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有哪些民族?
壮族过去有20个称谓。1949后统称为仡佬族,1965年改为壮族。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有自己的语言。过去用的是方块字组成的白话文,1955创造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语。
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文化艺术。壮族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绘制了大量的崖面,其中在花山崖的一处陡壁上绘制了65,438+0,300多个人物,笔触简单粗犷,画面意境激昂。从战国开始,壮族人就能铸造铜鼓了。它既是一种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壮锦是壮族著名的纺织工艺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远销海内外。
壮族人喜欢吃彝族腌制的酸味食物,以生鱼片为他们的美食。女人有嚼槟榔的习惯。以前大多数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但是婚前恋爱是自由的。婚后新娘回娘家住,只有遇重大节日和农忙季节才短期住在婆家,怀孕后才住在婆家。这种习俗被称为“呆在家里”或“坐在家里”。
壮族人信仰多神,除了祭祀祖先外,最早还崇拜巨石、山川、土地、龙蛇。唐宋以后,佛道得以传承。近代以来,天主教和基督教得以传承。中秋节和牛魂节是壮族特有的节日。中秋节,也被称为鬼节,在每年的7月14日举行。祭祖野鬼。牛魂节在春耕后举行,给牛以食物和新鲜的草,并唤起牛的精神。
壮族人居住在山区,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全面发展,基础工业建立,对外贸易开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蜡染是瑶族的传统手工艺,享誉海内外。早在宋代,瑶族就能用靛蓝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美丽的图案。瑶族人特别喜欢用蜡染布制作衣服、被子、头饰等用品。
瑶族有潘瑶、花篮瑶、郭珊瑶等不同的名字,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和云南省。广东、贵州等省份。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多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常用汉语和壮语,通用汉语。
瑶族有许多节日,如王磐节、春节、达奴节、王蛇节、清明节等。,而且几乎每个月都会举办小型的节日。瑶族普遍喜欢唱歌,长鼓舞和铜鼓舞是传统舞蹈。在节日里,青年男女可以通过唱歌和跳舞来建立感情,从而结婚。
瑶族的服装款式丰富多彩。男女服装以蓝土布为主。男的穿双排扣领的短衬衫,长短裤。广西南丹瑶寨的男人喜欢穿带绣花边的白裤,所以被称为“白裤瑶”。广东连南的瑶族男子喜欢把头发挽成发髻,插上雉鸡羽毛,用红布把头包起来,非常勇敢。女人喜欢穿无领的上衣、裙子和裤子,并用刺绣装饰袖口和裙子。瑶族妇女的头饰样式很多,喜欢用银簪、银花、银珠、弧形银盘等彩带作为头饰,别具一格。女孩,未婚或已婚妇女可以从他们的头饰来区分。
瑶族以玉米、大米、红薯为主食。鸟坛子产于广西金秀大瑶山,是在一个“鸟盆”里捕捉候鸟而保存下来的。桂北的一些瑶族人喝“油茶”,就是把茶叶放在油里炸,趁热做炒饭和豆子,风味十足。
每个月都有节日的仫佬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在三月的第三天,每个村庄都会举行祭祀。四月初八,要让辛苦了一年的黄牛们休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大家都背着纸船在田里巡逻驱虫,以保丰收:八月十五的节后,青年男女进行“走坡”的社交活动。尤其是一年一次、三年一次的“樊沂”节更是热闹非凡。按照每年立冬后的“吉日”,仫佬族山寨从一大早就开始打鼓唱歌。人们带着猪和羊去祠堂祈求人畜平安。白天看舞狮舞龙,晚上点个火把看戏。
约90%的仫佬族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宜山、柳城等20多个县市。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大部分能流利使用汉语。
仫佬族爱在衣服上用青色。清代妇女穿全裙,现在穿大排扣的衣服、裤子、辫子、耳环、手镯、戒指。男人穿双排扣的衣服。饮食主要是大米、玉米和土豆。我喜欢吃辣椒和糯米,不吃猫和蛇肉。他们大多住在泥墙瓦顶的平房里,屋里有一个烧煤的地炉。
骡人擅长唱民歌。走坡不仅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也是一种恋爱方式。以前女方有“足不出户”的习俗,直到生完孩子才住进婆家。
擅长竹编、竹雕的毛南族,心灵手巧。他们编织的花竹帽,被民间称为“毛南帽”、“顶卡花”。毛南族妇女经常穿它回家。他们雕刻的木面具栩栩如生,雕刻的石柱、牌位上龙、凤、麒麟、鹤、寿松栩栩如生,显示了毛南族的艺术才华。
毛南族自称“阿南”,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它们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河流周围的“三南”(上南、中南、下南)山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副业。他们的肉牛出口到香港等地。
毛南族的服饰和壮族的很像。男女都喜欢穿蓝色和青色的上衣和双排扣衬衫。女人穿有两条鞋带的右搭上衣、滚边裤子、手镯和其他配饰。饮食以米饭玉米为主,喜欢腌制酸肉,酸螺,酸菜。他们彬彬有礼,热情好客,相见如手足。吃饭的时候,不管客人大小,都请他们和长辈坐在一起,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毛南村依山而建,居住着同姓人,一般是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房子一般都是泥墙瓦顶,分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堆放杂物。
毛南族有自己的语言,使用汉字。唱歌是毛南族最喜欢的娱乐活动。男女青年在户外唱的情歌叫做歌,在喜庆的婚礼上唱的祝贺歌叫做“欢”,描述历史故事或祖先传说的叙事歌叫做“排建”。毛南族大多信奉道教,崇拜各种神灵,有很多迷信和禁忌。“龙舟节”又称“五月庙会”,是毛南族特有的节日,主要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
