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县县志
参考://gafz.gov/news_view.asp?Newsid=437另外,关于邻水的历史信息可以看://lsxszw/邻水的历史沿革邻水民间有一句俗语:“邻水无水,大竹无竹,江中无河,平昌不平。”邻水县境内有两条主要河流,一条是东槽的大洪河,另一条是西槽的榆林河。
据《四川通志》记载,大洪河古称东溪,玉林河称西溪。
邻水的旧县志叫东河、西河。
《玉帝纪声》称之为大邻水和小邻水。
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分析当曲县原属临山县、邻水县,属新设的内州县、临山县管辖。
邻水县建在周城(今任新邻水县)。
《唐代元和郡县志》载:邻山,“邻郡西四十里,此山重叠,邻而不及”,故称邻山。
《四川通志》考证说:“今有西山,在大竹县西四十五里,水与之相邻,谓古有邻山。”《元和县志》又叫:邻水“在邻水县,其源县东邻山”。这水是以邻近的山命名的。
清代李渊的《蜀水镜》中对邻水有详细的记载:“邻水有两个源头,均来自大竹县西的山中。大邻水是东溪,小邻水是西溪。
说邻者,山邻于此而时代也。"
《太平宇宙》说:邻水县因其水而得名。
到了唐代,邻水改为游水。
“邻”水来自山,“溺”水来自水。
清雍正(1729)邻水陪审员陈在《邻水河源流考》中说:“邻州为邻水邻山两郡,皆在梁”。
“一州两县,皆以邻为名,山水必一脉。
水从山中来,所以山川重名。"
“邻山在大竹,邻水也发源于大竹。
窃意定平镇吊脚楼傍山很长,止于龙壁岩,故刻有‘傍山’二字。
而它的起源在大竹,当时所有的名字都与山相邻;它的水源也在当时的水旁边。
故邻山、邻州皆以山命名;而邻水,则以绕道州督而闻名。“到了清代,陆续写成的《邻水县志》,都有水的名字。
可见,邻水县的名称不仅是以其境内的大邻水、小邻水等古代地名命名,而且与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之后的东西两河古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
邻水县,原名内州,创建于梁大同三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地区管辖变更:1949 165438+10月-1952 8月7日,隶属西南行政区川东行政公署大竹区。1952年8月8日——65438+3月10,0953,属四川省大竹地区;1953 3月11-1968 9月,属四川大仙地区;65438+9月0968-65438+7月2日0993,属四川大仙地区;65438+7月3日0993-65438+7月31、0998,属四川省广安地区;1998 8月1属于四川省广安市。
县行政区划变更:1953年,邻水县第四区高星乡(现高滩镇)第五村(大面村)全部划归江北县第十三区(现重庆市渝北区)茨竹乡和中兴乡。
1953邻水县榆林乡(今镇)第十村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等六个邻村划入长寿县陀乡,榆林乡第七村,有车家湾、何家湾三个邻村划入长寿县万通乡(今万顺镇)。
2004年2月6日,邻水县海斯镇居民从大沟村第6组搬迁至大塘村第4组。
2004年,邻水县辖18个镇(定平、九龙、丰禾、甘孜、城北、城南、和合、潭同、高滩、谭瑶、元氏、时永、兴仁、王嘉、八耳、观音桥、牟家和隆安)和27个乡(太和、隆安)。
人口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为857198人。
各乡镇人口分布为(单位:人):定平镇、城北镇、城南镇、甘孜镇、龙安镇、观音桥镇、贾母镇。和合镇人口60621 42898 39984 18322 17543 23219864 1988。时永镇、八耳镇、丰禾镇、元氏镇人口37861 30229 53836 26107 25089 43842 13950 28882任新王家镇太和乡新城冷家乡长安乡西田乡两板乡人口24174 22037 16855。6501 10302 15444 149 12953岗巴乡海斯乡九峰乡春木乡华英乡资中乡冯娅乡李佳乡人口9330 9416 638。438+02753 9436 14391龙桥乡官河乡两河乡长潭乡梁山乡傅生乡古路乡荆坪乡人口16211532 10473 16558。7938 11483六塘乡狮子乡虎林乡铜石乡三姑乡人口13992 15640 10731 6538 17935。
采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