写道:“犹思建水业,终与武昌鱼。”唐代大诗人岑参在《送妃子去武昌》诗中写道:“秋来两记武昌鱼,梦只在巴陵路。”南宋范成大于1177年八月路过鄂州,在《鄂州南楼》诗中写道:“惟笑故乡渔人,武昌鱼好待久。”历代诗人吃武昌鱼,肉质鲜美,“终难忘”,形如笔墨。洪山区的东南角靠近梁紫湖,梁紫湖是武昌鱼的母湖。洪山区有1.72万公顷淡水水面用于养鱼,年产鲜鱼2000万公斤。以烹饪武昌鱼闻名的国家一级厨师鲁永亮,生长在洪山区养鱼村。他家的清蒸武昌鱼,花郎武昌鱼,杨梅武昌鱼,味道鲜美,回味无穷。
宝丰绿茶
红山镇
宝丰绿茶,即武汉市洪山区九峰乡宝丰村林场生产的绿茶,品种有丰丸、银芽、龙井、毛尖、珍梅等。宝丰绿茶1971出,不凡。在1982第一次参加武汉茶叶品评时获奖。此后,不仅在中年市评比中获奖,还进入了湖北省名优茶行列。1986年宝丰浩丰被评为省优产品,次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93上了一个新台阶,昊风和银雅都获得了一等奖。1994,丰丸获省优秀奖,银雅获省特别奖。在全国“94中国鲁豫杯”茶叶评比中获一等奖。从此,宝丰绿茶不仅名扬三镇,在《湖北名茶》一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进入全国名茶行列,还受到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官员和朝鲜、泰国、日本等国际友人的赞誉。宝丰绿茶不愧是江城茶中的极品。
宝丰绿茶成为中国名茶,首先得益于茶树生长的优势。宝丰茶园四面环山。郁郁葱葱的树木使气候湿润,空气清新。茶树扎根的土壤深厚肥沃,管理精细,构成了茶树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不仅老茶树嫩度强,而且幼龄茶树生长在苗壮,茶树叶片还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油,为制作精品茶叶提供了物质基础。
红山菜台
红山花菜,俗称红花菜,是武汉特产,色泽紫红,花朵金黄。据史料记载。红菜苔是唐代著名的蔬菜。一直是湖北省向皇帝进贡的土特产。它曾和武昌鱼一样,被命名为“金殿玉菜”。它营养丰富,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成分。维生素C高于白菜和大白菜,而且色泽鲜艳,质地酥脆,是很好的佐餐佳品。红山菜苔,尤其是红山宝通寺到卓刀泉的菜苔,质量最好。优质的红菜苔只有红山出产。如果移植到别的地方,不仅颜色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民国初年,李离开湖北,到北平做大总统时,每年冬天都会派特使到洪山运送红菜苔。由于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新鲜蔬菜运到北平后,时间长了,菜苔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和新鲜度,感觉美中不足。于是有人做了一个方案,把红山的土装在几个火车皮上,运到北平试种。结果菜苔虽然长出来了,但是颜色不红,很好吃。试种失败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红山菜花的珍贵。以后只好用老办法,用火车把菜花分批运到北平。
湖北土特产以前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黄州罗卡巴河莲藕,红山白菜孝感酒”,红山白菜更受大家欢迎。所以清代诗人陈光甫写了一首诗赞美:“紫枯霜脆,雪娇,莲藕夜黑白珍贵,皆在楚中。”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工作的湖北领导同志,如董老、李先念主席等,都对家乡的土特产情有独钟。每年冬春,他们都让我们省里派人去洪山买菜花,带到北京给老同志们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有一年春节前,武汉一个体户运了一车洪山花菜到广州试销。那边的湖北老乡看到多年未见的土特产很开心,就分了一部分到香港。春节前夕,在香港的湖北同胞看到红山菜花,倍感亲切,争相竞拍。一度店面被封,供不应求。为了让更多人分享家乡特产,经营者分四把出售。一位湖北老同胞买了一把菜花,无限感慨地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红山菜花播撒乡愁。”
多年来,为保持和改良红山甘蓝苔优良品种,红山区蔬菜系科技人员和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师生以早熟为目标,系统选育出“胭脂红”品种,培育出“十月红”“大砧木”新一代红山甘蓝苔优良品种。目前仅洪山区年种植面积约7000亩,产量800-900万斤。每年8月下旬播种,165438+10月上旬采收上市,次年春分前闭园。2、3月份是上市高峰期,上市时间长达5个月。每到春节,几乎是家家必备,是春节招待客人、送礼的好产品。而且食用方便,荤食、素炒、沉水都有独特的风味。