公元65438+5世纪以后,居住在珍珠之乡的京族人从越南迁居到中国广西方城自治县江平区,被称为“珍珠之乡”。京族聚居的山新、里围、屋头三岛,历来被称为“京族三岛”。有一种民族语言,历史上用汉字创造了“字南”(意为南方文字),现在普遍使用汉字。
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哈节”(歌节)。每年哈节,全村人聚在“哈亭”拜神、祭祖、盛宴娱乐、听哈妹(歌手)唱歌。京族创造的古钢琴音色优美,富有魅力。京族妇女穿菱形胸罩布,窄袖紧身无领上衣,喜欢戴耳环。这个男人的外套长及膝盖,有窄袖和腰带。现在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还保留着她们原来的服装。京族人的饮食以米饭为主,肉类多为鱼虾。京族人把糯米粉煮熟,拌上芝麻,放火烧干,做成糍粑,是民族风味食品。
京族以浅海捕鱼为主,农业和盐业是渔业的补充。现在在港口建立了人工珍珠养殖场,与自然养殖相结合,大大增加了珍珠的产量。他们还修建了一座海堤,将三个京岛与陆地连接起来。
土家族“西郎卡普”(意为土家被褥)编织“西郎卡普”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美,色彩鲜艳,有100多种图案。土家族女孩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学编织。等他们长大结婚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手织被面。土家族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可以上千人参与表演。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土家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但除了习水谷的人,大部分人都使用汉语。没有国语,通用汉语。
土家族妇女穿着左袖的大袖夹克,卷着花边,八分长裙或修剪过的裤子,头上有一个发髻。他们喜欢戴耳朵、项链、手和脚等银饰。男人穿有许多钮扣的双排扣夹克。以布或麻布为材料,史书中称为溪布、洞布。土家族过去以同姓为婚,姑姑的女儿必须嫁给姑父的儿子,称为“还骨”。土家族大多信仰鬼神,崇拜祖先,有很多禁忌,比如五一不破土,吉日不说不吉利的话。
唐宋时期,土家生产的锡布、水银、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民国时期军阀混战,鸦片种植猖獗,人民深受毒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地区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生活在“天涯海角”的黎族人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的“天涯海角”。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很多人汉语流利。1957年,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文立诞生了。
黎族妇女在后脑勺扎一个发髻,用豪猪毛或金属和牛骨制成的发簪,绣头巾,敞胸无扣上衣,绣有花纹的编结裙子。打扮时戴衣领、手锡、脚链和耳环。有些地方,女人的耳环又多又重,从耳朵根部一直垂到肩膀。在一些地区,黎族人保留着纹身和刺青的习俗。男的穿上无领双排扣衣服,前后各挂两块布。黎族人喜欢吃米饭。将肉烧或腌制生吃,腊肉与米粉、野菜混合,酸泡后长期保存。女人有嚼槟榔的习惯。在五指山地区,黎族人住在船形的房子里,有竹木框架和茅草屋顶,以及藤条或竹条地板。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传统的民间乐器包括鼻箫、口弓、水箫和洞箫。钱岭的双刀舞、柴火舞、打米舞等舞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过去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盛行鸡骨占卜和鸡蛋占卜。有的地区人死后用木棺下葬,不建坟,葬后不祭祀。
黎族妇女擅长纺织,尤其是木棉纺织。宋末元初,著名女织工黄道婆在黎族地区生活了40多年,学会了高超的纺织技术。
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除了种植水稻、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外,还盛产橡胶。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叫潘虎的年轻人自告奋勇,带领部队抵抗敌人的入侵,很快就打败了敌人。皇帝欣赏他的聪明和勇敢,把他的第三个女儿嫁给他。潘虎和公主结婚后回到山里生活,生了三男一女。老大是潘,老二是兰,老三是雷,女婿是钟。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形成了畲族。
畲族人称自己为“山哈”,意思是“住在山里的顾客”。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的山区。其中福建和浙江两省最多,占96%。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大多讲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语言,但没有母语,普遍使用汉语。
民歌是畲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畲族不仅在节日和喜庆的场合唱歌,在日常生活和山地劳动中也经常以歌相答。有些地区每年定期举行大规模的“潘诗会”。除了独唱、对唱、合唱外,还有两部对唱,称为“双落”。“双落”是中国民歌中很少见的一种形式,一个歌手先唱两个或四个词,然后另一个歌手再唱。畲族人的服装和当地汉族人的一样。女装的领子、袖口、右翻领都镶有花边,腰间系有彩条,所以有穿短裤裹打底裤的习惯。女性将头发梳成螺旋形或截短的高帽发髻。结婚的时候,女人戴上帽徽和银管。
畲族的居住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一般几户几十户聚集成村,也有畲族和汉族聚居的村落。过去,同一个近亲是一个“家”,同房的人住在一起,从不同姓通婚,一般也不与汉族通婚。
畲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水稻和红薯。他们编织的“手巾带”(花带)和帽子很有特色。这顶帽子是用细竹条织成的,用丝带和珍珠装饰。非常漂亮,是女性最喜欢的装饰品。