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旧规则的新看法
什么是“规矩”,我的理解,标准,尺度,规矩,礼仪。什么是“老规矩”,什么是老榜样,什么是家风,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习惯。好习惯逐渐变成规则,没有规则,他们就不是方圆。坏习惯的积累就成了问题,成了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所以也要分开看旧规则,辩证理解。比如不笑就不大声说话。这个老规矩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养成。还有代代相传的忠诚,勤俭持家,体现了中国为人做事,不随便翻别人东西的态度。这个规则是对我们道德品质的要求,等等。这些老规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仅是北京的老规矩,也是全中国人民的老规矩。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形成了完整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礼仪。这些旧规则是全中国智慧的结晶。
鲁迅先生有一篇很精彩的文章叫“拿来主义”,其中对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概括为“拿来主义”。好的应该继承,糟粕应该抛弃。旧规则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除了继承和发扬旧的规则,我们应该注入新的解释。如果我们都遵守“不要管闲事”的老规矩,那么今年高考前,江西宜春那两个高三学生就不会勇敢的去夺歹徒手中的刀,从而造成自己受伤,耽误高考。去年四川宜宾高考,一女生考前昏迷,一男生毫不犹豫抱起女生直奔医院。如果墨守成规,这些正能量如何在社会上传递?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必须摒弃这些狭隘的旧规则。
规则不仅是一种被动的约束,也是一种自我表达。规则不仅是教条,更是一种标准。规则包含了很多信息,我们可以评价一个人学习好不好,品德好不好,长相好不好等等。这些都是单向的。我们可以评价一个人的规矩,可以包括他的行为,道德,素质修养。规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北京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快速进程的一个缩影。高楼与胡同并存,现代与传统并存。“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北京老规矩的延续。北京的老规矩也是全中国的代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老规矩在新时代注入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