天星韭菜
天星乡(天星洲),位于长江武汉河段的中心,四面环水,面积约25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种植蔬菜和水果。
天星韭是从四川成都的优良品种——韭犀中引进的。其叶宽大,假茎长而粗,质地鲜嫩可口,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等人体生理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对坏血病、高血压等疾病有辅助作用。
1989,市科委将天星乡列为武汉市韭菜生产基地,面积800多亩,年产韭菜65438+万斤,韭菜560多万斤,韭菜3万多斤。
绿色莲藕
庆岭乡,位于武昌南郊,以河渠、大小湖泊为特色,江南水乡。国道107两侧,一个接一个的荷花池。左边是一望无际的黄家湖,右边是一望无际的青菱湖,还有不为人知的野湖和柴湖。湖周围的浅水区盛产莲藕。每年夏天,荷花盛开,它的美丽和优雅令人难忘。
青岭乡现有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黄家湖6000亩,青岭湖9000亩,野湖3400亩。所产莲藕原是野生的,但70年代后人工种植,产量迅速增加,成为武汉人民日常生活喜爱的产品,开拓了国内外市场。庆龄莲藕是娘汤的上等食材,炖出来的汤汁色泽纯正,味道甘甜,粉烂爽口,故有月湖莲藕之称。
天兴洲西瓜
天兴洲的西瓜在湖北和武汉都相当有名。可以说武汉人都知道天兴洲盛产优良品种的西瓜,其特点是皮薄、水分充足、含糖量高。所以天兴洲的西瓜很受市场欢迎。
天兴洲由长江上游冲积沉积而成,四面环水,成为“武汉火炉”中的“特区”,土壤松软肥沃,耕层深厚,透水性强。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对西瓜的生长极为有利。总的来说,天兴洲的西瓜含糖量比其他地区高2-3度。因此,天兴洲的西瓜在武汉三镇都很有名气,天兴洲被江城人称为“江心瓜洲”。
天兴西瓜历史悠久,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在清末,一批从河南、安徽逃难而来的贫苦农民来到天兴洲定居。他们开垦荒地,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少数农民还从河南和江西引进了一些西瓜。虽然种的西瓜数量不多,但是天兴洲种西瓜的时代开始了。当时种植大籽西瓜,主要品种有:三义瓜、黑油瓜、黑桃瓜等。
解放后,西瓜种植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0年种植西瓜约1951000亩。从65438年到0958年,其种植面积为2000多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5%。从1969到1972,西瓜种植面积达到总栽培面积的30%。为提纯西瓜品种,提高产量,1971启动“南繁”选育,引进小籽西瓜“杂交一代”。试种结果表明,这种小籽西瓜肉汁多,含糖量一般在10度左右,产量也很高,平均亩产7-8公斤。1973年,第二批育种队去海南育种,从海南带回一批杂交品种,在天兴洲全面推广小籽西瓜种植,从而淘汰了大籽西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天星乡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西瓜生产的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除了农村农业研究所,农村农业办公室也专注于西瓜生产。从1979到1980,分两批人到广西南宁进行杂交制种,培育良种,大力推广新程杂交一代、郑杂5号、中玉1号等新培育的优良品种,特别是“中玉1号”瓜皮薄红肉嫩,味甜多汁,含糖量最高可达13度,品质优良,堪称顶级天星乡政府、天星乡农业研究所也十分重视指导村民科学种植西瓜,通过举办西瓜栽培技术培训班、组织科技攻关小组等方式,持续研究发展西瓜生产。由于天星地势平坦,昼夜温差大。白天吸热快,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强,积累更多同化物质;夜间温度低,物质消耗少,有利于根系的正常发育和水分、养分的吸收,适合西瓜的生长。根据这一特点,天星人不断改进耕作技术,改良品种,提高种植质量,促进西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